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连群专利>正文

管接截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47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接截门涉及一种在液、气管道施工领域应用的一种合二而一的既能接通多向管道,又能控制其管道通向的装置,该结构主要是立式弯通管接,圆锥形截流阀,卧式弯通管接,三通管接,圆锥形双柱单门截流阀,四通管接,圆锥形六柱单门截流阀等构件组成。(*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既能用来接通管道,又能用作截门的装置,其适用范围即在液、气管道工程领域应用的一种合二而一的既能接通多向管道,又能用作控制其管道通向的阀门。目前已有的弯通管接、三通管接、四通管接技术中,只是单一用作接通管道,该装置应用时除主管道勿需安装阀门,其从属管道均需配装阀门,比如说四通管接接通四向管道后,在一般施工中四向通道除主管道外,其三向从属管道均需配装阀门用作截通某一向管道备用,现有的管接技术在应用上比较普遍,但费料,费工,费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截门设置在多型管接上的管接截门装置,以实现一级多用,既能接通多向管道又能截通其管道的双重结构。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是由立式弯通管接,圆锥型截流阀,卧式弯通管接,三通管接,圆锥型双柱单门截流阀,四通管接,圆锥型六柱单门截流阀等构件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在立式弯通管接主体内进出口的上端制作一圆锥孔,将圆锥型截流阀装配在立式管接主体内,截流阀与圆锥孔相吻合,由吊压螺杆升降截流阀即实现立式弯通管接截门,卧式弯通、三通、四通管接截门的形成在技术上与立式弯通管接截门所不同的是在卧式弯通、三通、四通管接主体上的中间制作一圆锥型槽,将圆锥型双柱、六柱单门截流阀分别装配在各自管接的圆锥型槽内,从而形成卧式管接截门,三通管接截门,四通管接截门。本技术在技术上结构极为简单,容易实现一级多用的目的,如本专利技术四通管接截门装置与四向管道接通后,它能截通三向从属管道的其中某一向通道,必要时还可将截门截通主管道,就是说利用一个截门可截通多向管的通道,这就等于一个截门替代N个截门。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1立式弯通管接截门整体图,2管接头,3方轴(用作配装扳手),A-A为1剖面装配左视,4进出口,5固定螺丝,6圆锥型截流阀,7进出口通道,8吊压螺杆,9外螺纹封盖,10石棉,11紧压螺母,12密封压缩套管,28立式弯通管接主体。32圆锥型孔。图213卧式弯通管接截门整体图,2管接头,3方轴,B-B为13剖面装配左视,14双柱单门截流阀,7进出通口,15截流阀旋扭轴,16弹簧垫圈,17固定螺母,18内螺纹封盖,19紧压套管,10石棉,20密封压缩套管,21紧压螺母,29卧式弯通管接主体。33圆锥型槽。图322三通管接截门整体图,2管接头,3方轴,C-C为22剖面装配左视,14双柱单门截流阀,7进出通口,15截流阀旋扭轴,16弹簧垫圈,17固定螺母,18内螺纹封盖,19紧压套管,10石棉,20密封压缩套管,21紧压螺母,30三通管接主体,33圆锥型槽。图414双柱单门截流阀主体正视,23螺孔,D-D为14剖面俯视,24单向截门,25加强柱。(14截流阀可作卧式弯通和三通管接通用)图526四通管接截门整体图,2管接头,3方轴,E-E为26剖面装配左视,27六柱单门截流阀,7进出通口,16弹簧垫圈,15截流阀旋扭轴,17固定螺母,18内螺纹封盖,19紧压套管,10石棉,20密封压缩套管,21紧压螺母,31四通管接主体,33圆锥型槽。图627六柱单门截流阀主体正视,23螺孔,F-F为27剖面俯视,24单向截门,25加强柱。