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39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化器,包括换热管组与框架,框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多个加强边与多个加固件;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多个翅片换热管呈矩阵式排列;上边框与下边框均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下边框围在换热管组的下端,上边框围在换热管组的上端,多个加强边设置在换热管组的侧面,加强边的上端与上边框的下表面焊接,加强边的下端与下边框的上表面焊接,加固件为“匚”字型,加固件焊接在上边框和下边框内,且加固件位于加强边与上边框的连接处上方或加强边与下边框的连接处的下方,加强边为铝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强度高和防腐性能优异的优点。

A carbure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化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化器框架通常采用钢材制成,然后在钢材的表面喷涂防锈漆,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防锈漆会出现剥落或者在框架受到撞击时会使防锈漆脱落,进而使框架被氧化和腐蚀,逐渐失去对汽化器起到加固和保护作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化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化器,包括换热管组与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多个加强边与多个加固件;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呈矩阵式排列;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均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所述下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下端,所述上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上端,多个所述加强边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侧面,所述加强边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框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加强边的下端与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加固件为“匚”字型,所述加固件焊接在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内,且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上边框的连接处上方或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下边框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加强边为铝材质。还包括多个连接片与多个固定块;所述连接片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边框或所述下边框上,每一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换热管的翅片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之间,所述固定块的四周设有多个连接边每一所述连接边与一所述翅片换热管的翅片连接。还包括多个连接管道,所述翅片换热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中部设有向上的缓冲弯角。所述缓冲弯角的角度为100°-135°。所述加强边的中部设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与所述加强边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两端与所述翅片换热管的翅片连接。所述上边框上设有吊耳。所述加强边为C型铝材、H型铝材或铝管中的一种。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汽化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汽化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汽化器的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块与翅片换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片与翅片换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热管组1、翅片换热管11、上边框21、下边框22、加强边23、加固件24、连接片3、固定块4、连接管道5、吊耳6、缓冲弯角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一种汽化器,如图1-6所示,包括换热管组1与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边框21、下边框22、多个加强边23与多个加固件24;所述换热管组1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11,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11呈矩阵式排列;所述上边框21与所述下边框22均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所述下边框22围在所述换热管组1的下端,所述上边框21围在所述换热管组1的上端,多个所述加强边23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组1的侧面,所述加强边23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框21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加强边23的下端与所述下边框22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加固件24为“匚”字型,所述加固件24焊接在所述上边框21和所述下边框22内,且所述加固件24位于所述加强边23与所述上边框21的连接处上方或所述加强边23与所述下边框22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加强边23为铝材质。上边框21、下边框22与加强边23均采用铝材质,铝材会在自身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一步地氧化,防锈性能优越;但是由于铝型材的强度弱于钢材,所以如果将现有的汽化器框架直接替换成铝型材,这样会导致框架的整体强度不足,本技术在加强边23与上边框21以及下边框22的连接处增加了加固件24,以提高上边框21与下边框22的强度,上边框21与换热管组1的上端连接,所以上边框21在重力作用下对加强边23具有向下的压力,即上边框21的下表面在与加强边23连接处为受力点,受到加强边23向上的支撑力,由于铝型材的强度较低,单边受力容易发生变形,在上边框21在与加强边23连接处的上方设置加固件24,可以连接上边框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使上边框21的下表面受力可传递到上表面,为上边框21的下表面提供向下的支撑力,减少上边框21的下表面的受力,避免上边框21的下表面出现变形;相同地,在下边框22在与加强边23连接处的下方设置加固件24,可以为下边框22的上表面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以避免下边框22的上表面出现变形。此外,由于热胀冷缩,翅片换热管11之间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即换热管组1的水平尺寸会发生变化,上边框21与下边框22由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采用螺栓连接具有一定的柔性,在翅片换热管1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上边框21和下边框22不会由于受力而出现断裂;相反地,换热管组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变化较小,所以加强边23与上边框21以及下边框22的连接采用焊接,可以极大地提高了框架的刚度。还包括多个连接片3与多个固定块4;所述连接片3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边框21或所述下边框22上,每一所述连接片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换热管11的翅片连接;所述固定块4设置在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11之间,所述固定块4的四周设有多个连接边每一所述连接边与一所述翅片换热管11的翅片连接。连接片3与固定块4可以起到使翅片换热器保持间距的作用,同时也使相邻的翅片换热管11相互连接,以增加汽化器的整体刚度,翅片换热管11之间通过固定块4相互受力,防止翅片换热管11由于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形。还包括多个连接管道5,所述翅片换热管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5连接,所述连接管道5的中部设有向上的缓冲弯角α。在汽态气体进入到翅片换热管11内时,液态气体会迅速沸腾并汽化,翅片换热管11内部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设置相邻两个翅片换热管11道之间设置缓冲弯角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气体或液态气体在翅片换热管11之间流动需要经过缓冲弯角α,对气体或液态气体的流动速度造成损失,以达到减少翅片换热管11内部所受到的冲击的效果。所述缓冲弯角α的角度为100°-135°。当缓冲弯角α的角度过小时,会影响出气口的出气压力,当缓冲弯角α的角度过大时,无法达到缓冲的效果。所述加强边23的中部设有所述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的中部与所述加强边23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片3的两端与所述翅片换热管11的翅片连接。由于加强边23的长度较长,所以加强边23的中部容易出现弯曲,在加强边23的中部设置连接片3与翅片换热管11连接,可以为加强边23提供支撑,防止加强边23的中部发生变形。所述上边框21上设有吊耳6。在需要移动或搬运汽化器时,可通过通过吊耳6将汽化器吊起,以便于对汽化器进行吊装和搬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组与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多个加强边与多个加固件;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呈矩阵式排列;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均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所述下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下端,所述上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上端,多个所述加强边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侧面,所述加强边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框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加强边的下端与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加固件为“匚”字型,所述加固件焊接在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内,且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上边框的连接处上方或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下边框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加强边为铝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组与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多个加强边与多个加固件;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管呈矩阵式排列;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均由C型铝材首尾螺栓连接制成,所述下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下端,所述上边框围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上端,多个所述加强边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组的侧面,所述加强边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框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加强边的下端与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加固件为“匚”字型,所述加固件焊接在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内,且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上边框的连接处上方或所述加强边与所述下边框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加强边为铝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片与多个固定块;所述连接片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边框或所述下边框上,每一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换热管的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均华张智宏罗美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南特种气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