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8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相以及拖动该工件放置部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的驱动部。上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该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定位部,其包括定位立板、定位杆以及气缸。在定位立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移动至压装部正下方时,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以及锁定,这样一来,从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端盖实际压入的过程中工件放置部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受到冲击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训领域,尤其是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技术介绍
过盈配合压入装配技术是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为了便于学生充分理解端盖的压入原理,提高其动手能力,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均设置有压装部、工件放置部以及气缸。在压入进程的具体执行阶段,工件放置部须停靠于压装部的正下方,让端盖压入进程执行完毕后,工件放置部在气缸的驱动下外移至安全操作位,执行成型工件取下以及预成型工件置入的操作,随后在气缸的而成驱动下移动至压装部的正下方,完成下压成型动作,以上动作循环往复进行。然而,现有端盖压入工装缺少用来对工件放置部进行精确定位的定位部。一方面,压装部相对于端盖极易出现错位,进而导致端盖斜压情况的发生,影响端盖的压装精度;另一方面,工件放置部受到倾斜压力的作用下,其水平方向的分力完全由气缸进行承受,长此以往,会大大地降低气缸的运动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定位精度高、成型质量高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以及驱动部。上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该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驱动部固定于支撑座的底部,拖动工件放置部相对于基板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定位部,其包括固定于基板上的定位立板、穿越支撑座的定位杆以及气缸。定位立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支撑座的前、后端部,且在其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移动至压装部正下方时,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以及锁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驱动部包括无杆气缸、用来对无杆气缸进行顶靠的支撑座以及导向杆。支撑座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基板的左、右端部。导向杆固定于两所述支撑座之间,且其数量亦设置为2件,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无杆气缸的前、后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接近开关、固定于无杆气缸缸体上的感应头以及控制器。接近开关由取料位开关和冲压工作位开关构成,且均沿着工件放置部的运动方向进行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自动顶料装置,其包括顶料板、顶料杆以及套设于顶料杆上的弹性件。顶料杆穿越顶料板,且其下端部固定于支撑座。顶料杆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工件定位柱的前、后侧。弹性件的下端部顶靠于支撑座,其上端部顶靠于顶料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自动顶料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于顶料板上的抗磨套,其套设于顶料杆上。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案,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增设了定位部,当工件放置部移位至压装部的正向下方时,及时通过定位杆进行位置微调以及锁定,从而保证了工件放置部的位置精度以及位置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工件放置部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受到冲击力作用,从而保证了其自身运行精度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I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的II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的III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的正视图。图7是图2中的左视图。图8是图7中IV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7中A-A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1-压装部;2-基板;3-工件放置部;31-支撑座;32-工件定位柱;4-驱动部;41-无杆气缸;42-固定座;43-导向杆;5-定位部;51-定位立板;52-定位杆;53-气缸;6-接近开关;61-取料位开关;62-冲压工作位开关;7-感应头;8-自动顶料装置;81-顶料板;82-顶料杆;83-弹性件;84-抗磨套。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以及理解,以正六角形笔筒作为加工对象。该笔筒主要包括正六角形外壳以及位于其底部的端盖(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即适用于端盖与正六角形外壳的装配,不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此压入工装当然也适用于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的工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图6、图7、图9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以及A-A剖视图,其由压装部1、基板2、工件放置部3以及驱动部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工件放置部3主要由支撑座31和工件定位柱32等两部分构成,工件定位柱32的外形需与上述正六角形外壳相适配,且固定于支撑座31的正上方。驱动部4固定于支撑座31的底部,拖动工件放置部3相对于基板2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设置有定位部5,其包括固定于基板2上的定位立板51、穿越支撑座31的定位杆52以及气缸53(如图11中所示)。定位立板51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支撑座31的前、后两端,且在其上开设有与定位杆52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52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3移动至压装部1正下方时,定位杆52在气缸53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3相对位置的锁定。在此需要着重说明一点,定位杆52在插入定位孔的过程中,由于锥形导引面的自动引导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位置微调作用。这样一来,有效地保证了工件放置部3的位置精度以及位置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工件放置部3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4受到冲击力作用,从而保证了其自身运行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再者,出于简化结构设计以及尽可能地减少左右方向上的总长方面考虑,驱动部4优选由无杆气缸41、用来对该无杆气缸41进行顶靠的固定座42以及导向杆43构成。其中,固定座42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基板2的左、右端部。导向杆43固定于两固定座42之间,且其数量亦设置为2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以及驱动部;所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拖动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于所述基板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定位立板、穿越所述支撑座的定位杆以及气缸;所述定位立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前、后端部,且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所述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所述工件放置部移动至所述压装部正下方时,所述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及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以及驱动部;所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拖动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于所述基板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定位立板、穿越所述支撑座的定位杆以及气缸;所述定位立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前、后端部,且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所述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所述工件放置部移动至所述压装部正下方时,所述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及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无杆气缸、用来对所述无杆气缸进行顶靠的固定座以及导向杆;所述固定座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左、右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方毅周健牛春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巨航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