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6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包括离心杯、杯盖和灌注胶管;杯盖和离心杯的杯口连接,杯盖上设有进气口;离心杯底部设有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转接头中心为一与离心杯连通的圆柱型通槽,转接头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灌注胶管的出胶口设有与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将灌注胶管和转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离心杯和灌注胶管通过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直接连接,安装方便;并且这种直接连接方式,可进一步减少管道阻力,使用较低气压的压缩空气,即可获得较高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灌注效率,尤其适用高粘度液体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灌封液体胶灌注
,具体为一种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电子灌封液体胶进行灌注时,需要用到专门的灌注装置。灌注装置一般包括罐体和灌注胶管,罐体和灌注胶管连接,通过对罐体内加压,以将罐体内液体胶压入灌注胶管,从而进行液体胶灌注。但是目前灌注装置普遍存在管阻高、胶体流速慢的问题,导致液体胶,尤其是高粘度液体胶的灌注效率低下;而且罐体和灌注胶管需要用到复杂的转接结构进行连接,安装和拆卸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注效率更高且安装更方便的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包括离心杯、杯盖和灌注胶管;杯盖和离心杯的杯口连接,杯盖上设有进气口;离心杯底部设有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转接头中心为一与离心杯连通的圆柱型通槽,转接头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灌注胶管的出胶口设有与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将灌注胶管和转接头连接。进一步的,杯盖设有第二内螺纹,离心杯的杯口处设有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离心杯的杯口连接。进一步的,灌注胶管包括胶管主体和内活塞,内活塞设于胶管主体内。再进一步的,灌注胶管还包括旋钮塞头和背盖,当灌注胶管不使用时,采用旋钮塞头封住出胶口,采用背盖封住灌注胶管的另一端,所述另一端指非出胶口的一端。作为优选,离心杯为双层结构,通过向内外两层间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水,来实现液体胶的快速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离心杯和灌注胶管通过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直接连接,安装方便;并且这种直接连接方式,可进一步减少管道阻力,使用较低气压的压缩空气,即可获得较高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灌注效率,尤其适用高粘度液体胶。(2)通过将离心杯设置为双层结构,利用注入冷去水来实现液体胶的快速降温,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侧剖图,图(b)为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杯盖和离心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杯盖的俯视图,图(b)为离心杯的侧剖图。图中:100-离心杯,110-转接头,111-通槽,112-第一外螺纹,120-第二外螺纹,130-塞子;200-杯盖,210-进气口;300-灌注胶管,310-第一内螺纹,320-胶管主体,330-内活塞,340-背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参见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液体胶灌注装置,包括离心杯100、杯盖200和灌注胶管300;杯盖200和离心杯100的杯口连接,杯盖200上设有进气口210;离心杯100底部设有与离心杯100一体化的转接头110,转接头110中心为一与离心杯100连通的圆柱型通槽111,转接头110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112;灌注胶管300的出胶口设有与第一外螺纹112匹配的第一内螺纹310,通过第一外螺纹112和第一内螺纹310将灌注胶管300和转接头110连接。本技术中,液体胶在离心杯100内进行离心混合和均匀配制,之后通过转接头110将液体胶转移到灌注胶管300,利用灌注胶管300进行液体胶灌注。本实施例中,杯盖200为铝合金盖,其和离心杯100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具体来说,杯盖200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未在图中画出),离心杯100的杯口处设有匹配的第二外螺纹120。本实施例中,灌注胶管300包括胶管主体320、内活塞330、旋钮塞头(旋钮塞头未在图中画出)和背盖340,内活塞330设于胶管主体320内。当灌注胶管不使用时,采用旋钮塞头封住出胶口,旋钮塞头带与第一内螺纹310匹配的外螺纹,正好与胶管主体320的出胶口匹配;采用背盖340封住胶管主体320的另一端,所述另一端指非出胶口的一端。为便于描述,后文将该另一端记为“第一端”。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描述本技术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将液体胶的胶料置于离心杯100内进行离心混合和均匀配制,之后将杯盖200和离心杯100的杯口扭紧。当进行离心混合时,采用软质的塞子130塞住转接头110的出口。第二步,取下灌注胶管300的旋钮塞头,取消转接头110处的塞子120,将灌注胶管300的出胶口与离心杯100底部的转接头110螺纹连接。第三步,通过杯盖200的进气口210向离心杯100通入压缩空气,离心杯100内的液体胶通过转接头110内部的通槽111压入灌注胶管300内,从而完成液体胶向灌注胶管300的转移。本技术这种将离心杯100和灌注胶管300直接连接,液体胶通过通槽111流入灌注胶管300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管阻,明显提高液体胶流速。第四步,分离灌注胶管300和离心杯100,取下灌注胶管300的背盖340,可通过向灌注胶管300的第一端通入压缩空气对内活塞330加压,使液体胶从出胶口流出,从而进行灌注。或者,也可利用人工推杆来推动内活塞330,使液体胶从出胶口流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优选实施例。考虑到离心后的液体胶温度较高,需待其温度冷却后,才能进行液体胶的转移和灌注。若能实现液体胶的快速降温,将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基于此,本实施例对离心杯100进行优化,将离心杯100设计为双层结构,并在离心杯100外壁设置进水口,通过向内外两层间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水,来提高降温速度。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其特征是:/n包括离心杯、杯盖和灌注胶管;/n杯盖和离心杯的杯口连接,杯盖上设有进气口;/n离心杯底部设有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转接头中心为一与离心杯连通的圆柱型通槽,转接头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n灌注胶管的出胶口设有与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将灌注胶管和转接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离心杯、杯盖和灌注胶管;
杯盖和离心杯的杯口连接,杯盖上设有进气口;
离心杯底部设有与离心杯一体化的转接头,转接头中心为一与离心杯连通的圆柱型通槽,转接头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
灌注胶管的出胶口设有与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将灌注胶管和转接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用液体模封胶灌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杯盖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离心杯的杯口处设有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离心杯的杯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得廖述杭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