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682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光伏运维小车和光伏运维机器人,所述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有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充电发射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有第二光伏模块、充电接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充电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和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充电发射模块,在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对应的充电接收模块,可实现对光伏运维机器人的无线单向充电,在保障光伏运维机器人拥有足够电量进行运维作业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量补充的效率,整体提升了光伏运维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移动电源等,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电子产品电量消耗快,需配备有线的插口进行电量补充以维持电子产品的持续使用。在光伏运维工业中,光伏运维机器人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当光伏运维机器人在停机位进行充电时,由于采用传统的有线接触式充电模式,存在充电触头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等问题;且充电触头暴露于空气中,若在低温凝露、潮湿、易燃易爆等环境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采用传统的有线接触式充电模式,光伏运维机器人与停机位上的充电座触点对接时需要较高的精准度,增加了光伏运维机器人设计的复杂性和控制难度;且对接工作复杂,耗时长,频繁对接容易影响光伏运维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充电发射模块,在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对应的充电接收模块,实现对光伏运维机器人的无线单向充电,在保障光伏运维机器人拥有足够电量进行运维作业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量补充的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光伏运维小车和光伏运维机器人,所述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光伏模块、用于检测光伏运维机器人是否到位的位置检测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机器人进行连接的充电发射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小车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二光伏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小车进行连接的充电接收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机器人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充电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和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第一光伏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光伏组件、用于对第一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处理的第一光伏控制器和用于存储电量的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伏控制器与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二光伏组件、用于对第二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处理的第二光伏控制器和用于存储电量的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伏控制器与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充电发射模块为无线充电发射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驱动电路、解调电路和发射线圈;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蓄电池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解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解调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线圈连接。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感应发射线圈所发出的电流并对所感应电流进行处理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和用于选择第二蓄电池供电模式的供电选择模块。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为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整流电路、降压电路和充电电路;所述接收线圈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所述供电选择模块包括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接触器K1和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设置有接触器K1,所述接触器K1的常闭开关设置于第二蓄电池与第二光伏控制器之间,所述接触器K1的常开开关设置于第二蓄电池与充电电路之间。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充电发射模块,在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对应的充电接收模块,实现对光伏运维机器人的无线单向充电,在保障光伏运维机器人拥有足够电量进行运维作业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量补充的效率,整体提升光伏运维作业的效率,减少因特殊情况导致作业终止的情况;此外,通过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提高了光伏运维机器人在低温凝露、潮湿、易燃易爆等环境下工作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运维小车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运维机器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降压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供电选择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光伏运维小车和光伏运维机器人。请参阅图1,所述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有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充电发射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充电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伏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所采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电量,以保证光伏运维小车工作时的用电需求;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伏运维机器人是否到达充电位置,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反馈至第一控制模块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所述充电发射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机器人进行连接,发射电能使光伏运维机器人可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伏运维小车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可以但不限于是PLC控制器。所述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有第二光伏模块、充电接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和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所采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电量;所述充电接收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小车进行连接,接收来自光伏运维小车的电量以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伏运维机器人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光伏运维小车和光伏运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光伏模块、用于检测光伏运维机器人是否到位的位置检测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机器人进行连接的充电发射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小车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二光伏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小车进行连接的充电接收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机器人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充电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和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光伏运维小车和光伏运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运维小车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光伏模块、用于检测光伏运维机器人是否到位的位置检测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机器人进行连接的充电发射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小车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光伏运维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二光伏模块、用于与光伏运维小车进行连接的充电接收模块和用于控制光伏运维机器人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充电发射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和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光伏组件、用于对第一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处理的第一光伏控制器和用于存储电量的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伏控制器与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伏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二光伏组件、用于对第二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处理的第二光伏控制器和用于存储电量的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伏控制器与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运维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景陈潇跃辛少权连佳生许继源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