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兴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08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铰接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上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联动块下端抵靠于活塞的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转动块A和转动块B,所述转动块A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A的连接孔A,所述转动块B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B的连接孔B和用于连接刹车线C的连接孔C,所述转动块A和转动块B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联动块转动的突出部A和突出部B,不单单实现了按压刹车把手即可同时进行前轮和后轮的制动,还能实现先前刹制动减速、再后刹制动抱死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为驾驶员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A combined brake device of handbrake for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制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摩托车的刹车系统大多采用“前碟后鼓”式,即前轮用碟刹,后轮用鼓刹。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都是分开单独制动的,当进行前轮刹车时,如果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则容易出现翻车等事故,进行后轮刹车时,该系统由于缺少前轮缓冲的过程,制动时会产生很强烈的顿停,造成驾驶员驾驶车辆的不适感。如果同时制动两个轮,那么需要驾驶员同时作用刹车手柄和脚刹,不仅驾驶操作不安全,而且还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铰接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上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联动块下端抵靠于活塞的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转动块A和转动块B,所述转动块A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A的连接孔A,所述转动块B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B的连接孔B和用于连接刹车线C的连接孔C,所述转动块A和转动块B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联动块转动的突出部A和突出部B。所述转动块A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孔A设于转动块A下端,所述突出部A设于转动块A中部。所述泵体下端右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A的引导孔A。所述转动块B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B下端与复位弹簧连接,所述联动块上端向后延伸设有拱起部,所述突出部B设于转动块B上端,所述突出部B插设于联动块的拱起部下方。所述转动块B中部铰接设有转动块C,所述转动块C一端与转动块B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孔B设于转动块C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孔C设于转动块C中部。所述泵体上端左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B的引导孔B。所述泵体下端右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C的引导孔C。所述泵体下端设有用于限位转动块B转动的限位块。所述刹车线A与刹车把手传动连接,轻轻按压刹车把手,刹车线A拉动转动块A转动,通过突出部A带动联动块转动,进而推动活塞移动,即可进行前轮减速;继续按压刹车把手,刹车线C与手柄传动连接,刹车线C能够拉动转动块B转动,通过突出部B带动联动块转动,进而推动活塞移动,使前轮抱死;由于后轮采用鼓刹,所以转动块B转动的同时能够拉动刹车线B,能够进行后轮制动,从而实现前后轮联动刹车。本技术不单单实现了按压刹车把手即可同时进行前轮和后轮的制动,还能实现先前刹制动减速、再后刹制动抱死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使得行驶的车辆能够平缓刹车,为驾驶员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设有活塞2,推动活塞能够实现前轮制动。所述泵体1上铰接设有联动块3,所述联动块3上端与转轴4连接,所述联动块3下端抵靠于活塞2的端面上,所述转轴4上转动设有转动块A5和转动块B6,所述转动块A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A的连接孔A14,所述转动块B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B的连接孔B9和用于连接刹车线C的连接孔C10,所述转动块A5和转动块B6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联动块3转动的突出部A7和突出部B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线A和刹车线C通过手刹拉动,拉动刹车线B能够进行后轮制动,刹车线A拉动转动块A5转动,通过突出部A7带动联动块3转动,进而推动活塞2移动,即可进行前轮减速;继续按压刹车把手,刹车线C与手柄传动连接,刹车线C能够拉动转动块B6转动,通过突出部B8带动联动块3转动,进而推动活塞2移动,使前轮抱死;由于后轮采用鼓刹,所以转动块B6转动的同时能够拉动刹车线B,能够进行后轮制动,从而实现前后轮联动刹车。优选地,所述转动块A5上端与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孔A设于转动块A下端,所述突出部A设于转动块A中部。所述泵体1下端右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A的引导孔A15,使得拉动刹车线A能够更好得带动转动块A转动。所述转动块B6上端与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B6下端与复位弹簧11连接,所述联动块3上端向后延伸设有拱起部31,所述突出部B8设于转动块B6上端,所述突出部B8插设于联动块的拱起部31下方,转动块B6转动时,突出部B8会向上抬联动块的拱起部31,使得联动块3转动。所述复位弹簧11能够使转动块B6复位。优选地,所述转动块B6中部铰接设有转动块C13,所述转动块C13一端与转动块B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孔B6设于转动块C13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孔C10设于转动块C13中部,所述泵体1上端左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B的引导孔B16,所述泵体1下端右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C的引导孔C17,由于刹车线A和刹车线C均是与手刹手柄连接,所以均是处于泵体下端右侧,当手刹向右拉动刹车线C时,转动块C向右移动拉动刹车线B,从而实现后轮制动,同时,转动块B6向右转动其突出部B会带动联动块向右推动活塞,从而实现前轮制动。为了防止转动块B过度转动,所述泵体1下端设有用于限位转动块B6转动的限位块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铰接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上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联动块下端抵靠于活塞的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转动块A和转动块B,所述转动块A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A的连接孔A,所述转动块B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B的连接孔B和用于连接刹车线C的连接孔C,所述转动块A和转动块B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联动块转动的突出部A和突出部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铰接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上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联动块下端抵靠于活塞的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转动块A和转动块B,所述转动块A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A的连接孔A,所述转动块B上设有用于连接刹车线B的连接孔B和用于连接刹车线C的连接孔C,所述转动块A和转动块B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联动块转动的突出部A和突出部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A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孔A设于转动块A下端,所述突出部A设于转动块A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下端右侧设有用于引导刹车线A的引导孔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手刹联合制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兴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