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关节仿生机构及机器人手臂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腕关节仿生机构及机器人手臂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在一些领域内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在医疗领域,对于术后的患者,常需要术后的康复训练。传统的训练方式由治疗师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但是传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治疗师与患者之间需要一对一服务,由于治疗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每个治疗师负责的患者较多,而增加了治疗室的负担;在治疗师的辅助下,患者通常只接受来自治疗师的被动训练,而不能将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有效的结合起来。此外,治疗师采用分阶段的局部训练,忽视了整体训练的效果,限制了神经系统的恢复,导致患者不能进行全面的恢复。现有的康复机器人,与治疗师相比康复机器人灵活性严重不足,其中康复机器人的末端关节的灵活性尤为重要,腕关节运动灵活性能有效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腕关节仿生机构,以辅助患者对于手腕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座(71),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n连接叉(74),其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叉(74)能够绕着第一轴线转动;/n限位件(75),其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所述限位件(75)上开设有腰型槽(751),所述连接叉(74)的另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型槽(751)内,所述限位件(75)与所述连接叉(74)共同绕着第二轴线转动;/n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呈夹角设置;以及/n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叉(74),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叉(74)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71),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连接叉(74),其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叉(74)能够绕着第一轴线转动;
限位件(75),其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所述限位件(75)上开设有腰型槽(751),所述连接叉(74)的另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型槽(751)内,所述限位件(75)与所述连接叉(74)共同绕着第二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呈夹角设置;以及
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叉(74),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叉(74)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旋转轴(73)和两个凸耳(72),两个所述凸耳(72)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座(71)上,所述旋转轴(73)转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凸耳(72)的通孔(721)内,所述连接叉(74)铰接于所述旋转轴(73);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限位销(77)和两个凸耳(72),两个所述凸耳(72)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座(71)上,所述限位件(75)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752),所述限位销(77)依次穿过所述通孔(721)和所述安装孔(752),以使所述限位件(75)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座(71)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叉(74)包括相互连接的叉体(741)和连杆(742),所述叉体(741)与所述旋转轴(73)铰接,以使所述连接叉(74)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73)转动,所述连杆(742)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型槽(7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关节仿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体(741)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宝,刘铨权,龙建军,尚万峰,申亚京,段丽红,陆志祥,夏金凤,孙正迪,陈晓娇,王同,毛志贤,韦建军,李伟光,吴正治,王玉龙,李华,张晓丽,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铭凯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