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6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转动连接有道闸,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并形成车辆检测信号的光电开关,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周边有无人员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光电开关耦接有以接收车辆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耦接有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耦接有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到车辆后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支撑柱侧有无人员,有人报警无人启动道闸以减少停车场出入口处时的事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停车场
本技术涉及停车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停车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户对安全感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在不少大中城市,人们选择高档公寓和别墅的同时,对所居住处的停车场安防的意识地不断提高。现有的停车场大部分都位于地下,所以一些地下停车场光线弱,当司机将汽车进出停车场时由于过于专注车辆自身是否能完全进入道闸且由于光线较弱,容易导致无法查看车身周边是否有人,特别对于一些不高的小孩或者处于盲区处的人们容易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从而使停车场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其具有车辆进出检测,有人时警示无人时控制道闸启动,增加停车产安全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转动连接有道闸,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并形成车辆检测信号的光电开关,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周边有无人员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光电开关耦接有以接收车辆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耦接有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耦接有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上的光电开关检测到有车辆后第一控制电路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启动,人体红外传感器若检测到有人则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若没有人第二控制电路控制道闸启动,从而减少停车场进出口处的安全事故,以增加停车场处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三控制单元设置,分别针对人体红外传感器有无检测到人做出的两种控制方式,从而使车辆进出安全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光电开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开关检测到有车时第一三极管导通,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则人体红外传感器启动检测有无人员,从而使人体红外传感器启动简易且有车才启动,能够节省电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报警电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红外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后第二三极管导通,第二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则报警电路启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警示车主观察车辆旁边有无人员以避免碰撞到人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包括:第三三极管以及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三继电器后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道闸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时输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接入低电平后导通,则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道闸启动打开以便车辆安全进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多谐振荡器、第四三极管以及蜂鸣器;所述多谐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所述蜂鸣器后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则多谐振荡器输出振荡信号至第四三极管,第四三极管间断性导通,从而使蜂鸣器发出间断的警报声,更加能够提醒车主支撑柱附近有人不能直接驶入,从而提高了停车场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柱的转动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人体红外传感器转动,以更加全面的检测支撑柱附近有无人员,从而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更加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转动槽的放置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放置槽内的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槽上齿轮啮合的内齿套,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内齿套远离转动槽一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内齿套转动,从而使内齿太带动内齿套上的人体红外传感器转动检测支撑柱附近有无人员,以使人体红外传感器转动检测简易。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支撑柱上的光电开关检测到有车辆后第一控制电路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启动,人体红外传感器若检测到有人则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若没有人第二控制电路控制道闸启动,从而减少停车场进出口处的安全事故,以增加停车场处的安全性;2.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三控制单元设置,分别针对人体红外传感器有无检测到人做出的两种控制方式,从而使车辆进出安全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支撑柱;11、转动槽;12、放置槽;13、驱动组件;131、驱动电机;132、齿轮;133、内齿套;2、道闸;3、光电开关;4、人体红外传感器;5、第一控制电路;6、第二控制电路;61、第二控制单元;62、第三控制单元;7、报警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停车场门口处,支撑柱1上转动连接有道闸2,且道闸2上设置有驱动道闸2转动的驱动件,且支撑柱1靠近另一个支撑柱1的侧面上开设有转动槽11,且支撑柱1侧面上开设有连通转动槽11的放置槽12,且支撑柱1上安装有人体红外传感器4,且支撑柱1上设置有驱动人体红外传感器4转动的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驱动人体红外传感器4在支撑柱1上转动,以便于全方位检测支撑柱1侧面上有无人体,从而使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准确。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电机131、齿轮132以及内齿套133,驱动电机131安装于支撑柱1的放置槽12内,且齿轮132安装于驱动电机131上且伸出放置槽12内,内齿套133与齿轮132啮合且安装于支撑柱1的转动槽11内,以便于驱动电机131驱动齿轮132转动,以使齿轮132带动内齿套133转动,且人体红外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上转动连接有道闸(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并形成车辆检测信号的光电开关(3),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周边有无人员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4),光电开关(3)耦接有以接收车辆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5),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4),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耦接有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6),第二控制电路(6)耦接有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上转动连接有道闸(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并形成车辆检测信号的光电开关(3),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周边有无人员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4),光电开关(3)耦接有以接收车辆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5),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4),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耦接有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6),第二控制电路(6)耦接有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电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6)包括:第二控制单元(61),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第三控制单元(62),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包括: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光电开关(3);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供电回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61)包括: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司少东吴如田祝志苗陈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诺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