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7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侧边框、底板组件和集流管路,其中所述侧边框限定出具有敞口的腔体,所述底板组件封闭所述腔体的敞口,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具有用于流通换热介质的换热腔,所述集流管路设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该电池箱体的侧边框的空腔内设置有集流管,以使集流管存在于单独的封闭腔体内,与电池模组安装空间相独立,有效解决了换热介质漏液到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所带来的风险,并且侧边框与底板组件的紧密结合可使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优化使用空间,使电池箱体的可靠性更高。

Battery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体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体。
技术介绍
传统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并没有充分利用电池箱体的内部结构,导致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均设置在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在换热组件泄漏时会导致电池模组的损坏,并且电池箱体的各部分构件之间结合的不紧凑,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箱体,该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且安全性较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箱体,包括:侧边框、底板组件和集流管路,其中所述侧边框限定出具有敞口的腔体,所述底板组件封闭所述腔体的敞口,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具有用于流通换热介质的换热腔,所述集流管路设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箱体,该电池箱体的侧边框的空腔内设置有集流管,以使集流管存在于单独的封闭腔体内,与电池模组安装空间相独立,有效解决了换热介质漏液到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所带来的风险,并且侧边框与底板组件的紧密结合可使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优化使用空间,使电池箱体的可靠性高。另外,根据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边框包括第一端臂、第二端臂以及隔离段,所述隔离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臂与所述第二端臂之间,且所述第一端臂、第二端臂以及所述隔离段限定出所述腔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交错排布的换热板和支撑板,所述侧边框的第一端臂与所述换热板和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二端臂相连,以在对应位置封闭所述腔体的敞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补丁板,所述补丁板连接所述侧边框的第二端臂以及所述换热板的端部,以在对应位置封闭所述腔体的敞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丁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补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二端臂相连,所述补丁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板的端部相连;所述补丁板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板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流管路包括集流管和管接头,所述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端部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管接头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换热板的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集流管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集流管的管接头并联,换热介质在多个所述换热板内部的多个所述换热腔沿同一方向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流量分配部件,所述流量分配部件夹设在所述换热板与所述集流管之间,所述流量分配部件具有多组节流孔,所述集流管通过所述节流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流管具有主流通腔和与所述主流通腔连通的多个分支孔,所述分支孔与所述节流孔对应设置,所述换热板的多个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集流管并联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分配部件通过调节所述节流孔的数量和/或位置和/或孔径来调节流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孔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换热腔敞开端的流通面积,所述流量分配部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节流孔的流通面积大于位于中间的所述节流孔的流通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用于与外部水路连通的连接端口,所述流量分配部件中全部节流孔的总流通面积随着所述流量分配部件到所述连接端口的距离增加而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箱体横梁,所述箱体横梁的两端与所述侧边框焊接相连,所述箱体横梁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板焊接相连;箱体纵梁,所述箱体纵梁的两端与所述侧边框焊接相连,所述箱体纵梁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组件的上表面通过粘胶粘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边框还包括吸能结构,用于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边框还包括:防护结构,用于防护所述腔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结构和/或所述防护结构为空腔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腔内均设有加强筋以将所述空腔分为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交错排布的换热板和支撑板,所述换热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插接结构插接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分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分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剖视图;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电池箱体100,侧边框1,底板组件2,集流管路3,腔体11,换热板21,换热腔211,第一端臂12,第二端臂13,隔离段14,支撑板22,补丁板23,集流管31,管接头32,流量分配部件4,节流孔41,主流通腔311,分支孔312,连接端口313,箱体横梁5,箱体纵梁6,吸能结构15,防护结构16,加强筋17,上防护段161,外防护段162,凸台212,搭接边314,插接槽7,插接凸台8,导向面81,支撑面71,边板82,阶梯面72,第一支腿213,减重腔221,第二支腿222,底护板301,防护腔302,端部节流孔411,中部节流孔412,连接管321,密封套322,密封结构3221,第一结构3222,缺口32221,套本体段3223,密封段3224,密封环32211,凹槽32212,轴向限位凸缘3225,安装槽3211,电池模组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边框(1)、底板组件(2)和集流管路(3),其中所述侧边框(1)限定出具有敞口的腔体(11),所述底板组件(2)封闭所述腔体(11)的敞口,所述底板组件(2)包括换热板(21),所述换热板(21)具有用于流通换热介质的换热腔(211),所述集流管路(3)设在所述腔体(11)内且与所述换热腔(2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边框(1)、底板组件(2)和集流管路(3),其中所述侧边框(1)限定出具有敞口的腔体(11),所述底板组件(2)封闭所述腔体(11)的敞口,所述底板组件(2)包括换热板(21),所述换热板(21)具有用于流通换热介质的换热腔(211),所述集流管路(3)设在所述腔体(11)内且与所述换热腔(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1)包括第一端臂(12)、第二端臂(13)以及隔离段(14),所述隔离段(14)连接在所述第一端臂(12)与所述第二端臂之间,且所述第一端臂(12)、第二端臂(13)以及所述隔离段(14)限定出所述腔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包括交错排布的换热板(21)和支撑板(22),所述侧边框(1)的第一端臂(12)与所述换热板(21)和所述支撑板(22)的上表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的端部与所述侧边框(1)的第二端臂(13)相连,以在对应位置封闭所述腔体(11)的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还包括补丁板(23),所述补丁板(23)连接所述侧边框(1)的第二端臂(13)以及所述换热板(21)的端部,以在对应位置封闭所述腔体(11)的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丁板(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补丁板(23)的第一端与所述侧边框(1)的第二端臂(13)相连,所述补丁板(23)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板(21)的端部相连;所述补丁板(23)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板(2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路(3)包括集流管(31)和管接头(32),所述集流管(31)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1)的端部且与所述换热腔(211)连通,所述管接头(3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板(21)的所述换热腔(211)通过所述集流管(3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集流管(31)的管接头(32)并联,换热介质在多个所述换热板(21)内部的多个所述换热腔(211)沿同一方向从多个所述换热板(21)的一端流向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分配部件(4),所述流量分配部件(4)夹设在所述换热板(2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马晓磊周巍樊翚聂东旭毛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