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9108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人工珊瑚礁体为3D打印形成的网格状逐层叠加的结构,具体包括珊瑚礁本体(1),珊瑚礁本体(1)上设有利于珊瑚幼虫、钙化藻孢子附着的粗糙表面(2),珊瑚礁本体(1)上还设有固定孔(3)和模拟珊瑚(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保障移植的海洋生物正常生长,同时可为其他生物提供固着和栖息地。

A kind of mesh concrete artificial coral reef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珊瑚礁生态系统人工修复
和土木工程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海岸防护、海洋灾害防御、生态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日益变暖的气候和日渐酸化的海水对珊瑚礁的生存了产生严重威胁。比如2007年我国滨海湿地总面积693万公顷,比1975年减少43万公顷,自然湿地总面积669万公顷,比1975年减少65万公顷,人工湿地总面积24万公顷,比1975年增加22万公顷。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约80%,珊瑚礁生态系统已出现退化迹象。如何保护和修复珊瑚礁生态系统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策略是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该珊瑚礁体由混凝土通过3D打印制得,为逐层叠加形成的网格状多孔结构,该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并分布有大量固定孔,在固定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附着板,附着板用于固定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该珊瑚礁体由混凝土通过3D打印制得,为逐层叠加形成的网格状多孔结构,该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并分布有大量固定孔,在固定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附着板,附着板用于固定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的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的水为自来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骨料包括天然砂、再生砂或海砂中的一种或几种,细骨料粒径范围为0.15-5mm;所述的高弹模聚乙烯纤维的弹性模量为91-140N/tex,所述的高弹模聚乙烯纤维的长度范围为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按重量份,将水泥、细骨料、纤维素醚、消泡剂进行第一次搅拌,获得预拌合物;
(2)按重量份,将水与聚羧酸减水剂加入到步骤(1)中的预拌合物中进行第二次搅拌,在第二次搅拌过程中将高弹模聚乙烯纤维分批次投入,获得最终拌合物,即为用于人工珊瑚礁体的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细骨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1-3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刘浩然段珍华丁陶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江苏韧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