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60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着河道液位上下浮动。

A combined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for river restoration and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是目前在河道和湖泊等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域污染的整治中常用的一种生物物理法。该浮床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可在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浮床下悬挂生物填料等,实现对水体中营养盐及有机物的去除净化,目前采用单一浮床净化效果不高,其净化水体能力有限;同时现有市场上其他浮床没有考虑到浮岛产生的污染物是否被清理,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净化水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n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
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浮板花盆内,所述浮板花盆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涵季艳艳谢菁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