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液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41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6
本公开提出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包括粉料容器、混料容器、乳化泵、输粉管、输液管、输料管、控制器及疏通机构。粉料容器具有出粉口,并用于容纳粉料,混料容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料口,并用于容纳液料并供液料与粉料混合,乳化泵具有进粉口、进液口和出料口,输粉管连通于出粉口与进粉口之间,输粉管上设有输粉组阀,输液管连通于出液口与进液口之间,输料管连通于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控制器电连接于乳化泵,用于控制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疏通机构,连通于输粉管,位于输粉组阀与粉料容器之间的部分,疏通机构电连接于控制器,并由输气管连接压缩空气,从而获得均匀分散的粉体浆料。

Powder liquid mix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液混合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合设备,尤其涉及将粉体和液体混合的新型粉液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涂料与油墨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配方中大量使用颜料或染料粉体作为着色剂、遮盖剂、填料等。颜料或染料粉体由于粒径小、密度轻,容易飞扬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工人健康。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粉体的密封、安全、高效输送成为涂料与油墨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国内大多数小型厂家选择人工投料的方式由工人直接在搅拌罐上方开袋投料,在搅拌罐侧方安装抽风装置用以引导粉尘向抽风口飘扬,这种敞开式投料扬尘较多,对工人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同时也存在一定量的粉体原料损失。另外一种常见的投料方式是采用真空泵直接对搅拌罐进行抽真空,依靠负压将粉体吸入罐内,这对于搅拌罐的质量有一定要求,需要使用压力容器。此外还需使用过滤设备防止粉尘进入真空泵内损害泵体。尽管可以通过反吹来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整体使用成本依然较高。此外有采用粉体隔膜泵直接将粉体泵入搅拌罐中,但由于涂料、油墨特别是一些高档涂料和特种油墨如汽车漆、喷墨、书写墨水等所使用的物料是粒径非常小的粉体,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粘附性,容易在粉体隔膜泵的腔体内粘附造成堵塞。同样原因,螺杆式进料方式也不能顺畅的实现上述类型粉体的输送。弥散泵进料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粉体输送技术,其本质是负压气力输送,依靠泵体内腔的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压力将物料甩出形成局部负压吸入外部粉体,同时从另一个端口吸入液体物料,液体物料与粉体在内腔经转子高速剪切混合从出料口排出,实现粉体输送的同时达到与液体物料混合均匀的目的。该技术无需提供额外的进出料压力实现了粉体的输送及在液体中的均匀分散。然而对于一些密度轻、粘附性强的粉体,采用弥散泵进料时仍易在管道中发生堵塞。此外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外界空气随粉体一并吸入引起负压不稳,当压力偏小时液体浆料会倒灌入粉体通道造成粉体溶胀堵塞管道,此时不得不拆卸管道进行清理。总之,现有弥散泵进料设备持续运行的不可靠性在很大程度妨碍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使粉体浆料分散均匀的粉液混合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包括粉料容器、混料容器、乳化泵、输粉管、输液管、输料管、控制器以及疏通机构。粉料容器具有出粉口,并用于容纳粉料,混料容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料口,并用于容纳液料并供液料与粉料混合,乳化泵具有进粉口、进液口和出料口,输粉管连通于出粉口与进粉口之间,输粉管上设有输粉组阀,输液管连通于出液口与进液口之间,输料管连通于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控制器电连接于乳化泵,用于控制乳化泵的工作状态。疏通机构连通于所述输粉管,位于所述输粉组阀与所述粉料容器之间的部分,所述疏通机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由输气管连接压缩空气。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粉料容器包括操作仓及下粉仓。操作仓用于供操作者在所述操作仓内打开粉料的包装。下粉仓相连通地设于所述操作仓的下方。其中,所述出粉口设于所述下粉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操作仓开设有入手口,所述入手口连接有手套,所述手套被配置为供操作者穿戴并伸入所述操作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操作仓顶部开口且由一密封盖板可启闭地封闭。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密封盖板为透明材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下粉仓设有激振器,所述激振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下粉仓相对两侧的两个。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混料容器包括罐体、搅拌轴、分散盘,罐体具有罐腔。搅拌轴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分散盘,用于分散混合物料。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粉液混合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输粉管且位于所述输粉阀组与所述乳化泵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输粉管的工作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当所述工作压力大于一预设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输粉阀组关闭,并控制所述疏通机构疏通所述输粉管。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疏通机构包括气源、输气管及压缩空气阀组,气源用于储存压缩空气,输气管连通于所述气源与所述输粉管之间,压缩空气阀组设于所述输气管,所述压缩空气阀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其中,当所述工作压力大于一预设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输粉阀组关闭,并控制所述压缩空气阀组开启,使压缩空气吹入所述输粉管。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压缩空气在所述输粉管内的吹入方向与粉料在所述输粉管内的输送方向相反。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预设为0.03MPa~0.07MPa。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粉液混合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公开提出的粉液混合设备,通过控制器开启乳化泵,乳化泵的转子高速旋转将乳化泵腔体内物料从出料口排出,物料通过出料管进入混料容器中,在乳化泵腔体内形成负压,粉料容器的粉体经输粉管被吸入乳化泵腔体内,同时混料容器内的液体物料经由输液管被吸入乳化泵腔体内,在乳化泵腔体内充分混合,再经出料口沿输料管排入混料容器中。混料容器底部的物料被持续吸入乳化泵的腔体内与新吸入的粉体混合。疏通机构保障了粉体持续顺畅下料,最终获得均匀分散的粉体浆料。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0、粉料容器;111、出粉口;112、操作仓;1121、入手口;1122、密封盖板;1123、手套;113、下粉仓;1131、激振器;120、混料容器;121、出液口;122、进料口;123、罐体;124、搅拌轴;125、分散盘;126、电机130、乳化泵;131、进粉口;132、进液口;133、出料口;140、输粉管;150、输液管;160、输料管;170、控制器;180、输粉阀组;190、压力传感器;210、疏通机构;211、气源;212、输气管;213、压缩空气阀组。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设备包括:/n粉料容器,具有出粉口,并被配置为容纳粉料;/n混料容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料口,并被配置为容纳液料并供液料与粉料混合;/n乳化泵,具有进粉口、进液口和出料口;/n输粉管,连通于所述出粉口与所述进粉口之间,输粉管上设有输粉阀组;/n输液管,连通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n输料管,连通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n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乳化泵与所述输粉阀组,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乳化泵的工作状态;以及/n疏通机构,连通于所述输粉管,位于所述输粉阀组与所述粉料容器之间的部分,所述疏通机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由输气管连接压缩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设备包括:
粉料容器,具有出粉口,并被配置为容纳粉料;
混料容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料口,并被配置为容纳液料并供液料与粉料混合;
乳化泵,具有进粉口、进液口和出料口;
输粉管,连通于所述出粉口与所述进粉口之间,输粉管上设有输粉阀组;
输液管,连通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
输料管,连通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乳化泵与所述输粉阀组,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乳化泵的工作状态;以及
疏通机构,连通于所述输粉管,位于所述输粉阀组与所述粉料容器之间的部分,所述疏通机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由输气管连接压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容器包括:
操作仓,被配置为供操作者在所述操作仓内打开粉料的包装;以及下粉仓,相连通地设于所述操作仓的下方,操作仓开设有入手口,所述入手口连接有手套;
其中,所述出粉口设于所述下粉仓,入手口设于操作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仓顶部开口且由一密封盖板可启闭地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仓相对两侧设有两个激振器,所述激振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军李治军郭亨长姚鸿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