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防眩剂、防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284521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有效降低反射光的反射防眩剂、防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该反射防眩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二氧化硅、成膜材料、水、乙醇、表面活性剂、流平剂以及含碘吸光物。传统的防眩玻璃只是将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只是将光线打散,整体的反光度还是没有降低,例如原防眩玻璃的透光度是90%,反光度是8%,而采用上述反射防眩剂制作的具有第一防眩层的防眩玻璃根据液晶显示屏偏光的原理,在防眩剂中增加具有吸收某一偏振态光线的含碘吸光物,能有效吸收一部分自然光,而又减少对液晶显示屏等显示器件亮度的衰减。通过低反射和防眩效果,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可视对比度,降低自然对屏幕较暗画面的细节影响,从而提升产品的观看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防眩剂、防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防眩剂、防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采用喷涂镀膜工艺在玻璃表面喷涂防眩光药水,再采用高温烘干后制成的防眩玻璃,例如专利号ZL201410129770.6的专利中制备的防眩钢化玻璃,是通过将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光,从而达到防眩效果,然而这种防眩玻璃并未有效降低反射光的效果。这种防眩光玻璃应用在显示产品上,屏幕显示较暗画面时还是会有明显的光线反射和倒影,会影响观看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反射光的反射防眩剂、防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一种反射防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为粒径在90nm-110nm之间的粉体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膜材料为水溶性丙烯酸酯,所述成膜材料的pH为8.5-9.0,粘度为790cps-810cps,固含量为45wt%-50wt%,酸值为50mgKOH/g-60mgKOH/g,密度为1.0g/ml-1.1g/m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乙醇选用的是体积浓度为99.5%-99.7%的乙醇水溶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pH为5-7,密度为1.02g/cm3-1.2g/cm3,折射率为1.4-1.55,活性含量为72-7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平剂的密度是1.04g/cm3,粘度≤3000mPa,聚氨酯有效成分含量在20wt%-22wt%。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碘吸光物为纯度不低于99.8%的分析纯碘,粒径规格在90nm-110nm之间;或者所述含碘吸光物为含碘的有机物。一种防眩玻璃,包括玻璃本体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第一防眩层,所述第一防眩层是由包括二氧化硅、成膜材料和含碘吸光物的原料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层是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防眩剂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层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眩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本体的表面还设有由多条第二防眩条构成第二防眩层,所述第二防眩条是采用包括二氧化硅与成膜材料的无碘原料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所述第二防眩条与所述第一防眩条交替设置,多条所述第二防眩条与多条所述第一防眩条配合覆盖所述玻璃本体的整个表面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眩条是采用普通防眩剂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所述普通防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条的宽度为0.5mm-1mm,所述第二防眩条的宽度为0.5mm-1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条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防眩条的宽度。一种防眩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包括二氧化硅、成膜材料和含碘吸光物的原料沉积在玻璃本体表面的预设区域,形成第一防眩预涂层;干燥固化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在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预设区域形成第一防眩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防眩剂沉积在玻璃本体表面的预设区域,形成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干燥固化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在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预设区域形成第一防眩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包括在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预设区域形成的多条第一防眩预涂条;和/或所述沉积是使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涂膜;和/或所述干燥固化是于220℃-260℃下干燥25min-40min。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玻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制作第二防眩层的步骤: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防眩层的玻璃本体表面的其他区域沉积包括二氧化硅与成膜材料的无碘原料形成第二防眩预涂层;干燥固化所述第二防眩预涂层,在所述玻璃本体的表面形成第二防眩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眩预涂层是使用普通防眩剂形成的,所述普通防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和所述第二防眩预涂层时是使用遮罩网版对所述玻璃本体的表面进行遮罩后再进行沉积的,所述遮罩网版具有遮蔽区和镂空区,在形成所述第一防眩预涂层是,将所述遮罩网版的遮蔽区对应罩住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待形成所述第二防眩预涂层的区域;在形成所述第二防眩预涂层时,移动所述遮罩网版,将其遮蔽区对应罩住固化后的第一防眩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和所述镂空区均呈条状,且所述遮蔽区与所述镂空区交替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和所述镂空区的宽度为0.5mm-1mm。一种显示器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眩玻璃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眩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眩玻璃,所述防眩玻璃的第一防眩层朝外设置。传统的防眩玻璃只是将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只是将光线打散,整体的反光度还是没有降低,例如原防眩玻璃的透光度是90%,反光度是8%,而采用上述反射防眩剂制作的具有第一防眩层的防眩玻璃,在防眩剂中增加具有吸收某一偏振态光线的含碘吸光物,能有效吸收一部分环境光,而又减少对液晶显示屏等显示器件亮度的衰减。通过低反射和防眩效果,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可视对比度,降低自然对屏幕较暗画面的细节影响,从而提升产品的观看舒适度。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眩玻璃的透光度可达到85-89%,反光度可达到2-4%。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眩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一种遮罩网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防眩剂,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二氧化硅为粒径在90nm-110nm之间的粉体状。采用粉状体的二氧化硅,流动性好,且在固化后易于成型得到结构强度高的防眩层。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成膜材料为水溶性丙烯酸酯,如KH-0812水溶性丙烯酸胺树脂。成膜材料的pH为8.5-9.0,粘度为790cps-8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为粒径在90nm-110nm之间的粉体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材料为水溶性丙烯酸酯,所述成膜材料的pH为8.5-9.0,粘度为790cps-810cps,固含量为45wt%-50wt%,酸值为50mgKOH/g-60mgKOH/g,密度为1.0g/ml-1.1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选用的是体积浓度为99.5%-99.7%的乙醇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pH为5-7,密度为1.02g/cm3-1.2g/cm3,折射率为1.4-1.55,活性含量为72-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的密度是1.04g/cm3,粘度≤3000mPa,聚氨酯有效成分含量在20wt%-22wt%。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碘吸光物为纯度不低于99.8%的分析纯碘,粒径规格在90nm-110nm之间;或者所述含碘吸光物为含碘的有机物。


8.一种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本体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表面的第一防眩层,所述第一防眩层是由包括二氧化硅、成膜材料和含碘吸光物的原料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层是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眩剂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层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眩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的表面还设有由多条第二防眩条构成的第二防眩层,所述第二防眩条是采用包括二氧化硅与成膜材料的无碘原料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所述第二防眩条与所述第一防眩条交替设置,多条所述第二防眩条与多条所述第一防眩条配合覆盖所述玻璃本体的整个表面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眩条是采用普通防眩剂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预设区域沉积后固化形成的,所述普通防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防眩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