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76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包括四个固定杆,所述四个固定杆构成矩形结构并且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渔网,所述渔网的内部插设有多个支架杆并且多个渔网套接在支架杆外,多个所述支架杆构成方形网格结构,所述方形网格结构的每个网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生植物和一个警示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过滤原料,吸收重金属,调整、恢复水质;通过斜渔网、支架杆和根套构成定位结构,辅助水生植物的生长;通过警示灯、导电环实现当植物枯萎时,警示灯亮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除去腐烂植物,避免吸收的重金属在腐烂后重新进入导致水体二次污染,并在水流作用下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叶轮转动,将落在渔网上落叶高效去除。

A heavy metal water remedi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水质中重金属含量逐年增加,其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防治水质污染,保护水资源,已成为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修复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国际上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现有技术中,对于土壤和水质的修复包括工程措施、改良措施、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措施以下优势:1、具有实施简便、使用范围广,在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可清除污染土壤周围的大气、水体中的污染物;2、原位修复,从而减小了对土壤性质的破坏和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3、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方法;4、植物本身对环境的净化和美化作用,更易被社会所接受;5、植物修复过程也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增加的过程,被修复过的土壤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在生物修复中存在以下问题:用于清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通常个体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修复时间太长,因而不易机械化作业,同时只局限在根系能延伸的范围内;并且用于清洁重金属的植物器官往往会通过腐烂、落叶等途径使重金属重返土壤,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饮水机清洗装置操作繁琐,并且不具备自动清洗的功能,而提出的一种自清洗的饮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包括四个固定杆,所述四个固定杆构成矩形结构并且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渔网,所述渔网的内部插设有多个支架杆并且多个渔网套接在支架杆外,多个所述支架杆构成方形网格结构,所述方形网格结构的每个网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生植物和一个警示灯。渔网起到暂时承接水生植物掉落的落叶,避免其直接进入水体;四个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在水体与水岸的连接处,所述渔网与支架杆设置在水体的上方,位于渔网高处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盒,水岸靠近所述固定杆低端的一侧设有收料槽,所述渔网与收料槽顶部连通。在上述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中,所述滑盒上的侧面滑动连接在水岸靠近水体的侧壁,所述滑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滑盒内连接有动力装置。在上述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中,所述导电片设置为铜片材料并且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分水箱底部设有出液口和出液阀,所述热水胆和进水胆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温控片,两个所述温控片与出液阀电连接。在上述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中,每个所述水生植物的根部均套接有根套,所述根套插入水体内并且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水生植物的根部间隙配合并且套接在其外部,每个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在支架杆上并且每个导电环均有一个警示灯与其电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水生植物(宽叶香浦等)在水体的种植实现了根际过滤技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庞大的根系过滤、吸收、沉淀、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后,将植物收获进行妥善处理,达到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目的。2、通过多个支架杆和渔网共同组成植物生长辅助定位结构,渔网用于暂时储存植物的落叶,而支架杆构成方形网格机构使得合理划分种植区域,通过科学分析在使得在水生植物根系能延伸的范围内彻底修复当前水体,并且在根套的作用下使得水生植物的根部始终处于固定状态,避免在水流较大的情况下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3、本专利技术将四个固定杆和滑盒结构设置为可拆卸的固定结构,使得在进行一定范围水域内的水体修复工作时,可以进行分块修复手段,方便进行转移;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倾斜设置的渔网和连接杆上的动力装置,使得当水生植物的叶片掉落时,在重力和叶轮吹动的双重作用下,掉落的叶片滑落至收料槽内,避免叶片掉落至水体后使得吸收的重金属成分重新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5、本专利技术通过方形网格结构中的每一个水生植物均设置一个警示灯,而通过将固定水生植物根部的根套设置为高塑性材料,并与导电环连通,使得当植物正常生长时,根部变粗而根套发生形变并继续与植物根部紧密相贴,而当植物发生枯萎现象时,根部自然萎缩,导致根套与根部产生间隙,水浸入导电环内,使得导电环连通对应警示灯的电路使其亮起,这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拔除对应植物,避免根部枯萎后腐烂至水体中造成重金属二次污染的后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滑盒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杆、2支架杆、3渔网、4收料槽、5水生植物、6警示灯、7叶轮、8滑盒、9连接杆、10根套、11导电环、12动力扇叶、13斜齿轮、14齿轮、15齿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包括四个固定杆1,四个固定杆1构成矩形结构并且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渔网3,渔网3的内部插设有多个支架杆2并且多个渔网3套接在支架杆2外,多个支架杆2构成方形网格结构,方形网格结构的每个网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生植物5和一个警示灯6,利用水生植物5能忍耐或超积累某种或某些重金属的特性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四个固定杆1分别固定在水体与水岸的连接处,渔网3与支架杆2设置在水体的上方,位于渔网3高处一侧的两个固定杆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盒8,水岸靠近固定杆1低端的一侧设有收料槽4,渔网3与收料槽4顶部连通,收料槽4开设在水岸内部,在斜置的渔网3作用下,水生植物5落下的落叶将会被收集在收料槽4内。滑盒8上的侧面滑动连接在水岸靠近水体的侧壁,滑盒8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叶轮7,滑盒8内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扇叶12、链轮齿带结构和斜齿轮结构,动力扇叶12设置在滑盒8外壁,并且中心线方向与水体流动方向相同,具有在水冲击下转动的效果,而动力扇叶12固定连接有一对互相啮合的斜齿轮13,两个斜齿轮13分别通过圆轴与动力扇叶12和齿轮14固定连接,作用是改变动力扇叶12输出转动的方向,两个规格相同的齿轮14之间啮合有齿带15,使得动力扇叶12的转动转化为转轴的转动从而带动叶轮7转动,这样的好处在于当水发生急流时,在动力扇叶12的作用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叶轮7的转动,并在叶轮7的转动下加快渔网3表面的落叶进入收料槽4内,每个水生植物5的根部均套接有根套10,根套10采用聚乙烯材料并且根套10内圈与水生植物根部充分密封,聚乙烯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绝缘性,使得水无法大量渗透至上方的导电环11内部,根套10插入水体内并且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环11,导电环11与水生植物5的根部间隙配合并且套接在其外部,每个导电环11固定连接在支架杆2上并且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包括四个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固定杆(1)构成矩形结构并且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渔网(3),所述渔网(3)的内部插设有多个支架杆(2)并且多个渔网(3)套接在支架杆(2)外,多个所述支架杆(2)构成方形网格结构,所述方形网格结构的每个网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生植物(5)和一个警示灯(6);/n四个所述固定杆(1)分别固定在水体与水岸的连接处,所述渔网(3)与支架杆(2)设置在水体的上方,位于渔网(3)高处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杆(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盒(8),水岸靠近所述固定杆(1)低端的一侧设有收料槽(4),所述渔网(3)与收料槽(4)顶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水质修复系统,包括四个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固定杆(1)构成矩形结构并且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渔网(3),所述渔网(3)的内部插设有多个支架杆(2)并且多个渔网(3)套接在支架杆(2)外,多个所述支架杆(2)构成方形网格结构,所述方形网格结构的每个网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生植物(5)和一个警示灯(6);
四个所述固定杆(1)分别固定在水体与水岸的连接处,所述渔网(3)与支架杆(2)设置在水体的上方,位于渔网(3)高处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杆(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盒(8),水岸靠近所述固定杆(1)低端的一侧设有收料槽(4),所述渔网(3)与收料槽(4)顶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学然张霞牛云峰吴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