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1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包括车灯底座和凸球,所述车灯底座的孔内插接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内部套装有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靠近凸球一端的螺纹槽内插接有传动限位销,所述传动限位销从衬套外部插入,所述导向丝杆一端的侧面套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衬套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衬套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车灯底座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光机构达到设计极限位置,传动限位销限制调光继续进行,从而防止球头结构中的凸球和凹球分离;不会因调光行为导致整灯报废,使车灯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调光检测和驾驶员用车过程中调光行为不会产生过调行为。

Compound mechanism of dimming and limiting position of automobile head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的汽车前大灯手动调光机构,基本上都是通过丝杆螺母直线运动机构,带动球头结构平移和转动,实现对固定光源的结构进行位置调整;其中球头结构中的凸球和凹球,是通过塑料件的弹性变形实现装配连接的,因为调光丝杆没有限位功能(或只有单向限位功能);驾驶员在对大灯进行调光过时,其对丝杆的调光扭矩很难把控,如果达到调光设计极限位置,驾驶员仍然没有停止调光(没有信号告知驾驶员此时应停止调整;调整扭矩也不会突然增大,迫使驾驶员停止操作),则会导致凸球和凹球分离,从而导致调光结构失效和整灯的报废,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既具有丝杆螺母运动机构的调光功能,也有在光源设计极限位置时的限位功能;而且本机构的特点是没有内螺纹(螺母)结构,但同样能实现丝杆螺母的传动功能;同时达到调光设计极限位置时,突然增加调光阻力,手持常规工具无法克服其阻力,迫使驾驶员停止调光操,从而避免凸球和凹球分离。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包括车灯底座和凸球,所述车灯底座的孔内插接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内部套装有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靠近凸球一端的螺纹槽内插接有传动限位销,所述传动限位销从衬套外部插入,所述导向丝杆一端的侧面套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衬套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衬套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车灯底座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车灯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径向锥齿轮,所述径向锥齿轮的侧面啮合有轴向锥齿轮,所述轴向锥齿轮固定套装在导向丝杆的导向段。优选的,所述传动限位销为两个,且两个传动限位销上下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O型圈,且导向丝杆和衬套的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相适配的O型槽。优选的,所述衬套的外侧设有与传动限位销相适配的插孔。优选的,所述衬套靠近凸球的一端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与车灯底座的筒壁卡接。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是:调光机构达到设计极限位置,传动限位销限制调光继续进行,从而防止球头结构中的凸球和凹球分离;不会因调光行为导致整灯报废,使车灯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调光检测和驾驶员用车过程中调光行为不会产生过调行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导向丝杆、2传动限位销、3衬套、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车灯底座、7轴向锥齿轮、8径向锥齿轮、9凸球、10弹性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包括车灯底座6和凸球9,车灯底座6的孔内插接有衬套3,衬套3的内部套装有导向丝杆1,导向丝杆1靠近凸球9一端的螺纹槽内插接有传动限位销2,传动限位销2从衬套3外部插入,衬套3的外侧设有与传动限位销4相适配的插孔,传动限位销2为两个,且两个传动限位销2上下分布,导向丝杆1一端的侧面套装有第一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4的外侧与衬套3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衬套3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5的外侧与车灯底座6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均为O型圈,且导向丝杆1和衬套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相适配的O型槽,车灯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径向锥齿轮8,径向锥齿轮8的侧面啮合有轴向锥齿轮7,轴向锥齿轮7固定套装在导向丝杆1的导向段,衬套3靠近凸球9的一端设有弹性卡扣10,弹性卡扣10与车灯底座6的筒壁卡接,从而限制传动限位销2的位置。工作时,将第一密封圈4套入导向丝杆1的O型槽内,再将导向丝杆1插入衬套3的孔内,调整导向丝杆1和衬套3的位置如装配图3所示时,插入传动限位销2;将第二密封圈5套入衬套3的O型槽内,再将衬套3插入车灯底座6的孔内,让衬套3的弹性卡扣10和车灯底座6的筒壁卡住,这样传动限位销2的位置也得到限制;最后如图3所示分别装入轴向锥齿轮7和径向锥齿轮8;传动限位销2的功能相当于内螺纹的牙与导向丝杆1的矩形螺纹槽配合,转动径向锥齿轮8时,径向锥齿轮8将扭力传递给轴向锥齿轮7,轴向锥齿轮7带动导向丝杆1旋转的同时,也做轴向运动,从而起到调光的作用;位移的大小由导向丝杆1的螺纹长度限制,因为传动限位销2的位置固定,导向丝杆1的轴向移动范围只能在螺纹长度范围内,超过此范围,传动限位销2会阻挡导向丝杆1的旋转,从而起到限位作用。综上所述,该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调光机构达到设计极限位置,传动限位销2限制调光继续进行,从而防止球头结构中的凸球9和凹球分离;不会因调光行为导致整灯报废,使车灯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调光检测和驾驶员用车过程中调光行为不会产生过调行为。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灯底座和凸球,所述车灯底座的孔内插接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内部套装有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靠近凸球一端的螺纹槽内插接有传动限位销,所述传动限位销从衬套外部插入,所述导向丝杆一端的侧面套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衬套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衬套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车灯底座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车灯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径向锥齿轮,所述径向锥齿轮的侧面啮合有轴向锥齿轮,所述轴向锥齿轮固定套装在导向丝杆的导向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大灯调光限位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灯底座和凸球,所述车灯底座的孔内插接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内部套装有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靠近凸球一端的螺纹槽内插接有传动限位销,所述传动限位销从衬套外部插入,所述导向丝杆一端的侧面套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衬套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衬套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车灯底座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车灯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径向锥齿轮,所述径向锥齿轮的侧面啮合有轴向锥齿轮,所述轴向锥齿轮固定套装在导向丝杆的导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调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俊宗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帝宝车灯制造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