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40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塔和滴滤箱,所述处理塔与风机通过进气管连接,并且风机连接废气源,并在处理塔内腔的底部加工集液槽,所述滴滤箱内设置挡板,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净化腔,并且挡板的底部与滴滤箱之间预留导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相同的净化腔,并通过转接管将三个净化腔依次连接配合,由生物菌填料内的微生物进行三次净化除臭,提高生物填料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净化效率和净化质量;采用喷淋机构对处理塔和滴滤箱进行喷淋处理,通过安装底板、顶板和排气筒配合,对净化排气进行导向,同时由雾化喷头与排气筒配合,提高喷淋效果,从而提高净化质量。

An efficient biological trickling filter for deodor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
,具体是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类型污水处理厂蓬勃发展,在大量处理污水的同时,臭气污染问题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刺激人的嗅觉器官,影响现场和周边设施的环境卫生,降低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目前臭气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洗涤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法等技术。而生物除臭法是目前国内各中类型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的一种主流技术,该法利用固相和液相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气流中所携带的恶臭气体,将其转化成简单无机物和生物质等低臭或无臭的物质,其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采用生物除臭法需要进行营养液的喷淋,同时需要较长的生物填料停留时间,而现有设备喷淋效果不佳,难以保证喷淋质量,并且在滴滤过程中往往只设置单个填料腔,由单一填料腔进行净化,无法保证较长的生物填料停留时间,进而去除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塔、喷淋机构、滴滤箱和排放塔,所述处理塔与风机通过进气管连接,并且风机连接废气源,并在处理塔内腔的底部加工集液槽,集液槽的底端设置排水管,同时在集液槽的上方设置填料层,所述滴滤箱内设置挡板,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净化腔,并且挡板的底部与滴滤箱之间预留导通槽,并在滴滤箱的顶部和后端的底部加工气口,处理塔与滴滤箱底部第一顺位的气口通过转接管连通,并且净化腔顶部和底部的气口通过转接管依次连通,同时在挡板与滴滤箱之间设置生物菌填料,所述排放塔与滴滤箱第三顺位空腔顶部的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并在排放塔内设置除雾器,除雾器的上方设置滤芯,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处理塔和滴滤箱内,并分别设置在填料层和生物菌填料的上方,并且喷淋机构包括安装底板、雾化喷头、排气筒和顶板,安装底板分别与处理塔和滴滤箱的内壁连接,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并且循环泵与营养液箱连接,同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排气筒,排气筒的上方设置顶板,并且排气筒内加工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菌填料下方的空腔内添加有营养液,并且营养液的高度高于导通槽,并低于滴滤箱底部的气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雾化喷头若干个,并呈矩形分布在安装底板上,并与安装底板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筒若干个,呈矩形分布在安装底板上,并位于雾化喷头之间,提高喷淋效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设置在处理塔、滴滤箱和排放塔的底部,并且排水管连接过滤箱,同时过滤箱的出口与营养液箱通过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采用活性炭,并通过不锈钢网板固定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处理塔对废气进行初步喷淋净化,并通过填料层与喷淋机构配合,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采用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相同的净化腔,并通过转接管将三个净化腔依次连接配合,由生物菌填料内的微生物进行三次净化除臭,提高生物填料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净化效率和净化质量;采用喷淋机构对处理塔和滴滤箱进行喷淋处理,通过安装底板、顶板和排气筒配合,对净化排气进行导向,同时由雾化喷头与排气筒配合,提高喷淋效果,从而提高净化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中喷淋