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873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109)、隔离变压器(102)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109)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出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率高、可靠性好、泛用性强、高效节能、使用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对于电网不稳定的地区使用有特佳效果,给用户带来了很大便捷和帮助。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功率大电流输出、充电器效果显著的电池充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为窄电压范围输入大功率的充电机基本都是窄范围工作不适电压偏低不稳定地区,无PFC“PowerFactorCorrection”校正电路输入谐波失真厉害对电网干扰极大,同时会增大了电网的负荷加速电线老化。如专利文献CN110011386A公开的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该电池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池开关电路以及防反接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检测可充电电池的电压,并根据可充电电池的电压生成高低电平发送至电池开关电路;电池开关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控制电路发送的低电平时连通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回路,在接收到控制电路发送的高电平时断开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回路;防反接电路连接电池开关电路并用于连接可充电电池,在检测到可充电电池正负反接时,控制电池开关电路断开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回路。市场上类似上述的充电机都为高频硬开关电源拓扑架构效率都是80%左右,对能源浪费严重不利于持续发展满足不了国家新能源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隔离变压器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br>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LLC控制模块106和/或全桥移相电路;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入整流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相连接,输出端与PFC校正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出开关;所述输出开关一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作为充电输出端口;优选地,所述输出开关包括继电器和/或MOSFET;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采样模块、辅助电源以及主控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隔离变压器、输出同步整流模块以及输出开关相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辅助电源一端与PFC校正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输出开关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装置的输出充电电压范围包括6V-72V,输出充电充电电流在1-200A;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压档位;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流档位。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隔离变压器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LLC控制模块106和/或全桥移相电路;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入整流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相连接,输出端与PFC校正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出开关;所述输出开关一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作为充电输出端口;所述输出开关包括继电器和/或MOSFET;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采样模块、辅助电源以及主控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隔离变压器、输出同步整流模块以及输出开关相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辅助电源一端与PFC校正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输出开关相连接;所述电池充电装置的输出充电电压范围包括6V-72V,输出充电充电电流在1-200A;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压档位;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流档位。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利用上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充电步骤:当市电AC接入时,所述电池充电装置通过采样模块判定电池组状态并将判定结果输出至主控模块,若电池组处于待充电状态,则主控模块发出信号给LLC控制模块去驱动隔离变压器输出给输出同步整流模块,同时主控模块控制输出开关开启给外部电池进行充电;若电池组未处于待充电状态,则主控模块静默并关闭输出开关。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充电方法还包括:检测调整步骤:充电过程中,采样模块实时检测所述电池充电装置的输出和电池状态,并按照设定的逻辑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率高、可靠性好、泛用性强、高效节能、使用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对于电网不稳定的地区使用有特佳效果,给用户带来了很大便捷和帮助;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能够在不同类型和状态的的电池有不同的充满电压的前提下,为不同容量、不同状态的电池充电;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增加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不仅可以满足宽电压输入要求,输入谐波干扰也随之去除提高了电网利用率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干扰;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DC-DC部分采用先进的软开LLC谐振电路最高效率可以达93%以上,转换效率达到行业的领先水平提高了十个百分点;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采用智能芯片技术来判断充电的各种状态,通过采样模块电路实时采样运算分析,在不同模式下控制相应的电路工作,在待机模式和维护检测模式下关掉PFC和LLC主电路来减少整机的损耗。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率转换充电机框架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例的测试结构汇总示意图。图中示出:输入整流模块101隔离变压器102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输出开关104采样模块105LLC控制模块106辅助电源107主控模块108PFC校正电路10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109、隔离变压器102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109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102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109)、隔离变压器(102)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n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109)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出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109)、隔离变压器(102)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FC校正电路(109)的输出端均与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102)的输出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LLC控制模块106和/或全桥移相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入整流模块(101);所述输入整流模块(101)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相连接,输出端与PFC校正电路(109)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输出开关(104);所述输出开关(104)一端与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相连接,另一端作为充电输出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开关(104)包括继电器和/或MOSFET。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采样模块(105)、辅助电源(107)以及主控模块(108);所述采样模块(105)的输入端分别与隔离变压器(102)、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以及输出开关(104)相连接,所述采样模块(105)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8)相连接;所述辅助电源(107)一端与PFC校正电路(109)相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108)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08)与输出开关(10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的输出充电电压范围包括6V-72V,输出充电充电电流在1-200A;
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压档位;
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输出电流档位。


8.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TOP架构,所述转换TOP架构包括控制模块、PFC校正电路(109)、隔离变压器(102)以及输出同步整流模块(103);
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远军徐盛尚洪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