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75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内设有接线柱,所述盖板上还设有若干安全阀,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壳体的两开口端各连接一个盖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极群槽,所述盖板上的每个安全阀对应一个极群槽,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间隔设置开,且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极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极耳和下极耳;所述正极板的下极耳和负极板的下极耳采用同样的方式与壳体下端的盖板上的接线柱连接;铅酸蓄电池在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其正反倒置,可有效避免电池内部酸分层现象。

A lead-acid battery with bipolar e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广泛用于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但是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的酸液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导致电池上下部的酸密度发生变化,时间一长,极板上下部容易产生酸浓度差,从而造成电池反应的不均衡,同时由于极板底部硫酸浓度增加,造成正负极板发生不可逆转的硫酸盐化,影响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正方倒置使用、降低酸分层的铅酸蓄电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内设有接线柱,所述盖板上还设有若干安全阀,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口,且壳体的两开口端各连接一个盖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极群槽,所述盖板上的每个安全阀对应一个极群槽,所述每个极群槽内部设有若干正极板和与正极板数量相同的负极板,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间隔设置开,且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极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极耳和下极耳;所述正极板的上极耳之间通过正汇流排串联,所述负极板的上极耳之间通过负汇流排串联,所述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分别与壳体上端的盖板上的两个接线柱连接;所述正极板的下极耳和负极板的下极耳采用同样的方式与壳体下端盖板上的接线柱连接。极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极耳,当极板安装在铅酸蓄电池内部时,极耳分布在电池的上下两端,并与电池上下两端的盖板上的接线柱连接,电池使用一端时间后,可将电池正反倒置,电池内部的酸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重新分布,避免电池内部的酸液分层严重。进一步的,所述上极耳和下极耳上下对称设置在极板上。同样的,所述上极耳和下极耳分别设置在极板上下两端的对角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的两侧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外形呈U型;支脚采用U型结构,其不仅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方便用手搬运和翻转铅酸蓄电池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上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冒,绝缘冒可以防止接线柱被磕碰损伤,同时也避免接线柱直接裸露在外面,造成触电短路等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极板采用双极耳和双盖板结构,且上下盖板上均设有支脚,铅酸蓄电池在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其正反倒置,可有效避免电池内部酸分层现象,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极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极板群安装在电池槽中的效果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轴侧图。图中,1、壳体;2、盖板;3、接线柱;4、支脚;5、安全阀;6、接线槽;7、极板;8、隔板;9、极群槽;10、正汇流排;11、负汇流排;71、正极板;72、负极板;701、上极耳;702、下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线槽6,所述接线槽6在盖板2上凹陷设置,接线槽6内设有接线柱3,接线槽6采用凹陷设置,可以避免接线柱3凸出盖板2太多,从而减少接线柱3磕碰;所述盖板2上还设有若干安全阀5,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口,且壳体1的两开口端各连接一个盖板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极群槽9,所述盖板2上的每个安全阀5对应一个极群槽9,所述每个极群槽9内部设有若干正极板71和与正极板71数量相同的负极板72,所述正极板71与负极板72间隔设置开,且正极板71和负极板72之间设有隔板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极板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极耳701和下极耳702,其中,上极耳701和下极耳702可上下对称设置在极板7上,同时,上极耳701和下极耳702也可分设在极板7上下两端的对角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正极板71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正汇流排10串联,所述负极板72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负汇流排11串联,所述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排11分别与壳体1上端的盖板2上的两个接线柱3连接;所述正极板71的下极耳702和负极板72的下极耳702采用同样的方式与壳体1下端的盖板2上的接线柱3连接;所述接线柱3上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冒。如图5所示,所述盖板2上的两侧设有支脚4,所述支脚4外形呈U型,铅酸蓄电池在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其正反倒置,电池内部的酸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重新分布,其可避免电池内部的酸液分层严重,提高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线槽(6),所述接线槽(6)内设有接线柱(3),所述盖板(2)上还设有若干安全阀(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壳体(1)的两开口端各连接一个盖板(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极群槽(9),所述盖板(2)上的每个安全阀(5)对应一个极群槽(9),所述每个极群槽(9)内部设有若干正极板(71)和与正极板(71)数量相同的负极板(72),所述正极板(71)与负极板(72)间隔设置开,且正极板(71)和负极板(72)之间设有隔板(8);所述极板(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极耳(701)和下极耳(702);所述正极板(71)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正汇流排(10)串联,所述负极板(72)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负汇流排(11)串联,所述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排(11)分别与壳体(1)上端的盖板(2)上的两个接线柱(3)连接;所述正极板(71)的下极耳(702)和负极板(72)的下极耳(702)采用同样的方式与壳体(1)下端盖板(2)上的接线柱(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耳的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线槽(6),所述接线槽(6)内设有接线柱(3),所述盖板(2)上还设有若干安全阀(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壳体(1)的两开口端各连接一个盖板(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极群槽(9),所述盖板(2)上的每个安全阀(5)对应一个极群槽(9),所述每个极群槽(9)内部设有若干正极板(71)和与正极板(71)数量相同的负极板(72),所述正极板(71)与负极板(72)间隔设置开,且正极板(71)和负极板(72)之间设有隔板(8);所述极板(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极耳(701)和下极耳(702);所述正极板(71)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正汇流排(10)串联,所述负极板(72)的上极耳(701)之间通过负汇流排(11)串联,所述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长新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