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253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包括:检测仪体,所述检测仪体上设置有检测检测仪体处的烟雾浓度并形成烟雾检测信号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耦接有以接收遗憾无检测信号并进行均值计算输出均值信号的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耦接有预设烟雾基准值且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耦接有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同烟雾等级启动不同的报警提示,以便于人们掌握室内烟雾情况以便于做出相对应的灭火措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系统
本技术涉及消防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腾飞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化安防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智能消防系统中采用一种烟雾报警器作为火灾现象时启动报警以警示人们进行灭火以及时制止火灾事故或者提示人们远离火灾现场以免受到损伤。但是现有的烟雾报警器只要检测到烟雾浓即启动报警,对于消防人员或者普通居民而言不能准确了解现场火灾情况,而容易误解火灾形势不严重而进入灭火造成烟雾吸入肺部造成伤害,也导致消防人员不能了解烟雾情况而不能准确的进行消防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具有检测烟雾并根据烟雾浓度分等级报警以便了解烟雾情况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检测仪体,所述检测仪体上设置有检测检测仪体处的烟雾浓度并形成烟雾检测信号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耦接有以接收遗憾无检测信号并进行均值计算输出均值信号的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耦接有预设烟雾基准值且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耦接有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传感器检测烟雾浓度高于烟雾基准值以使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从而警示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相应的烟雾浓度做出不同的灭火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预设第一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第二比较单元,预设第二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第三比较单元,预设第三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三比较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设第一烟雾基准值、第二烟雾基准值以及第三烟雾基准值,以实现三个程度的烟雾浓度的比较,以便于人们能够了解不同浓度的烟雾浓度进而了解室内的火势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报警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二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报警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三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三比较单元以接收第三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报警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三报警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报警单元输出报警信号,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报警单元输出报警信号,第三控制单元控制第三报警单元输出第三报警信号,已根据不同的烟雾浓度实现不同程度的报警信号,以便于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烟雾浓度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算电路为由反相加法放大器构成的基本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反相加法放大器构成的运算电路,有利于实现求平均值简易,以便于能够计算更加准确的烟雾浓度,从而使烟雾程度掌握更加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包括:第一电位器以及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电源,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第一电位器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室内空间以调节第一电位器的阻值从而预设第一烟雾基准值,以便于适应不同室内空间预设第一烟雾基准值,且当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浓度高于第一烟雾基准值,则第一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从而使烟雾浓度比较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第一报警单元;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三极管基极接入高电平后导通,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则第一报警单元启动开始报警,从而使第一报警单元启动简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报警单元包括:振荡器、第四三极管以及警示灯;所述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警示灯后连接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后振荡器输出高低电平变化的振荡信号,从而使第四三极管间断性通电,从而使警示灯间断性点亮以便于初级提示人们烟雾浓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仪体包括:外壳、底座以及后盖,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后盖处开设卡槽,所述卡槽由圆弧条形槽与圆槽组合而成,所述后盖上设置有插入卡槽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端部垂直设置有抵触于所述圆槽的倒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盖盖合底座上以将插接柱插入卡内,然后转动后盖以将倒刺插入圆槽后倒刺抵触于卡槽的阶梯位,从而使后盖锁定于底座上,从而使底座与后盖连接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烟雾传感器检测烟雾浓度高于烟雾基准值以使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从而警示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相应的烟雾浓度做出不同的灭火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情况;2.后盖盖合底座上以将插接柱插入卡内,然后转动后盖以将倒刺插入圆槽后倒刺抵触于卡槽的阶梯位,从而使后盖锁定于底座上,从而使底座与后盖连接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检测仪体;11、外壳;12、底座;121、卡槽;13、后盖;131、插接柱;132、倒刺;2、烟雾传感器;3、运算电路;4、比较电路;41、第一比较单元;42、第二比较单元;43、第三比较单元;5、报警电路;51、第一控制单元;52、第一报警单元;53、第二控制单元;54、第二报警单元;55、第三控制单元;56、第三报警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检测仪体1,检测仪体1包括:外壳11、底座12以及后盖13,底座12靠近后盖13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21,且卡槽121有圆弧条形槽与圆形槽构成的组合槽,且卡槽121设置有若干个,在本实施设置有两个,后座靠近底座12的一面上凸出设置有插入卡槽121的插接柱131,且插接柱131上垂直设置有插入圆形槽的倒刺132,且倒刺132抵触于卡槽121的阶梯处,从而将后盖13盖合底座12时插接柱131插入卡槽121,然后转动后盖13以将倒刺132插入圆形槽抵触于卡槽121的阶梯位,以把后盖13与底座12连接稳固。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仪体(1),所述检测仪体(1)上设置有检测检测仪体(1)处的烟雾浓度并形成烟雾检测信号的烟雾传感器(2),所述烟雾传感器(2)耦接有以接收遗憾无检测信号并进行均值计算输出均值信号的运算电路(3),所述运算电路(3)耦接有预设烟雾基准值且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4),所述比较电路(4)耦接有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体(1),所述检测仪体(1)上设置有检测检测仪体(1)处的烟雾浓度并形成烟雾检测信号的烟雾传感器(2),所述烟雾传感器(2)耦接有以接收遗憾无检测信号并进行均值计算输出均值信号的运算电路(3),所述运算电路(3)耦接有预设烟雾基准值且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4),所述比较电路(4)耦接有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4)包括:第一比较单元(41),预设第一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3)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
第二比较单元(42),预设第二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3)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第三比较单元(43),预设第三烟雾基准值且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3)以接收均值信号并输出第三比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5)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1),耦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41)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报警单元(52),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51)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第二控制单元(53),耦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42)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第二报警单元(54),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3)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第三控制单元(55),耦接于所述第三比较单元(43)以接收第三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第三报警单元(56),耦接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55)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三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司少东吴如田祝志苗陈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诺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