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33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所述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自发光反射部件以及自准直仪;其中,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待测运动物体上;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与所述自准直仪依次排列;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包括镜面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镜面外壳内的自发光子部,所述镜面外壳靠近所述自准直仪的一侧表面上对应所述自发光子部设置有出光孔;所述自准直仪包括探测部,所述探测部与所述自发光子部相互正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运动性能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对待测运动物体俯仰、翻滚和偏航三种状态的测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运动性能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运动台的俯仰,翻滚和偏航指标对于精密检测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动台上述三个运动性能的测试备受关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对运动台的俯仰、翻滚和偏航进行测试:1、采用自准直仪和平面反射镜进行测量;2、采用干涉法进行测量,通过计算运动轴六个自由度来计算俯仰、翻滚和偏航。上述方法1仅能够测量俯仰和偏航,无法对翻滚进行测量,方法2虽然能够测量俯仰、翻滚和偏航,但过程复杂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以实现对待测运动物体俯仰、翻滚和偏航三种状态的测试,降低运动性能测试装置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所述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自发光反射部件以及自准直仪;其中,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待测运动物体上;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与所述自准直仪依次排列;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包括镜面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镜面外壳内的自发光子部,所述镜面外壳靠近所述自准直仪的一侧表面上对应所述自发光子部设置有出光孔;所述自准直仪包括探测部,所述探测部与所述自发光子部相互正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自发光反射部件以及自准直仪,其中,自发光反射部件设置于待测运动物体上,沿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自发光反射部件与自准直仪依次排列,自发光反射部件包括镜面外壳以及设置于镜面外壳内的自发光子部,镜面外壳靠近自准直仪的一侧表面上对应自发光子部设置有出光孔,自准直仪包括探测部,探测部与自发光子部相互正对,使得运动性能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对待测运动物体俯仰、翻滚和偏航三种状态的测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运动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运动物体运动性能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准直仪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准直仪的探测部上的一种图像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准直仪的探测部上的又一种图像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光反射部件靠近自准直仪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发光子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记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记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记版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记版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准直仪的探测部上的又一种图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自发光反射部件100以及自准直仪200。图2是图1中运动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运动物体运动性能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100设置于待测运动物体300上,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300的运动方向Z,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100与所述自准直仪200依次排列,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100包括镜面外壳110以及设置于所述镜面外壳110内的自发光子部120,所述镜面外壳110靠近所述自准直仪200的一侧表面上对应所述自发光子部120设置有出光孔130,所述自准直仪200包括探测部210,所述探测部210与所述自发光子部120相互正对。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待测运动物体300为运动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待测运动物体300还可以为其他运动物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自准直仪200的探测部210和自发光子部120相互正对指的是探测部210和自发光子部120在待测运动物体300的运动方向Z上依次排列,且两者与待测运动物体300的运动面的距离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自发光子部120发出的光正成像在探测部210上,进而能够根据该像的变化获得待测运动物体300的翻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性能测试装置采用自准直仪200测量待测运动物体300的俯仰和偏航性能,并采用自准直仪200配合自发光反射部件100测量待测运动物体300的翻滚性能。其中,翻滚和俯仰分别指的是待测运动物体300在其运动方向Z上以及垂直于其运动方向Z上的状态变化量,偏航指的是待测运动物体300偏离其预设航线的程度。示例性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准直仪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采用自准直仪测量待测运动物体的俯仰和偏航的测量原理如下:自准直仪的光源230发光将分划板220上的标记进行照明,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分划板220上的标记为十字形,探测部210位于自准直仪内光学系统250的前焦面位置,光源230发出的光在反射面240反射,若反射面240发生俯仰或者偏航的变化,光源230发出的光经反射面240反射后,返回到自准直仪的探测部210上形成的图像的位置将发生左右及上下的移动,通过自准直仪的光学系统250的焦距f,以及在探测部210上标记相对于标定原点的偏移量d,可计算出反射面240相对于原始标定位置的倾斜角度:其中包含俯仰和偏航的影响,若分解到两个方向,分别为俯仰和偏航的数值。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自准直仪的运动性能测试装置中,反射面240为镜面外壳靠近自准直仪一侧的表面,待测运动物体为运动台。具体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准直仪的探测部上的一种图像示意图。该图像是由图1中的自准直仪200的光源发出的光经镜面外壳110反射后形成于探测部210上的,其中实线十字和虚线十字分别对应运动台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则实线十字对应位置相对于虚线十字对应位置的俯仰为偏航为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准直仪的探测部上的又一种图像示意图。该图像是由图1中自发光子部120发出的光形成于自准直仪200中探测部210上的,其中实线条形和虚线条形分别对应运动台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自发光反射部件以及自准直仪;/n其中,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设置于待测运动物体上;/n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与所述自准直仪依次排列;/n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包括镜面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镜面外壳内的自发光子部,所述镜面外壳靠近所述自准直仪的一侧表面上对应所述自发光子部设置有出光孔;/n所述自准直仪包括探测部,所述探测部与所述自发光子部相互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发光反射部件以及自准直仪;
其中,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设置于待测运动物体上;
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与所述自准直仪依次排列;
所述自发光反射部件包括镜面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镜面外壳内的自发光子部,所述镜面外壳靠近所述自准直仪的一侧表面上对应所述自发光子部设置有出光孔;
所述自准直仪包括探测部,所述探测部与所述自发光子部相互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子部包括面光源、标记版以及正透镜;沿所述待测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所述面光源、所述标记版以及所述正透镜依次排列,所述标记版位于所述正透镜的前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版上的通孔形状为十字形、长条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准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