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包括第一遥控无人机、挂杆、防爆隔离板、装载框、遥控点火装置、主引线、副引线、扑火球、摄像头和热源传感器;所述第一遥控无人机包括主控装置和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和热源传感器与主控装置连接;所述挂杆连接在第一遥控无人机底部;所述装载框连接在挂杆底部;所述防爆隔离板设置在第一遥控无人机和装载框之间并与挂杆连接;所述扑火球被装载在装载框内,所述扑火球通过副引线与主引线连接。本装置能实现高楼层超远程精准高效灭火,且扑火球壳体可使用纸质或其他轻质材料,爆炸开来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得到保障。

A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with remote contro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high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扑火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人类对付火灾的方法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各种灭火设施在扑灭火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灭火设备也不断升级换代,大大减轻了火灾给人们带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的损失,降低了消防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牺牲。目前在高楼层灭法方法中,常采用云梯高空水枪灭火或者通过炮弹发射方式将灭火弹发送到火灾现场,云梯面对高楼层灭火时,水压要求太高,且水压太大,消防人员难以握住水枪,很可能导致水枪失控,而对于处于高空作业的消防人员来说,水枪失控会对消防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另外由于云梯高度的限制,使用云梯进行灭火对于超高楼层灭火来说,有些鞭长莫及。而对于灭火弹方式灭火,由于灭火弹常采用金属弹头结构以提高穿透性和射程,当灭火弹爆炸时,金属弹头可能会溅射到人体,对身处于火场的人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不大,且当火场处于较为复杂的场所,尤其是高楼层时,灭火弹只能进入到火场外围进行灭火,很难准确打击进入到火场中心区域进行精准灭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且能精准灭火的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包括第一遥控无人机、挂杆、防爆隔离板、装载框、遥控点火装置、主引线、副引线、扑火球、摄像头和热源传感器;所述第一遥控无人机包括主控装置和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和热源传感器与主控装置连接;所述挂杆连接在第一遥控无人机底部;所述装载框连接在挂杆底部;所述防爆隔离板设置在第一遥控无人机和装载框之间并与挂杆连接;所述扑火球被装载在装载框内,所述扑火球通过副引线与主引线连接,所述扑火球包括壳体、扑火剂和开包剂,所述壳体内填充有扑火剂,所述扑火剂中心填充有开包剂;所述副引线一端深入壳体内并穿过扑火剂与开包剂接触,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外部的主引线连接;所述遥控点火装置与主引线连接用于引燃主引线。进一步,所述主引线和副引线均为快速引线。进一步,所述副引线外面包裹一层耐磨防腐隔绝层。进一步,所述扑火球沿主引线排列设置且对称分布在主引线两侧。进一步,所述主引线一端与遥控点火装置连接,另一端延伸出装载框。进一步,所述装载框侧边设置有导线孔以便于主引线延伸至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摄像头和热源传感器可将扑火球运至火场中心区域引爆,实现高楼层超远程精准高效灭火。(2)相对于云梯高空水枪灭火来说,操作人员只要远程操控无人机即可,降低了消防人员的危险,且灭火高度由无人机飞行高度决定,几乎不受限制。(3)由于扑火球不需要发射,从而不需要金属弹头,扑火球壳体可使用纸质或其他轻质材料,爆炸开来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得到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扑火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的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包括第一遥控无人机1、挂杆2、防爆隔离板3、装载框4、遥控点火装置5、主引线6、副引线7、扑火球8、摄像头9和热源传感器10。所述第一遥控无人机1包括主控装置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飞行命令信号以及发射信号,所述摄像头9和热源传感器10与主控装置连接,主控装置、通信模块和摄像头9的连接与作用可参考专利CN201510843183.8。摄像头9和热源传感器10可以安装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上或安装在挂杆2上,如图1所示,所述摄像头9和热源传感器10均安装在挂杆2上且处于第一遥控无人机1和防爆隔离板3之间,可免受扑火球8爆炸的冲击。摄像头9和热源传感器10将探测的信息传给主控装置,主控装置根据该信息自行控制飞行器或将该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送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根据该信息获得火场信息并发出飞行命令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该信息传给主控装置,主控装置根据该信息控制第一遥控无人机飞行,通讯模块具体可发射射频信号和接收射频信号。