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内壁纵向筋筒形件成品及其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料塑性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内壁纵向筋筒形件成品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带纵向内筋筒形件整体加工目前主要是采用流动旋压、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方法。除了塑性加工方法,其它方法在加工带纵向内筋筒形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铸造力学性能差、零件筒壁厚度大;锻造-机械加工铣削加工时间长、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而旋压工艺具有相对载荷小、成形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为带纵向内筋筒形件整体成形制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在采用旋压工艺制造带纵向内筋筒形件方面,对于具有良好塑性材料的带纵向内筋筒形件,使用室温流动旋压工艺可以获得带纵向内筋筒形件,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在空心齿轮零件流动旋压制造上。空心齿轮零件特征为:齿比较稠密,齿高与齿宽比较小,齿的形状呈梯形。在航天产品结构中,存在另一类带纵向内筋筒形件,例如燃料贮箱。这类航天带纵向内筋筒形件特征为:内筋高宽比较大,内筋截面近似成矩形。与空心齿轮零件相比,航天带纵向内筋筒形件需要更大的筋条填充量,目前存在的室温流动旋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成筋工艺参数设计/n根据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成品和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的几何尺寸,分别设计以下五个关键工艺参数:旋轮成筋下压量M、旋压成形道次数目N、旋轮进给方向、主轴转速、进给率f;/n步骤S2、旋压工艺轨迹规划/n包括旋轮初始位置、筒形坯料加热温度、成筋工艺参数设计和表面整形工艺,并输入旋压机操作系统中,生成旋压工艺轨迹;/n步骤S3、将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放到加热炉中进行预热;/n步骤S4、将加热的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套在带有多条纵向筋槽的旋压芯模上,并用尾顶固定筒形坯料尾部,同时初始化旋轮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成筋工艺参数设计
根据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成品和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的几何尺寸,分别设计以下五个关键工艺参数:旋轮成筋下压量M、旋压成形道次数目N、旋轮进给方向、主轴转速、进给率f;
步骤S2、旋压工艺轨迹规划
包括旋轮初始位置、筒形坯料加热温度、成筋工艺参数设计和表面整形工艺,并输入旋压机操作系统中,生成旋压工艺轨迹;
步骤S3、将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放到加热炉中进行预热;
步骤S4、将加热的内外光壁的筒形坯料套在带有多条纵向筋槽的旋压芯模上,并用尾顶固定筒形坯料尾部,同时初始化旋轮位置;
步骤S5、开启旋压机主轴并带动旋压芯模和筒形坯料转动,然后点燃火焰加热枪均匀加热筒形坯料,保持筒形坯料温度;
步骤S6、启动旋压机操作系统,按照步骤S2预设的旋压工艺轨迹进行加工,旋压完毕后,卸下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旋轮成筋下压量M,小于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成品的纵向筋高;
旋压成形道次数目N,不小于3个道次,且为奇数道次,每道次均分成筋下压量M;
旋轮进给方向,道次数为奇数时采用正向旋压,即旋轮从筒形坯料尾部走向筒形坯料端口;道次数为偶数时采用回程旋压,即旋轮从筒形坯料端口走向筒形坯料尾部;
主轴转速在50-100RPM,在旋压过程中主轴转动方向保持不变;
进给率f,道次数为奇数时采用的进给率为0.5-2mm/r;道次数为偶数时采用的进给率大于道次数为奇数时采用的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忠奇,赵亦希,甘甜,杜陈阳,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