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6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其包括:锁体;安装于所述锁体上伸出门外的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显示屏上用于检测有无人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预设延时时间且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超过预设延时时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点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到人体后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启动,以使显示屏点亮后输入密码简易,从而使智能门锁解锁简易的效果。

A kind of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为了防止人们出门遗忘钥匙或者钥匙丢失的经历,为了让开门体验变得更加愉悦、人与财务更加安全,越来越多的智能门锁代替了传统的门锁。现有的智能门锁不仅具有指纹门锁还有RFID识智能门锁,但是指纹门锁或者RFID门锁都具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更多的人会采用密码智能门锁,但是密码智能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人工触屏才能够点亮显示屏从而输入密码,但是很多的密码智能门锁在点亮的过程中很难触碰以使显示屏点亮需要多次触碰,不利于使用者快速开启智能门锁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其具有自动感应人员后自动启动智能锁的显示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体;安装于所述锁体上伸出门外的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显示屏上用于检测有无人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预设延时时间且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超过预设延时时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点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后,且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一直检测到人体,则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点亮,以使显示屏点亮后人们能够快速输入密码,从而使智能门锁开启快速,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提示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提示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即控制显示屏启动且控制提示单元启动,以便于提醒人们显示屏点亮可以输入密码,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显示屏点亮的消息以快速输入密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耦接有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检测门是否开启并形成红外发射信号的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耦接有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耦接有以接收红外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电路启动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红外发射器启动输出红外发射信号,以使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射信号后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启动拍照,以便于显示屏点亮后门依然没有开后拍摄可疑人物以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时电路为555延时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55延时电路为延时电路,一方面555延时电路实现简易,另一方面555延时电路稳定易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以及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延时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提示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第一三极管反并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三级挂接入高电平后导通,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以及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则显示屏点亮、提示单元启动且红外发射器启动,从而使显示屏、提示单元以及红外发射器启闭控制简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示单元包括:第一延时继电器以及蜂鸣器;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耦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蜂鸣器;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耦接于所述蜂鸣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时继电器通电后,第一延时继电器延时后常闭触点断开,则蜂鸣器启动后关闭,以便于启动发出提示声即关闭,即能够提示人们显示屏点亮且不影响人们输入密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屏上一体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固定槽的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将卡块锁定于所述固定槽的锁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将卡块锁定安装于固定槽内,即为将人体红外传感器锁定安装于固定块上,从而使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简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为阶梯槽,所述卡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卡块的滑槽内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为倒“L”形且设置有两个,所述锁定块插入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卡块连接两个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滑槽一端的双向螺杆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伸出所述卡块一端的蝶形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蝶形螺母以带动双向螺杆转动,从而使双向螺杆上的锁定块靠近或者远离,以使锁定块插入固定槽内锁定简易,从而使卡块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块上,以便于人体红外传感器更换简易。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后,且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一直检测到人体,则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点亮,以使显示屏点亮后人们能够快速输入密码,从而使智能门锁开启快速,方便;2.第一控制电路启动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红外发射器启动输出红外发射信号,以使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射信号后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启动拍照,以便于显示屏点亮后门依然没有开后拍摄可疑人物以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锁体;2、显示屏;3、人体红外传感器;31、卡块;311、滑槽;32、锁定组件;321、锁定块;322、双向螺杆;323、蝶形螺母;4、延时电路;5、第一控制电路;51、第一控制单元;52、提示单元;6、红外发射器;7、红外接收器;8、第二控制电路;9、固定块;91、固定槽;10、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安装于门上的锁体1,且锁体1上设置有伸出门外的显示屏2,显示屏2上一体设置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与显示屏2一体成型且与显示屏2水平,固定块9上开设有固定槽91,固定块9上设置有插入固定槽91的卡块31,卡块31上设置有用于将卡块31锁定安装于固定槽91内的锁定组件32。固定槽91为阶梯槽状,且固定槽91槽口径向尺寸大于槽底的径向尺寸,卡块31面向固定槽91方向上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的槽口尺寸大于槽内的尺寸,锁定组件32包括:锁定块321、双向螺杆322以及蝶形螺母323,锁定块321设置于卡块31的滑槽311内,且锁定块321设置有两块且形状为倒“L”形,且锁定块321滑移连接于滑槽311内另一端插入固定槽91,双向螺杆32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n安装于所述锁体(1)上伸出门外的显示屏(2);/n安装于所述显示屏(2)上用于检测有无人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3);/n预设延时时间且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3)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4);/n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4)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5),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3)检测到人体超过预设延时时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控制显示屏(2)点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
安装于所述锁体(1)上伸出门外的显示屏(2);
安装于所述显示屏(2)上用于检测有无人并形成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3);
预设延时时间且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3)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4);
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4)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电路(5),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3)检测到人体超过预设延时时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控制显示屏(2)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1),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4)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提示单元(52),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51)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提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上设置有摄像头(10),所述第一控制电路(5)耦接有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检测门是否开启并形成红外发射信号的红外发射器(6),红外发射器(6)耦接有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接收器(7),所述红外接收器(7)耦接有以接收红外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电路(8),所述第二控制电路(8)控制摄像头(10)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4)为555延时电路(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51)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以及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司少东吴如田祝志苗陈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诺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