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吸附后脱油脱附塔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硅胶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硅胶吸附后脱油脱附塔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技术再生Ⅱ类基础油是通过加氢工艺来完成的,该方法存在安全稳定性差、成本高、设备投资大等缺陷。最新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硅胶等吸附剂进行吸附抽提获得再生Ⅱ类基础油,由于硅胶的极性较强,可吸附废润滑油中的非理想组分,硅胶吸附后其表面一般都会粘附部分润滑油,硅胶之间的间隙也会夹杂部分润滑油,这些吸附润滑油的硅胶如果直接作为垃圾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浪费。该方法中吸附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饱和,无法继续吸附。目前,传统的硅胶再生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煅烧实现,此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并没有利用科学、绿色的方法对硅胶进行再生,也并没有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且设备耗能大,上料难度大,无法实现硅胶的大量脱油操作,并不是最理想的吸附剂再生装置及方法。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科学合理、绿色环保、解决硅胶大量上料难题、能够提高吸附剂再生效率且能够达到对整体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的吸附剂吸附后脱油再生的装置具有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吸附后脱油脱附塔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附塔(1)、上料装置和物料循环装置,所述脱附塔(1)表面设置有若干物料进出口,包括设置在吸附塔顶端的溶剂出口(13)、硅胶出口(19)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塔侧表面上下端的硅胶入口(12)、溶剂入口(18);所述吸附塔内腔顶端设置有阻隔网(14);所述吸附塔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贯穿所述阻隔网(14)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由设置在所述吸附塔顶端的电机a(11)驱动,所述转动轴(1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刮刀(16),所述刮刀(16)包括上层刮刀和下层刮刀,所述刮刀(16)的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吸附后脱油脱附塔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附塔(1)、上料装置和物料循环装置,所述脱附塔(1)表面设置有若干物料进出口,包括设置在吸附塔顶端的溶剂出口(13)、硅胶出口(19)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塔侧表面上下端的硅胶入口(12)、溶剂入口(18);所述吸附塔内腔顶端设置有阻隔网(14);所述吸附塔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贯穿所述阻隔网(14)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由设置在所述吸附塔顶端的电机a(11)驱动,所述转动轴(1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刮刀(16),所述刮刀(16)包括上层刮刀和下层刮刀,所述刮刀(16)的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脱附塔(1)以上层刮刀和下层刮刀为一组部件在其内部循环设置;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脱附塔(1)侧边的搅拌混合釜(3),所述搅拌混合釜(3)上设置有若干进出料口,所述搅拌混合釜(3)下方的出口通过导管与渣浆泵(31)连接,所述渣浆泵(31)通过导管与所述脱附塔(1)上的硅胶入口(12)连通;
所述物料循环装置包括与所述脱附塔(1)下端的硅胶出口(19)连通的分离装置(2),所述分离装置(2)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一号抽气泵(21)连接,所述一号抽气泵(21)与所述脱附塔(1)上的溶剂入口(18)连通;所述物料循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脱附塔(1)侧边的暂存罐(4),所述暂存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