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41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料箱、混料室和循环室,所述料箱内顶部开设混料室,所述料箱内底部开设循环室,所述混料室与循环室之间通过焊接板分隔,所述焊接板内嵌设电加热块,所述混料室内设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侧焊接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锥形孔,所述循环室内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大孔径滤板,所述循环室内另一端安装微孔径滤板,所述大孔径滤板与微孔径滤板之间设置小孔径滤板,所述混料室顶部通过锁扣安装箱盖,所述料箱内壁嵌设保温棉板。提高混料室和循环室内液料混匀加工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

A heat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for automobile coa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性树脂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加工时,其加工方式仅为单一的搅拌,其加工机构不具备加热效果,不能使水性树脂加工时提高其细化效果,使生产出的水性树脂使用时的表面流动性低且涂覆不够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通过转动电机的设置,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工作,使弧形板有效在混料室进行混料工作,且料液通过弧形板的锥形孔可提高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细化效果,通过循环泵和U型管的设置,人员可开启循环泵后可将混料室内料液抽送至循环室内,由循环室内的大孔径滤板、小孔径滤板和微孔径滤板依次细化过滤后送入混料室内,使水性聚氨酯树脂更加细化,通过焊接板内电加热块的设置,可有效对混料室和循环室内的液料进行加热工作,提高混料室和循环室内液料混匀加工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料箱、混料室和循环室,所述料箱内顶部开设混料室,所述料箱内底部开设循环室,所述混料室与循环室之间通过焊接板分隔,所述焊接板内嵌设电加热块,所述混料室内设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侧焊接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锥形孔,所述循环室内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大孔径滤板,所述循环室内另一端安装微孔径滤板,所述大孔径滤板与微孔径滤板之间设置小孔径滤板,所述混料室顶部通过锁扣安装箱盖,所述料箱内壁嵌设保温棉板。进一步地,所述料箱一侧设置U型管,所述混料室内一侧通过安装套安装料管,所述料管一侧开设进料口,所述U型管一端与料管连接,所述U型管另一端与循环室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料箱另一侧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混料室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料端与循环室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盖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动杆的转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上安装电磁阀,所述循环室一侧通过螺栓密封安装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贯穿胶合真空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混料室用于放置需要混料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和配料,通过转动电机的设置,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工作,使弧形板有效在混料室进行混料工作,且料液通过弧形板的锥形孔可提高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细化效果,通过循环泵和U型管的设置,人员可开启循环泵后可将混料室内料液抽送至循环室内,由循环室内的大孔径滤板、小孔径滤板和微孔径滤板依次细化过滤后送入混料室内,使水性聚氨酯树脂更加细化,通过焊接板内电加热块的设置,可有效对混料室和循环室内的液料进行加热工作,提高混料室和循环室内液料混匀加工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温棉板使料箱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的检修门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箱;2、混料室;3、循环室;4、箱盖;5、转动杆;6、弧形板;7、料管;8、进料口;9、U型管;10、电磁阀;11、大孔径滤板;12、小孔径滤板;13、微孔径滤板;14、焊接板;15、电加热块;17、循环泵;18、转动电机;19、保温棉板;20、锥形孔;21、检修门;22、真空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料箱1、混料室2和循环室3,所述料箱1内顶部开设混料室2,所述料箱1内底部开设循环室3,所述混料室2与循环室3之间通过焊接板14分隔,所述焊接板14内嵌设电加热块15,所述混料室2内设置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两侧焊接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上开设锥形孔20,所述循环室3内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大孔径滤板11,所述循环室3内另一端安装微孔径滤板13,所述大孔径滤板11与微孔径滤板13之间设置小孔径滤板12,所述混料室2顶部通过锁扣安装箱盖4,所述料箱1内壁嵌设保温棉板19。其中,所述料箱1一侧设置U型管9,所述混料室2内一侧通过安装套安装料管7,所述料管7一侧开设进料口8,所述U型管9一端与料管7连接,所述U型管9另一端与循环室3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料管7上的进料口8便于循环泵17抽吸混料室2内不同高度的液料。其中,所述料箱1另一侧设有循环泵17,所述循环泵17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混料室2连接,所述循环泵17的进料端与循环室3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循环泵17便于人员使混料室2的液料进行循环搅拌加热细化。其中,所述箱盖4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18,所述转动电机18的驱动端与转动杆5的转动轴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动电机18用于驱动转动杆5转动。其中,所述U型管9上安装电磁阀10,所述循环室3一侧通过螺栓密封安装检修门21,所述检修门21上贯穿胶合真空玻璃22。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检修门21便于人员对循环室3内进行检修,真空玻璃22便于人员对循环室3内进行观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工作时,混料室2用于放置需要混料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转动电机18的设置,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电机18驱动转动杆5进行转动工作,使弧形板6有效在混料室2进行混料工作,且料液通过弧形板6的锥形孔20可提高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细化效果,通过循环泵17和U型管9的设置,人员可开启循环泵17后可将混料室2内料液抽送至循环室3内,由循环室3内的大孔径滤板11、小孔径滤板12和微孔径滤板13依次细化过滤后送入混料室2内,使水性聚氨酯树脂更加细化,通过焊接板14内电加热块15的设置,可有效对混料室2和循环室3内的液料进行加热工作,提高混料室2和循环室3内液料混匀加工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料箱(1)、混料室(2)和循环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1)内顶部开设混料室(2),所述料箱(1)内底部开设循环室(3),所述混料室(2)与循环室(3)之间通过焊接板(14)分隔,所述焊接板(14)内嵌设电加热块(15),所述混料室(2)内设置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两侧焊接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上开设锥形孔(20),所述循环室(3)内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大孔径滤板(11),所述循环室(3)内另一端安装微孔径滤板(13),所述大孔径滤板(11)与微孔径滤板(13)之间设置小孔径滤板(12),所述混料室(2)顶部通过锁扣安装箱盖(4),所述料箱(1)内壁嵌设保温棉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包括料箱(1)、混料室(2)和循环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1)内顶部开设混料室(2),所述料箱(1)内底部开设循环室(3),所述混料室(2)与循环室(3)之间通过焊接板(14)分隔,所述焊接板(14)内嵌设电加热块(15),所述混料室(2)内设置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两侧焊接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上开设锥形孔(20),所述循环室(3)内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大孔径滤板(11),所述循环室(3)内另一端安装微孔径滤板(13),所述大孔径滤板(11)与微孔径滤板(13)之间设置小孔径滤板(12),所述混料室(2)顶部通过锁扣安装箱盖(4),所述料箱(1)内壁嵌设保温棉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1)一侧设置U型管(9),所述混料室(2)内一侧通过安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京强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汤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