本技术将结合附图的实施例作详述图1为本技术立式弯通管接截门的整体和剖面装配图,装配时将吊压螺杆(8)的方头插入圆锥型截流阀(6)方凹槽内,由固定螺丝(5)将(6,8)拴紧固定成为一体后,装入管接主体(28)内,这时将封盖(9)套入吊压螺杆(8)并旋入弯通主体(28)上端封闭,之后在封盖(9)上端与螺杆(8)之间的空隙间中添入适当厚度的石棉(10),再将密封压缩套管(12)套入螺杆(8),最后将紧压螺母(11)旋入封盖(9)顶端逐渐旋压密封套管(12)使得石棉(10)达到密封状为准,这样即完成整体装配工程,应用时将螺杆(8)正转下旋使得阀体(6)堵塞进出口,吊压螺杆(8)倒转上旋吊起截流阀(6)弯通即可通畅。图2为卧式弯通管接截门的整体和剖面装配图,其装配时将旋扭轴(15)旋入固定螺母(17)中,把弹簧垫圈(16)套入旋扭轴(15)的螺杆上,再将旋扭轴(15)的螺杆旋入阀体(14)的螺孔(23)中,同时旋紧固定螺母(17)使得旋扭轴(15)和双柱单门截流阀(14)成为一体,装入弯通主体(29)中,在这同时阀体(14)上的截门(24)必须定位于弯通(28)T型纵向的上端,这时将封盖(18)套入旋扭轴(15)并在主体(29)上端旋入封闭,在封盖(18)上端与旋扭轴(15)之间的空隙间中套入紧压套管(19)絮入石棉(10),再套入密封压缩套管(20),最后将紧压螺母(21)旋入封盖(18)的顶端,逐渐旋压密封套管(20),石棉(10),紧压套管(19)使得其阀体(14)不串动,又达到密封要求为组装完毕。动作时旋扭轴(1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90°、180°、270°则为截通位置。图3为三通管接截门的整体和剖面装配图,其装配方法和动作与图2相同。图5为四通管接截门的整体和剖面装配图,其装配方法与图2、图3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就是六柱单门截流阀(27)上的截门(24)在四通管接内(31)定位时,必须定位于四通十型1/4夹角之间,动作时旋扭轴(15)顺时针旋转45°、135°、225°、315°或逆时针旋转同样的各个角度位置,均为截通状。权利要求1.本技术是将截门设置在多型管接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式弯通管接(28)主体内在进出口(4)的上端制作一圆锥孔(32)将圆锥型截流阀(6)装配在圆锥孔(32)内,卧式弯通管接(29)、三通管接(30)主体内制作一圆锥型槽(33),将圆锥型双柱单门截流阀(14)装配在管接(29,30)的圆锥型槽(33)内,四通管接(31)主体内制作一圆锥槽(33),将圆锥型六柱单门截流阀(27)装配在管接(31)的圆锥型槽(3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立式弯通管接(28)主体内的截流阀(6)是上下移动的截门,其圆锥度控制进出口(4)的截或流。专利摘要本技术管接截门涉及一种在液、气管道施工领域应用的一种合二而一的既能接通多向管道,又能控制其管道通向的装置,该结构主要是立式弯通管接,圆锥形截流阀,卧式弯通管接,三通管接,圆锥形双柱单门截流阀,四通管接,圆锥形六柱单门截流阀等构件组成。文档编号F16L29/00GK2127455SQ9022613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连群 申请人:张连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将截门设置在多型管接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式弯通管接(28)主体内在进出口(4)的上端制作一圆锥孔(32)将圆锥型截流阀(6)装配在圆锥孔(32)内,卧式弯通管接(29)、三通管接(30)主体内制作一圆锥型槽(33),将圆锥型双柱单门截流阀(14)装配在管接(29,30)的圆锥型槽(33)内,四通管接(31)主体内制作一圆锥槽(33),将圆锥型六柱单门截流阀(27)装配在管接头(31)的圆锥型槽(3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群
申请(专利权)人:张连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