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7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竖直隔板,所述隔板下部设置通气孔使箱体内部形成一个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底部设置第一涡流发生器,用于使粘性颗粒气体形成卡尔曼涡街,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下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一旋转盘,用于将粘性颗粒物团与气体分离,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中部设置第二涡流发生器,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上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二旋转盘。该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具有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处理气态粘性颗粒物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尘
,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企业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产生烟尘,尤其是化工企业,烟尘中含有大量粘性颗粒并带有异味,对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污染了周围环境,现有的除尘设备很难将粘性颗粒从气态烟尘中分离处理,这加大了净化处理难度,增加了企业治污费用。现有的针对粘性颗粒分离清除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消耗的能源多,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处理气态粘性颗粒物效果好的新型清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竖直隔板,所述隔板下部设置通气孔使箱体内部形成一个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底部设置第一涡流发生器,用于使粘性颗粒气体形成卡尔曼涡街,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下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一旋转盘,用于将粘性颗粒物团与气体分离,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中部设置第二涡流发生器,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上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二旋转盘。构成上述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第二涡流发生器均为其尖端正对气流的条形锥体或三角板,所述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的轴杆由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后端设置第一稳流板,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后端设置第二稳流板;——所述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根部呈倾斜状并排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边沿,所述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宽度在3至5毫米之间,数量在80至100根之间,所述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表面具有憎油层;——位于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前端设置与进气口连接的引流管,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位于所述引流管的管口内;位于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前端设置导流筒,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位于所述导流筒的筒口内,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具有套板,所述套板分别与箱体和隔板连接,所述导流筒的内表面设置螺旋导流板。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流通腔体内设置涡流发生器,含有粘性颗粒物的气体经过时产生卡尔曼涡街,粘性颗粒物相互碰撞聚集成团,便于与气态相分离,涡流发生器后端的旋转盘边沿设置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将团状粘性颗粒拦截,具有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清洁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其二,该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箱体内由隔板构成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在隔板两侧分别设置两组涡流发生器和旋转盘,气体在腔体内迂回流动,经过涡流发生器产出卡尔曼涡街,粘性颗粒经过旋转盘被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拦截,使气体得到净化处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箱体1内设置竖直隔板2,隔板2下部设置通气孔21使箱体1内部形成一个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3,位于进气口11一侧的流通腔体3底部设置第一涡流发生器41,用于使粘性颗粒气体形成卡尔曼涡街,第一涡流发生器41的下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的第一旋转盘42,用于将粘性颗粒物团与气体分离,位于出气口12一侧的流通腔体3中部设置第二涡流发生器51,第二涡流发生器51的上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的第二旋转盘52。其工作原理为:含有粘性颗粒的烟气从箱体1上部的进气口11进入流通腔体3内,遇到第一涡流发生器41,产生卡尔曼涡街,烟气中的粘性颗粒反复碰撞,聚集成团,到达第一旋转盘42时,被其边沿的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拦截,或是被离心力甩出烟气,落入箱体1下部的第一集尘仓71;经过初次清除的烟气通过隔板2底板的通气孔21向上流动,相继遇到第二涡流发生器51和第二旋转盘52,再次进行涡流聚团和离心清除工作,最后经箱体1上部的出气口12排出。该清除装置的箱体1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烟气中粘性颗粒浓度差异,流通腔体3内可以增加多个隔板2,并设置相应的涡流发生器和旋转盘,以达到反复清除净化的目的,同时,出气口12还可以与其他除尘净化设备连接,比如可以在出气口12安装滤芯120,用于净化烟气中的异味或其他粉尘污染物,总之配合施制其他除尘手段,增强处理烟气污染问题。在构成上述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的结构中,——为了实现气态粘性颗粒物产生卡尔曼涡街,粘性颗粒聚集成团,上述第一涡流发生器41、第二涡流发生器51均为其尖端正对气流的条形锥体或三角板,条形锥体或三角板的表面可以设置螺旋的槽体或凸棱,第一旋转盘42、第二旋转盘52的轴杆(421、521)由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第一电机40、第二电机50驱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涡流效果明显等优点;——上述第一涡流发生器41的后端设置第一稳流板43,第二涡流发生器51的后端设置第二稳流板53用于维持涡流运行周期和涡流间距,延长粘性颗粒旋转碰撞聚集的时间,提高粘性颗粒聚集成团的效果,第一涡流发生器41与第一稳流板43之间以及第二涡流发生器51与第二稳流板53之间中间有5至10厘米空间,卡尔曼旋涡形成后,中间聚集突扩后减速,然后沉积被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6’)粘连、撞击,旋转离心,箱体1底部;——优选地,上述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根部呈倾斜状并排固定在第一旋转盘42、第二旋转盘52边沿,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6’)宽度在3至5毫米之间,在第一旋转盘42或第二旋转盘52边沿的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6’)的数量在80至100根之间,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6’)表面具有憎油层,避免粘性颗粒粘附在表面,提高离心分离效果;——位于上述第一涡流发生器41的前端设置与进气口11连接的引流管111,第一涡流发生器41位于引流管111的管口内,引流管111为长直管道,长度不小于1米,其作用在于增强气流运动,涡流发生器的宽度为管口的三分之一,构成形成突扩管结构,其作用在于降低气流速度,便于颗粒沉积,同时气流在冲出管口时能与第一涡流发生器41充分接触,产生显著的卡尔曼涡街,在第一旋转盘42的下部形成第一集尘仓71,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6’将初次涡流中形成的团状粘性颗粒物从烟气中分离至第一集尘仓71;位于第二涡流发生器51的前端设置导流筒121,第二涡流发生器51位于导流筒121的筒口内,导流筒121的底部具有套板122,套板122分别与箱体1和隔板2连接,导流筒121的外壁与箱体1、隔板2之间形成第二集尘仓72,导流筒121的内表面设置螺旋导流板,用于形成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竖直隔板,所述隔板下部设置通气孔使箱体内部形成一个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底部设置第一涡流发生器,用于使粘性颗粒气体形成卡尔曼涡街,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下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一旋转盘,用于将粘性颗粒物团与气体分离,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中部设置第二涡流发生器,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上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二旋转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竖直隔板,所述隔板下部设置通气孔使箱体内部形成一个底部连通的流通腔体,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底部设置第一涡流发生器,用于使粘性颗粒气体形成卡尔曼涡街,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的下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一旋转盘,用于将粘性颗粒物团与气体分离,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流通腔体中部设置第二涡流发生器,所述第二涡流发生器的上部设置其边沿具有若干尼龙带条或橡胶带条的第二旋转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态粘性颗粒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流发生器、第二涡流发生器均为其尖端正对气流的条形锥体或三角板,所述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的轴杆由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刘其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青竹画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