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824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移车装置,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固定左支架、右支架的横梁,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横梁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内套筒和外套筒间设有电动推杆,推动内套筒在外套筒内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移车装置用时短,不需耗费人力,可快速支撑起车辆,并且可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A fast mo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移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移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移车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小区小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乱停车,阻碍交通现象时常发生,导致小区等地人车矛盾冲突严重。现在的移车装置多采用液压式设计和机械式设计,液压式设计和机械式设计依赖人力,效率低下,并且在移车过程中难以控制方向,移车不便。如公开号为CN20802141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消防紧急移车装置,此装置设计了倾斜式外翻杆设计,使用钢管拧转动外翻杆,即可将万向轮翻转支撑起车辆。上述文献移车过程中方向难以改变,且需要多人同时工作,灵活性较差,不节省人力,不适合在小区等复杂位置工作。如公开号为CN20793169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可折叠式快速移车装置,该装置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可折叠式快速移车装置,包括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的两个支撑组件以及连接在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收折机构,螺杆贯穿两组呈X字形用于支撑支撑板的支架,支撑组建通过一个驱动部驱动螺杆实现支撑板类似千斤顶式的升降,两组呈X字形支撑状的支杆构成对支撑板的支撑。上述文献移车过程中灵活性较差,在抬升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力,不适合单人操作,且工作效率低。公开号为CN206954203U的中国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液压移车装置,包括自动转向结构、支撑液压系统、伸缩结构、万向轮支架固定结构、主体连接结构,将此装置安装在移动对象轮上,通过压缩压缩缸完成对车体车轮高度的提升,在通过推杆车体主结构完成对车体的移动。此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移车装置,调节凸伸缩杆、凹伸缩杆的距离使装置插入车体轮胎地下,然后通过反复压缩压缩缸,使液压油进入液压缸上部,使主体连接结构提升的合适位置,在汽车四个轮胎安装上次液压移车装置,通过推动汽车主体车身完成移车动作。上述文献提及的移车装置为液压式设计,结构复杂,且移车过程费时费力。因此,涉及一种移车方便、操作简单和省力的移车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移车装置,不需耗费人力,可快速支撑起车辆,并且可以控制方向和速度。一种快速移车装置,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固定左支架、右支架的横梁,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横梁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内套筒和外套筒间设有电动推杆,推动内套筒在外套筒内直线运动。所述电动推杆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丝杆、螺母和推杆,电动机经减速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杠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推杆,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推杆的直线运动;所述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外套筒上,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在内套筒上。所述丝杆选自梯形丝杆、滚珠丝杆或行星滚珠丝杆。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轮架,轮架下部设有轮子;通过减速电机、步进电机驱动轮子的移动和转向。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滚珠轴承和联轴器固定在轮架上。优选的,所述的轮架向上弯折,安装步进电机的平台高于支撑杆的高度。所述支撑杆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缓震垫。支撑杆上设有缓震垫可以减轻移车过程中的震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距离为320-520mm。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230-300mm,直径≥60mm。优选的,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距离为350-400mm,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60-100mm。电动推杆通过支撑杆给轮胎的挤压力较大,可以快速抬升轮胎。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套筒上设有推杆支架,与电动推杆的推杆相连接,可以为铰接或其它活动连接,所述外套筒与电动推杆中安装有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的一端连接在内套筒上,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内套筒在外套筒间直线运动。本技术提供的移车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推杆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直线运动,当电动推杆缩短时,内套筒穿入外套筒,使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距离缩短,同时支撑杆更加靠近轮胎,提供给轮胎一个挤压力,从而抬升轮胎。通过在每个轮胎下面放置本技术提供的移车装置,通过控制电机实现移动和转向,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给轮胎提供抬升力,可以快速方便的实现移车。本技术采用电动推杆回收时提供的力支撑起车辆,此过程用时短,不需耗费人力,可快速支撑起车辆;并且本技术采用减速电机、步进电机控制移车装置方向和移车装置速度,在移车过程中不会出现方向难以控制的现象,并配有无线遥控按钮,可随时暂停电机工作;而且相对于现在移车装置需多人同时移车的现状,本装置只需单人便可方便移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快速移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快速移车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快速移车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以及固定左支架1、右支架2的横梁。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分别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支撑杆3上设有缓震垫。横梁包括内套筒5和外套筒4,内套筒5和外套筒4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内套筒5和外套筒4间设有电动推杆6,推动内套筒5在外套筒4内直线运动。电动推杆6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丝杆、螺母和推杆,电动机经减速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杠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推杆,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推杆的直线运动。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动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外套筒4上,推杆的一端连接在内套筒5上。电动推杆6还包括外壳,电动推杆通过外壳固定在外套筒4上。其中,推杆的外端通过内筒套5上的推杆支架连接。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两端均设有轮架,轮架下部设有轮子7;通过减速电机9、步进电机8驱动轮子的移动和转向,其中,轮架向上弯折,安装步进电机8的平台高于支撑杆3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推杆6伸长或收回,带动内筒套5在外套筒4伸长或收回。当使用时,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四个快速移车装置放置在四个车轮7下,控制电动推杆6收回,内套筒5同时做直线运动而收回至外套筒4,横梁的距离缩短,同时使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相对距离缩短,如缩短到400mm,此时支撑杆3给轮胎的挤压力足以快速支撑起轮胎;再通过控制减速电机8,提供移车装置前进的动力,如需要改变前进方向,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9来改变移车装置和移动的车辆的方向。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移车装置,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固定左支架、右支架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横梁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内套筒和外套筒间设有电动推杆,推动内套筒在外套筒内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移车装置,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固定左支架、右支架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横梁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内套筒和外套筒间设有电动推杆,推动内套筒在外套筒内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丝杆、螺母和推杆,驱动电机经减速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杠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推杆,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推杆的直线运动;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外套筒上,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内套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选自梯形丝杆、滚珠丝杆或行星滚珠丝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两端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清吴昌渠毛文斌姜国栋徐俊哲阮东瑞张毫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