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水箱、电机和防护罩、功能模块区;所述电机和防护罩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杆上;所述功能模块区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负离子发射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功能模块区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人体感应模块、键盘区、人机互动显示屏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声波雾化器通过水管与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导通;该基于单片机的温控多功能风扇,能够根据人员信息,环境温度和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风扇运行控制,进而弥补了现有技术风扇不易控制的效果,实现了能够根据人员信息,环境温度和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风扇运行控制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
技术介绍
中国大部分人口依旧使用电风扇作为降温防暑设备。但是现有风扇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只能简单的定时关闭风扇电源,不能根据温度变化实时调节风扇风速大小,尤其凌晨降温时,电风扇依然工作,既浪费电能又容易引起感冒;传统风扇吹出的风的温度受环境影响往往是热风,不能吹冷风,在降温方面有较大局限性;现有的风扇通过手动开关启动和关闭,当人离开而未关闭风扇时,风扇空运行,会造成电能浪费;传统风扇运行时,加强了空气扰动,带动地面粉尘,提高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不利于人体健康。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这款多功能智能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能够根据人员信息,环境温度和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风扇运行控制的可遥控智能风扇温控多功能风扇。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水箱、电机和防护罩、功能模块区;所述电机和防护罩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杆上;所述功能模块区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负离子发射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功能模块区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人体感应模块、键盘区、人机互动显示屏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声波雾化器通过水管与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导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人体感应模块、键盘区、人机互动显示屏、灰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控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底端还安装有三个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温度传感器实测环境温度,控制电机转速及开闭,温度高于最低开启临界值时,风扇以及雾化器开启吹出凉风,温度越高转速越快且雾化器开启个数越多。若温度低到最低临界值时,风扇以及雾化器停止运行。能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更加智能化,并且很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2.人体感应模块可感应是否有人员存在,若室内没有人,则微控制器控制风扇延时I分钟后停止,避免风扇空转,大大节约了电能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3.灰尘传感器实测环境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若悬浮颗粒物浓度超出设定值,则微控制器控制负离子发射器开启,吹出负离子,改善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4.水箱将水从中空的支撑杆通过水管送入超声波雾化器,雾化的水随风喷出,使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人体感觉更加凉爽,起到了媲美空调的制冷效果,更为经济环保。5.可以自行设定温控转速模块及灰尘感应模块工作的临界值,使风扇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更好地为人服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1、水箱3、电机和防护罩8、功能模块区13 ;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I上的支撑杆3上;所述功能模块区13固定在支撑杆3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10、负离子发射器12和超声波雾化器11 ;所述功能模块区13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4、人体感应模块5、键盘区6、人机互动显示屏7和温度传感器14 ;所述声波雾化器11通过水管15与固定在底座I上端的水箱2导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4、人体感应模块5、键盘区6、人机互动显示屏7、灰尘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与微控制器控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I底端还安装有三个万向轮16。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原理为:风扇底部有轮子,可便于移动风扇。风扇功能模块区有温度传感器,可将采集的环境温度信号输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环境温度控制电机转速和雾化器开启个数,以实现温度越高风叶转速越快及雾化器开启数目越多,若温度低到临界值时则关闭风扇运行。人体感应模块可感应是否有人员存在并将信号输送给微控制器,若无人员存在则微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工作,若有人员存在时控制电机转动。灰尘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将浓度信息传人微控制器,当浓度超过设定值,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开启,发射负离子,来降低悬浮颗粒物浓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I)、水箱(3)、电机和防护罩(8)和功能模块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I)上的支撑杆(3)上;所述功能模块区(13)固定在支撑杆(3)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10)、负离子发射器(12)和超声波雾化器(11);所述功能模块区(13)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4)、人体感应模块(5)、键盘区(6)、人机互动显示屏(7)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声波雾化器(11)通过水管(15)与固定在底座(I)上端的水箱(2)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4)、人体感应模块(5)、键盘区¢)、人机互动显示屏(7)、灰尘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与微控制器控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底端还安装有三个万向轮(16)。【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水箱、电机和防护罩、功能模块区;所述电机和防护罩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杆上;所述功能模块区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负离子发射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功能模块区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人体感应模块、键盘区、人机互动显示屏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声波雾化器通过水管与固定在底座上端的水箱导通;该基于单片机的温控多功能风扇,能够根据人员信息,环境温度和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风扇运行控制,进而弥补了现有技术风扇不易控制的效果,实现了能够根据人员信息,环境温度和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风扇运行控制的有益效果。【IPC分类】F24F11-02, F04D25-08, F24F6-12, F04D27-00【公开号】CN104848461【申请号】CN201510226851【专利技术人】魏春华 【申请人】魏春华【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多功能风扇,包括底座(1)、水箱(3)、电机和防护罩(8)和功能模块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安装在底端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撑杆(3)上;所述功能模块区(13)固定在支撑杆(3)上;所述电机和防护罩(8)中,防护罩上安装有灰尘传感器(10)、负离子发射器(12)和超声波雾化器(11);所述功能模块区(13)包括红外线接收装置(4)、人体感应模块(5)、键盘区(6)、人机互动显示屏(7)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声波雾化器(11)通过水管(15)与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水箱(2)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魏春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