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专利>正文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268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来模拟脑血管系统,并在此系统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预警脑血管疾病的方法。系统及方法包括:(1)基于医学断层扫描影像数据重建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2)将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及压力、心率等信息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科学计算;(3)修改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模拟颈动脉搭桥术等手术;(4)将修改后的几何模型重新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科学计算;(5)处理对比两次科学计算的结果,预测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脑血管系统手术前后的模拟计算,可以提前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early warning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isk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动力学的计算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脑血管系统的建模及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进行科学计算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21.7%)是紧随癌症(25.0%)和心血管疾病(21.9%)的第三大死因。2016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每一万人就有大概14个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医疗实践表明,脑血管疾病之所以死亡率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通常脑血管疾病发病快,很难针对所有患者提前拟定高效统一的治疗方案。即使发病后及时控制住病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比如大约3/4的幸存者会留下偏瘫等症状而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预防对减轻病人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医疗检测手段多针对病发患者进行病情检测。针对致死致残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预防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计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到脑血管疾病的87%,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颈动脉血管的狭窄堵塞导致的。目前外科手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是针对颈动脉血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手术治疗会突然改变血管形状,脑血管系统的供血会突然增加,由此会带来脑出血的风险。手术前对病人脑部供血情况的全面掌握,以及对手术效果的预测,脑出血风险的预警就显得极为重要。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手段,主要包括PET成像,CT成像,MRI成像,超声波成像等,虽然能够提供一些反映脑部供血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CBF、CVR),但是更加细节的信息(如各个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压力等信息)是难以直接测量的。而且医生对于手术效果的判断更多的是依赖于个人经验,缺乏量化的预测数据以供参考。基于以上背景情况,本专利技术结合医学成像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提出了一种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预警系统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系统模型,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血动力学信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模拟脑血管手术的方法,以预测手术效果和预警脑血管疾病风险。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简化的血管模型以构建脑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内的各个血管形状是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获取的。此系统模型可以自动生成沿血管轴方向的一维计算网格,并且可以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应用此系统可以快速精确的计算出脑血管系统内各个血管的血流量、血压等信息。另一方面,此简化血管模型便于修改血管形状,能够方便的模拟血管手术。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脑血管系统内各个血管的血流量、血压的变化,预测手术效果和预警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对脑血管疾病风险进行预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脑血管系统示意图图3为对血管进行一维简化的示意图图4为手术前后,脑血管系统血流量对比可视化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应当注意,未来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情况。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警方法包括: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建立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通过修改血管几何模型模拟手术,分别将修改前后的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输入到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科学计算,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步骤一,参考图2对建立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半自动的提取出脑血管系统的三维模型。其中构成脑血管系统的主要血管的中心线三维位置、长度、直径等参数会被用来重构简化血管以及计算结果的后处理。步骤二,参考图3对简化血管的构建进行详细说明。构成脑血管系统的各个血管被简化为中心线为直线的轴对称形状。从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获取的血管形状参数(长度和直径)被用来重构简化血管。步骤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科学计算具体分为以下步骤:1.在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划分计算网格。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和压力是影响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参数。血管内血液流动被简化为只是沿着轴方向的层流。因此,血管的计算网格为沿轴方向的一维网格。2.边界条件的指定。超声波等仪器测得的颈动脉血流量等被作为脑血管系统的入口边界条件。耦合电路模型作为出口边界条件。粘弹性模型被用来模拟血管的变形。3.数值解析。针对所有计算网格,求解以下质量、动量守恒方程组(Navier-StokesEquations)。A为血管断面面积,Q为血管断面血液流量,t为时间,x为血管轴方向坐标,ρ为血液密度,ν为血液黏度,P为血液压力。步骤四,修改颈动脉狭窄处血管形状至正常直径,模拟颈动脉搭桥术。并输入到计算流体力学模块中进行科学计算。步骤五,参考图4将步骤三、四的两次计算结果输入到后处理模块,对比分析脑血管系统内各个血管的血流量、血压的变化情况。更进一步的量化对比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得到:上述方法,包括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建立,CFD计算,手术模拟,后处理都可以用C、C++语言或者其他编程语言编写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可执行的程序。这些程序可以人工操作或者自动运行,以完成该专利技术方法所描述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步骤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基于医学断层扫描影像数据重建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n步骤二、将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及压力、心率信息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系统进行科学计算;得到脑血管系统内的详细血液流动情况;特别是脑血管系统内各个血管的血流量和血压信息;/n步骤三、修改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模拟颈动脉搭桥术等手术;/n步骤四、将修改后的几何模型重新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系统进行科学计算;/n步骤五、处理对比两次科学计算的结果,预测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脑血管疾病的风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医学断层扫描影像数据重建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
步骤二、将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及压力、心率信息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系统进行科学计算;得到脑血管系统内的详细血液流动情况;特别是脑血管系统内各个血管的血流量和血压信息;
步骤三、修改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模拟颈动脉搭桥术等手术;
步骤四、将修改后的几何模型重新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系统进行科学计算;
步骤五、处理对比两次科学计算的结果,预测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对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进行修改以模拟颈动脉血管手术,通过对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块的手术前后的科学计算结果,预测手术效果和预警脑血管疾病风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血管系统的几何模型重建具体包括:筛选脑血管系统的主要血管,对血管中心线进行直线型简化、对血管形状进行轴对称简化。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