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处理塔1、风机2、进气管3、集液槽4、填料层5、喷淋机构6、安装底板61、雾化喷头62、排气筒63、顶板64、排水管7、第一循环泵8、转接管9、滴滤箱10、挡板11、生物菌填料12、导通槽13、气口14、排气管15、排放塔16、储物器17、滤芯18、营养液箱19和过滤箱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塔1、喷淋机构6、滴滤箱10和排放塔16,所述处理塔1与风机2通过进气管3连接,并且风机2连接废气源,并在处理塔1内腔的底部加工集液槽4,集液槽4的底端设置排水管7,同时在集液槽4的上方设置填料层5,如此通过风机2将废气经进气管3泵入处理塔1内,并由填料层5提高气、液的混合效率,并通过营养液将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冲入集液槽4内进行汇流,经排水管7排出进行过滤,所述滴滤箱10内设置挡板11,挡板11将滴滤箱10分隔为三个净化腔,并且挡板11的底部与滴滤箱10之间预留导通槽13,并在滴滤箱10的顶部和后端的底部加工气口14,处理塔1与滴滤箱10底部第一顺位的气口14通过转接管9连通,并且净化腔顶部和底部的气口14通过转接管9依次连通,同时在挡板11与滴滤箱10之间设置生物菌填料12,如此处理塔1初步喷淋处理后的废气经转接管9进入滴滤箱10内,并经转接管9配合,由生物菌填料12内的微生物进行三次净化除臭,提高净化效率,提高净化质量,所述排放塔16与滴滤箱10第三顺位空腔顶部的气口14通过排气管15连通,并在排放塔16内设置除雾器17,除雾器17的上方设置滤芯18,如此通过除雾器17排气中夹杂的雾粒和营养液浆液捕捉吸附,避免排气中的雾气腐蚀设备,并且能够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另由滤芯18进一步过滤排放的气体,提高排放质量,所述喷淋机构6设置在处理塔1和滴滤箱10内,并分别设置在填料层5和生物菌填料12的上方,并且喷淋机构6包括安装底板61、雾化喷头62、排气筒63和顶板64,安装底板61分别与处理塔1和滴滤箱10的内壁连接,并在安装底板61上设置雾化喷头62,雾化喷头62与循环泵8通过水管连接,并且循环泵8与营养液箱19连接,同时在安装底板61上设置排气筒63,排气筒63的上方设置顶板64,并且排气筒63内加工通孔,如此通过排气筒63进行排气,并由安装底板61与顶板64配合,提高雾化喷头62和排气筒63的稳定,同时由循环泵8将营养液分别泵入处理塔1和滴滤箱10内,并由雾化喷头62对下方的气体进行喷淋,净化效率更高。所述生物菌填料12下方的空腔内添加有营养液,并且营养液的高度高于导通槽,并低于滴滤箱10底部的气口14。所述雾化喷头62若干个,并呈矩形分布在安装底板61上,并与安装底板61螺纹连接。所述排气筒63若干个,呈矩形分布在安装底板61上,并位于雾化喷头62之间,提高喷淋效果。所述排水管7设置在处理塔1、滴滤箱10和排放塔16的底部,并且排水管7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塔、喷淋机构、滴滤箱和排放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与风机通过进气管连接,并且风机连接废气源,并在处理塔内腔的底部加工集液槽,集液槽的底端设置排水管,同时在集液槽的上方设置填料层,所述滴滤箱内设置挡板,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净化腔,并且挡板的底部与滴滤箱之间预留导通槽,并在滴滤箱的顶部和后端的底部加工气口,处理塔与滴滤箱底部第一顺位的气口通过转接管连通,并且净化腔顶部和底部的气口通过转接管依次连通,同时在挡板与滴滤箱之间设置生物菌填料,所述排放塔与滴滤箱第三顺位空腔顶部的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并在排放塔内设置除雾器,除雾器的上方设置滤芯,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处理塔和滴滤箱内,并分别设置在填料层和生物菌填料的上方,并且喷淋机构包括安装底板、雾化喷头、排气筒和顶板,安装底板分别与处理塔和滴滤箱的内壁连接,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并且循环泵与营养液箱连接,同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排气筒,排气筒的上方设置顶板,并且排气筒内加工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塔、喷淋机构、滴滤箱和排放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与风机通过进气管连接,并且风机连接废气源,并在处理塔内腔的底部加工集液槽,集液槽的底端设置排水管,同时在集液槽的上方设置填料层,所述滴滤箱内设置挡板,挡板将滴滤箱分隔为三个净化腔,并且挡板的底部与滴滤箱之间预留导通槽,并在滴滤箱的顶部和后端的底部加工气口,处理塔与滴滤箱底部第一顺位的气口通过转接管连通,并且净化腔顶部和底部的气口通过转接管依次连通,同时在挡板与滴滤箱之间设置生物菌填料,所述排放塔与滴滤箱第三顺位空腔顶部的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并在排放塔内设置除雾器,除雾器的上方设置滤芯,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处理塔和滴滤箱内,并分别设置在填料层和生物菌填料的上方,并且喷淋机构包括安装底板、雾化喷头、排气筒和顶板,安装底板分别与处理塔和滴滤箱的内壁连接,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并且循环泵与营养液箱连接,同时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英宦臣臣许力山姬高升刘杨房俊楠佟欣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