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60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着河道液位上下浮动。

A combined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for river restoration and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是目前在河道和湖泊等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域污染的整治中常用的一种生物物理法。该浮床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可在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浮床下悬挂生物填料等,实现对水体中营养盐及有机物的去除净化,目前采用单一浮床净化效果不高,其净化水体能力有限;同时现有市场上其他浮床没有考虑到浮岛产生的污染物是否被清理,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净化水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优选的,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浮板花盆内,所述浮板花盆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上。优选的,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所述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线虫、草虾、猛水蚤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鲶鱼、鳜鱼、青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悬挂部包括碳纤维人工水草,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通过捆绑绳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渔网上开设有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与所述碎屑食性动物区相通,所述第二投放口与肉食性鱼类区相通。优选的,所述隔开架包括多个第一杆和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一杆首尾连接组合成分割框架,多个所述第二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架,所述网格架上设有第三渔网,所述网格架上设有两分隔杆,所述两分隔杆设置在所述第三渔网开口处,所述第三渔网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收紧绳,所述两分隔杆端部上均设有强力磁力石,所述分隔杆上设置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收紧绳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PE管;所述第一渔网为尼龙绳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着河道液位上下浮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支撑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隔开架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支撑架;2、下支撑架;3、连杆;4、浮板花盆;5、挺水植物;6、第二渔网;7、第一渔网;8、第二投放口;81、第一投放口;9、碎屑食性动物区;10、肉食性鱼类区;11、碳纤维人工水草;12、安装杆;13、水面;14、固定管;15、捆绑绳;16、强力磁力石;17、隔开架;171、分隔杆;18、尼龙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4所示,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14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7,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所述上支撑架1与所述下支撑架2之间通过连杆3连接,所述上支撑架1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2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所述上支撑架1与下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17,所述隔开架17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9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10。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可分为四层:净水植物(浮床植物)、碎屑食性水生动物、肉食性鱼类、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悬挂部)。浮床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从而高效、全方位地净化水体。并且具有美化景观,提高景观视觉效果。碎屑食性水生动物以腐烂破碎的动植物残体为食,吃掉浮岛上水生植物掉落、老化脱落的植物的落叶以及水中的有机悬浮物,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净化效率。肉食性鱼类以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待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吃完腐叶和有机悬浮物,肉食性鱼类再将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吃完,最终肉食性鱼类捕捉上岸,最终污染物被消除掉。食物链完整,生态系统完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生物填料悬挂部之间互利共生,强化去除河湖水体氮磷。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14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水面13液位上下浮动。所述上支撑架1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6。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5,所述挺水植物5种植在浮板花盆4内,所述浮板花盆4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6上。所述浮板花盆4中填充有膨润土、陶粒固定植物根系,有微生物附着能力极强的多孔滤料,与植物根系形成高效协同作用。所述挺水植物5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线虫、草虾、猛水蚤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鲶鱼、鳜鱼、青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水生动物以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物,可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其透明度,丰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有效地滤食某些浮游动物,明显限制浮游动物的现存生物量,降低水体中的COD、TP、SS等所述生物填料悬挂部包括碳纤维人工水草11,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11通过捆绑绳15与所述下支撑架2的安装杆12连接在一起。碳纤维人工水草11是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环境和谐性的微生态型固定化载体;水体中微生物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n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
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浮板花盆内,所述浮板花盆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涵季艳艳谢菁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