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9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涉及格斗机器人领域,包括:武器机构,包括弹射臂、武器电机、凸轮、摆动齿轮与扭簧,武器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凸轮推动摆动齿轮转动;摆动齿轮带动弹射臂转动;弹射臂邻近摆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扭簧;驱动机构,包括车轮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车轮连接;机身,机身与武器机构连接,机身与驱动机构连接,机身适于支撑武器机构与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弹射机器人通过凸轮的设计,实现了弹射臂攻击时对对方机器人高度的自适应,使其具有较高的攻击效果,采用扭簧进行蓄能,使得在整个攻击过程中,武器电机只需要单向旋转,简化了控制电路设计和操作者的操作难度。

A modular ejec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格斗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格斗机器人通常采用电机直接驱动弹射臂实现往复摆动,或采用电机驱动不完全齿轮间歇机构,利用扭簧蓄能实现弹射臂往复摆动,其中,采用电机直接驱动弹射臂实现往复摆动的方式,因电机需反复突然启停,并进行正反转操作,一方面,导致电路设计的成本提升、操作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电机易损坏,且该方式中电机扭矩不足,造成弹射效果差;采用电机驱动不完全齿轮间歇机构,利用扭簧蓄能实现弹射臂往复摆动的方式,因使用不完全齿轮机构,机器人内部所需空间较大,且空间利用率低,导致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要求,且增加了额外质量,在有重量级限制的格斗机器人比赛中,只能适量减轻攻击武器部分质量,与此同时削弱了机器人攻击力,另外,该种方式在弹射的过程中,弹射臂末端高度位置不确定,一方面,导致机器人攻击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很大可能出现齿顶和齿顶相互接触,造成干涉卡齿,进而容易造成齿根折断,从而使电机堵转,甚至发热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块化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武器机构(1),所述武器机构(1)包括弹射臂(11)、武器电机(12)、凸轮(13)、摆动齿轮(14)与扭簧,所述武器电机(12)驱动所述凸轮(13)转动;所述凸轮(13)推动所述摆动齿轮(14)转动;所述摆动齿轮(14)带动所述弹射臂(11)转动;所述弹射臂(11)邻近所述摆动齿轮(1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簧;/n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车轮(21)与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与所述车轮(21)连接;/n机身(3),所述机身(3)与所述武器机构(1)连接,所述机身(3)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机身(3)适于支撑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武器机构(1),所述武器机构(1)包括弹射臂(11)、武器电机(12)、凸轮(13)、摆动齿轮(14)与扭簧,所述武器电机(12)驱动所述凸轮(13)转动;所述凸轮(13)推动所述摆动齿轮(14)转动;所述摆动齿轮(14)带动所述弹射臂(11)转动;所述弹射臂(11)邻近所述摆动齿轮(1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簧;
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车轮(21)与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与所述车轮(21)连接;
机身(3),所述机身(3)与所述武器机构(1)连接,所述机身(3)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机身(3)适于支撑所述武器机构(1)与所述驱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机构(1)还包括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所述第一支架(15)与所述第二支架(16)可拆式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15)与所述第二支架(16)围成一容纳腔(17);所述武器电机(12)、所述凸轮(13)、所述摆动齿轮(1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机构(1)还包括减速齿轮组(18);所述减速齿轮组(18)带动所述凸轮(13)转动,且所述减速齿轮组(18)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7)内;所述武器电机(12)驱动所述减速齿轮组(18)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弹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机构(1)还包括行程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博曹梦宇李松雪解为然马月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