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88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涉及炮膛维护技术领域,包括动力推进部和内膛清理部,动力推进部包括主机缸体、顶固定座和尾固定座,活塞杆固连顶固定座和尾固定座且其周侧套设有活塞座,活塞座内开设有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主机缸体内壁开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内膛清理部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周侧套设有行进毛刷和擦拭毛刷,行进毛刷的刷毛呈螺旋状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气体进行控制转换实现活塞座的自动往复,进而推动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后以配合行进毛刷的行进,提高了擦拭的自动化程度和擦拭效率,动力推进部的设计符合小口径炮膛的使用,适合25mm/30mm/35mm/37mm的小口径火炮类型,省时省力的同时炮膛将更加清洁。

A cleaning machine for inner wall of gun b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
本技术涉及炮膛维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
技术介绍
小口径火炮在射击作业前、射击作业后以及小口径火炮的启封和封存均要对小口径火炮进行擦拭保养,特别是每次射击作业后,身管内膛粘附有一定数量的发射药燃烧产物及弹带材料,如不及时清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口径火炮的技术性能,缩短装备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炸膛事故,对操作人员产生威胁。因此,对于小口径火炮进行定期维护、清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小口径火炮由于其自身内径小,导致清理维护十分不变,而目前常用的清理操作方式是人工通过擦炮杆对炮膛进行直接擦拭,该清理方式十分原始且又占据了大量的人员,同时由于炮膛内部有阴线和阳线之分,擦炮杆的来回擦拭并不能完全将炮膛清理干净,影响最终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往复运动、高效省力且能实现擦拭功能的炮膛内壁擦拭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包括:动力推进部,所述动力推进部包括主机缸体、弹性滑设于其内部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动力推进部,所述动力推进部包括主机缸体(1)、弹性滑设于其内部两端的顶固定座(2)和尾固定座(3)、固连所述顶固定座(2)和所述尾固定座(3)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周侧套设有活塞座(4),所述活塞座(4)两端面与其周壁之间分别开设有上部通道(41)和下部通道(42),所述主机缸体(1)内壁相对开设有进气通道(6)和排气通道(7);以及/n内膛清理部,所述内膛清理部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固定座(2)的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周侧套设有行进毛刷(10)和擦拭毛刷(11),所述行进毛刷(10)的刷毛呈螺旋状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膛内壁擦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推进部,所述动力推进部包括主机缸体(1)、弹性滑设于其内部两端的顶固定座(2)和尾固定座(3)、固连所述顶固定座(2)和所述尾固定座(3)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周侧套设有活塞座(4),所述活塞座(4)两端面与其周壁之间分别开设有上部通道(41)和下部通道(42),所述主机缸体(1)内壁相对开设有进气通道(6)和排气通道(7);以及
内膛清理部,所述内膛清理部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固定座(2)的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周侧套设有行进毛刷(10)和擦拭毛刷(11),所述行进毛刷(10)的刷毛呈螺旋状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膛内壁擦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缸体(1)内部通过所述活塞座(4)分隔为前腔(12)和后腔(13),所述前腔(12)位于所述活塞座(4)和顶固定座(2)之间,所述后腔(13)位于所述活塞座(4)和尾固定座(3)之间;
所述活塞座(4)周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上部通道(41)端口对应接通的上部环槽(43)、与所述下部通道(42)端口对应接通的下部环槽(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炮膛内壁擦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座(4)中心处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塞杆(5)贯穿的通孔(40),所述活塞座(4)周侧嵌设有多个密封圈(45),相邻所述密封圈(45)之间夹设有所述上部环槽(43)或所述下部环槽(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炮膛内壁擦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缸体(1)两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道孙德清汪忠平赵中兰苏建斌彭磊常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伍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