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胶管的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286195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氯化聚乙烯胶管的配方,组份和质量份数为:氯化聚乙烯100份, 快压出炭黑20~30份,陶土50~7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5~35份,氧化镁10~ 15份,脂肪酸酰胺2~4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2~4份,脂肪酸锌酯1~3份。 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产品相比,产生明显的效果,硫化胶的扯断伸长率450%、撕裂强 度55KN/m,100%定伸4.5MPa。采用噻二唑硫化体系加高效流动助剂的配方生产 氯化聚乙烯注胶管,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高,能够解决产品难脱模的问题, 产品合格率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管
,特别涉及噻二唑硫化体系的氯化聚乙烯注胶管的配方。
技术介绍
氯化聚乙烯(简称CM)胶管是指在汽车中使用的一种进气管,其结构是全胶,中间带有波纹,只能采用注胶工艺生产。氯化聚乙烯是在主链上没有双键的含氯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臭氧性、抗冲击性,耐化学药品和耐油性等特点。在制造电线电缆、胶管和汽车零配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CM为主体材料的配方常用的硫化体系有三种1、过氧化物硫化体系2、硫脲硫化体系3、噻二唑硫化体系。在国内广泛采用的硫化技术是过氧化物硫化技术,这种硫化胶因其储存时间长、耐热和耐油性能好及压縮永久变形小而著称。然而在注胶胶管的生产中,热撕裂性差,无法脱模。硫脲类(ETU)硫化技术硫化速度太慢很难满足注胶工艺的要求,且硫化胶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噻二唑硫化体系能大大减少上述缺点。生产氯化聚乙烯注胶管的关键是解决脱模的问题,脱模的难易取决于硫化体系的选择和流动助剂的优选。但传统的噻二唑硫化体系生产的氯化聚乙烯注胶管,虽然能解决脱模的问题,但模具重复使用20次以上就会出现难脱模的问题。产品表面有麻点、凹坑,产品合格率只有40%以内。因而解决氯化聚乙烯注胶产品难脱模,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已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生产注胶管的配方存在脱模难的问题,提出采用噻二唑硫化体系加高效流动助剂的配方生产氯化聚乙烯注胶管。本专利技术的胶管的组份和质量份数配方如下:氯化聚乙烯(CM) 100份,氧化镁 10 15份,脂肪酸锌酯(WA48) 1 3份,快压出炭黑(N550) 20 3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 25 35份,陶土 50 70份,脂肪酸酰胺(NC) 2 4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TDD) 2 4份。噻二唑硫化体系是由胺类促进剂NC、 二巯基噻唑衍生物TDD和碱性金属 氧化物氧化镁组成,噻唑巯基团的质子呈高度酸性,和碱金属反应后很容易 生成硫磺阳离子然后可以与CM的碳氯键发生反应,取代氯生成碳硫键,硫化 速度很快,硫化胶具有很高的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噻二唑硫化体系的硫 化速度比硫脲类(ETU)快很多,而且物理性能与过氧化物硫化胶相近,撕裂 强度大于过氧化物硫化胶,即兼具两者的优点。选用了脂肪酸锌酯(WA48),是一种饱和脂肪酸酯及锌皂之混合物,为高 效的流动助剂,使产品易脱模。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传统的噻二唑硫化体 系的流动助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脱模效果不显著,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氯化聚乙烯(CM) 100份,氧化镁 10份,脂肪酸锌酯(WA48) l份,快压出炭黑(N550) 2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T0TM) 25份,陶土 50份,脂肪酸酰胺(NC) 2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TDD) 2份。实施例2:氯化聚乙烯(CM) 100份, 氧化镁 12. 5份,脂肪酸锌酯(WA48) 2份,快压出炭黑(N550) 25份,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 30份,陶土 60份,脂肪酸酰胺(NC) 3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TDD) 3份。实施例3:氯化聚乙烯(CM) 100份,氧化镁 15份,脂肪酸锌酯(WA48) 3份,快压出炭黑(N550) 3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 35份,陶土 70份,脂肪酸酰胺(NC) 4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TDD) 4份。上述实施例的配方,选用噻二唑硫化体系加高效流动助剂(WA48),硫化胶 的扯断伸长率450%、撕裂强度55認/m, 100%定伸4. 5Mpa,产品易脱模,外观 合格率95%以上。而传统的配方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胶的扯断伸长率为 270%、撕裂强度38KN/m, 100%定伸3.掘pa。采用噻二唑硫化体系加高效流动 助剂(WA48)的配方生产氯化聚乙烯注胶管,能够解决产品难脱模的问题。权利要求1. 一种氯化聚乙烯胶管的配方,其特征是胶管的组份和质量份数配方如下氯化聚乙烯100份,氧化镁10~15份,脂肪酸锌酯1~3份,快压出炭黑20~3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5~35份,陶土 50~70份,脂肪酸酰胺2~4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 2~4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氯化聚乙烯胶管的配方,组份和质量份数为氯化聚乙烯100份,快压出炭黑20~30份,陶土50~7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5~35份,氧化镁10~15份,脂肪酸酰胺2~4份,二巯基噻唑衍生物2~4份,脂肪酸锌酯1~3份。本专利技术与传统产品相比,产生明显的效果,硫化胶的扯断伸长率450%、撕裂强度55KN/m,100%定伸4.5MPa。采用噻二唑硫化体系加高效流动助剂的配方生产氯化聚乙烯注胶管,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高,能够解决产品难脱模的问题,产品合格率95%以上。文档编号C08L23/00GK101463168SQ20091006760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孙佩祝, 张洪起, 李风海, 王学荣 申请人: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氯化聚乙烯胶管的配方,其特征是胶管的组份和质量份数配方如下: 氯化聚乙烯 100份, 氧化镁 10~15份, 脂肪酸锌酯 1~3份, 快压出炭黑 20~30份, 偏苯三酸三辛酯 25~35份,陶土 50~70份, 脂肪酸酰胺 2~4份, 二巯基噻唑衍生物 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起孙佩祝李风海王学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