热源传感器10能探测到火场温度较高的区域或者有明火的地方,主控装置可以根据这个信息控制第一遥控无人机1进入到高温区域进行精准灭火。所述挂杆2连接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底部;所述装载框4连接在挂杆2底部;所述防爆隔离板3设置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和装载框4之间并与挂杆2连接,所述扑火球8被装载在装载框4内。当扑火球8被引爆时,防爆隔离板3能很好地规避该爆炸气流冲击第一遥控无人机1,最多第一遥控无人机1在该气流的反作用力下被往上推,而不会直接受到爆炸气流的冲击,很好地保护了第一遥控无人机。所述扑火球8通过副引线7与主引线6连接,所述扑火球8包括壳体81、扑火剂82和开包剂83,壳体81通常采用纸质材料制成,爆炸开来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述壳体81内填充有扑火剂82,扑火剂82即灭火剂,所述扑火剂82中心填充有开包剂83,开包剂83引爆能使扑火剂82爆散开来对周围进行灭火;所述副引线7一端深入壳体81内并穿过扑火剂82与开包剂83接触,另一端伸出壳体81与外部的主引线6连接。为了副引线7不被扑火剂82干扰或腐蚀而导致失去效用,所述副引线7外面包裹一层耐磨防腐隔绝层,耐磨防腐隔绝层可采用塑胶材料制成。通常扑火球8设置多个,且为了节约空间,所述扑火球1沿主引线排列设置且对称分布在主引线6两侧。为了使扑火球8能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引爆,防止扑火球8的引爆而干扰周围的扑火球8成功引爆,所述主引线6和副引线7均为快速引线,快速引线的引燃速度很快,能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引爆所有扑火球8。为了当第一遥控无人机1进入明火区域或周围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能自动引爆,所述主引线6一端与遥控点火装置5连接,另一端延伸出装载框4,延伸出装载框4的引线遇到明火或周围温度超过其自燃点温度时会立即引爆扑火球8,进行灭火。为了便于主引线6延伸至装载框4外部,所述装载框4侧边设置有导线孔。所述遥控点火装置5与主引线6连接用于引燃主引线6,遥控点火装置5安装在防爆隔离板3上表面或第一遥控无人机1上均可,具体的,遥控点火装置5通过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点燃主引线6,具体可参考专利CN201620894865.1和专利CN201520261143.8公开的遥控点火装置。本技术主要可用于扑火,扑火步骤如下:A、通过遥控器远程第一遥控无人机1初步进入火场区域。B、通过摄像头9传输回来的视频信息控制第一无人机进入火场中心区域,或当火场的烟雾影响摄像头9视频捕捉时,主控制装置自行根据热源传感器10捕捉的热源信息控制第一遥控无人机1向温度更高的区域飞行,直至飞至温度最高的火场中心区域为止。C、点燃主引线6,引爆扑火球8,将扑火球8内的扑火剂82爆散开来,进行远距离精准定位灭火。其中步骤C中引燃主引线6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远程遥控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包括第一遥控无人机(1)、摄像头(9),所述第一遥控无人机(1)包括主控装置和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9)与主控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杆(2)、防爆隔离板(3)、装载框(4)、遥控点火装置(5)、主引线(6)、副引线(7)、扑火球(8)以及与主控装置连接的热源传感器(10);/n所述挂杆(2)连接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底部;/n所述装载框(4)连接在挂杆(2)底部;/n所述防爆隔离板(3)设置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和装载框(4)之间并与挂杆(2)连接;/n所述扑火球(8)被装载在装载框(4)内,所述扑火球(8)通过副引线(7)与主引线(6)连接,所述扑火球(8)包括壳体(81)、扑火剂(82)和开包剂(83),所述壳体(81)内填充有扑火剂(82),所述扑火剂(82)中心填充有开包剂(83);/n所述副引线(7)一端深入壳体(81)内并穿过扑火剂(82)与开包剂(83)接触,另一端伸出壳体(81)与外部的主引线(6)连接;所述遥控点火装置(5)与主引线(6)连接用于引燃主引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层遥控温控扑火装置,包括第一遥控无人机(1)、摄像头(9),所述第一遥控无人机(1)包括主控装置和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9)与主控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杆(2)、防爆隔离板(3)、装载框(4)、遥控点火装置(5)、主引线(6)、副引线(7)、扑火球(8)以及与主控装置连接的热源传感器(10);
所述挂杆(2)连接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底部;
所述装载框(4)连接在挂杆(2)底部;
所述防爆隔离板(3)设置在第一遥控无人机(1)和装载框(4)之间并与挂杆(2)连接;
所述扑火球(8)被装载在装载框(4)内,所述扑火球(8)通过副引线(7)与主引线(6)连接,所述扑火球(8)包括壳体(81)、扑火剂(82)和开包剂(83),所述壳体(81)内填充有扑火剂(82),所述扑火剂(82)中心填充有开包剂(83);
所述副引线(7)一端深入壳体(81)内并穿过扑火剂(82)与开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兵杨泽茜郑秋星易泽华王灵芝许乐平张峰施祖强王百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宏兵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