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80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乘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温控风扇。该温控风扇,包括扇页,扇页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安装有驱动扇页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转速控制电路和转换开关,转速控制电路包括转速调整钮、温度采集单元和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设置于控制单元内部的热敏电阻;所述转速采集单元连接有设置于壳体上的三个光电器件。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合理,实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温控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一种通过让空气循环和流动来带走热量的降温装置,是一种传统的、环保的室内电器。现有技术中,适用在计算机风扇中的电机通常为有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原因是,直流电机由于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宽的调速范围,长期以来在要求调速的地方得至IJ 了广泛应用。但是有刷直流电机存在换向器、滑环和电刷等电接触部件容易磨损、噪声大等缺点。而无刷直流电机保持着有刷直流电机的优良控制特性,在电磁结构上和有刷直流电机一样,但转子上放永磁钢,电枢绕组放在定子上,从而革除了电的滑动接触机构,消除了故障的主要根源。由于转子上没有绕组,因此就没有电的损耗。又由于主磁场是恒定的,因此铁损也是极小,因而进一步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由于计算机运作时内部(尤其是CPU)会产生高热,若未适时将热量散去,则会影响其执行效率或其寿命,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热量散去是非常重要的,习用于薄型计算机内部的散热结构,风扇的吸风口位于顶部,当风扇运转时,即将计算机内部空气由风扇顶部吸入,再经由风扇下方的散热片由左右两侧或四周出风,而达到散热效果,而风扇顶部与机壳所形成的吸风空间愈高时,其散热效果也愈佳,因此,当此方式用于总体高度受限的计算机机壳时,为了争取顶部吸风空间,必须削减散热片高度约5mm以上,否则风扇顶部与机壳不接近而无足够的吸风空间,会无法吸气循环散热,然而,削减散热片的高度虽然增加了吸入的风量,却减少了散热的面积,而无法真正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也无法解决散热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存在噪音大、机器本身噪音或者振动,以及高能耗的特点。这些缺陷是由于风扇电机米用的风扇电机控制方式不合理导致的。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和电力电子器件性能价格化的不断提高,无刷直流电机及调速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本质上是由变频器供电的同步机变频调速的一种控制方式。变频调速不但能无级变速,而且根据负载特性不同,适当调节可使电机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并保证良好的运行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方便的温控风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温控风扇,包括扇页,扇页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安装有驱动扇页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转速控制电路和转换开关,转速控制电路包括转速调整钮、温度采集单元和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设置于控制单元内部的热敏电阻;所述转速采集单元连接有设置于壳体上的三个光电器件。所述转换开关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导通点、第二导通点和第三导通点;所述转速控制电路还包括恒流反馈电路,温度采集单元的采集元件跨接恒流反馈电路的输入、输出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的温控风扇结构简单,采用良好控制性能的风扇电机电路,可以高速驱动风扇电机,在散热片高度降低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解决计算机散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单片无刷直流电动和集成控制器驱动计算机风扇电机,实现电动、制动以及调速等,通过这种电路可以实现计算机风扇电机转速的无级调速,让计算机风扇的出风均匀调节,控制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和主电路组成,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无刷直流电机原理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 图中,I风扇,2控制单元,3壳体,11壳体,20电源,21转速控制电路,22转换开关,23转速调整钮,24温度采集单元,221第一导通点,222第二导通点,223第三导通点。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扇页,扇页安装在壳体3上,壳体3上安装有驱动扇页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包括转速控制电路21和转换开关22,转速控制电路21包括转速调整钮23、温度采集单元24和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24包括设置于控制单元2内部的热敏电阻;所述转速采集单元连接有设置于壳体3上的三个光电器件;所述转换开关22包括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一导通点221、第二导通点222和第三导通点223 ;所述转速控制电路21还包括恒流反馈电路,温度采集单元24的采集元件跨接恒流反馈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温控风扇,本专利技术的风扇I包括,风扇叶片B、框座体C、叶片驱动单元及控制单元等。参阅图1所示的改进式冷却风扇1,由风扇叶片B转动所产生的气流是依照箭头所示路径方向流动,可清楚看出整个冷却风扇I供空气流进的入风口部位,己由先前冷却风扇I容设的开孔截面扩延包含该风扇叶片B的周边侧缘截面部位,从而使该风扇叶片B的导流效果可因入风口扩大面积增加单位时间转速的空气流进量而提高。风扇叶片安装在框座体内部,叶片驱动单元安装在框座体上用于驱动风扇叶片转动;叶片的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以及连接结构。电机可以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图2是整体结构示意图,是一种具有转速调整方式的散热风扇,其包括:风扇I以及控制单元2,其中该控制单元2由一电源20供电,包括一转速控制电路21及一转换开关22,当该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一导通点221时,该转速控制电路21可与一设置在该散热的风扇I的壳体11上的转速调整钮23电气连接,使该散热的风扇I的转速由设置于该散热风扇I上的转速调整钮23进行调整,而当该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二导通点222时,该转速控制电路21可与一设置于近热源的一温度采集单元24电气连接,使该散热的风扇I的转速由该温度采集单元24所感测的温度,自动调整该散热的风扇I上的转速,而令当该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三导通点223时,该转速控制电路21可与一设置于如计算机主机壳体等外部机壳11上的转速调整钮23电气连接,使用者便可通过设置在外部壳体3上的转速调整钮23直接进行转速调整。上述的转换开关22,可设置于该散热风扇I的壳体3上,或装饰性地设置于如计算机主机箱等外部机壳11上,使用者可直接于外部机壳11拨切该转换开关22,以便选择调整散热风扇转速的模式。当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一导通点221时,该转速控制电路221可与一设置在该散热风扇I的壳体11上的转速调整钮23电气连接,使该散热风扇I的转速通过设置在该散热风扇I上的转速调整钮23进行调整,此主要目的是依客户的要求,通过该转速调整钮23调整的需求转速后,便设置于计算机主机箱等外部机壳11中,当计算机激活后,该散热风扇I便以一定速度旋转,由于该转速调整钮23是被隐藏于该外部机壳11内,因此一般而言,在计算机出厂后,便不供一般使用者调整使用。当该速度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二导通点222时,该转速控制电路21与一设置于近热源的一温度采集单元24电气连接,使该散热风扇I的转速由该温度采集单元24所感测的温度,自动调整该散热风扇I上的转速,此时,散热风扇的转速便呈一自动调整状态,使用者便无法在计算机主机箱径自调整散热风扇转速。当计算机出厂时,将该转换开关22切换至第三导通点223时,由于该转速控制电路21与一设置于如计算机主机壳体等外部机壳3上的转速调整钮25电气连接,因此使用者便可于装置在外部壳体3上的转速调整钮25直接进行转速调整,而不须拆开如计算机主机箱的外部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风扇,包括扇页,扇页安装在壳体(3)上,壳体(3)上安装有驱动扇页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包括转速控制电路(21)和转换开关(22),转速控制电路(21)包括转速调整钮(23)、温度采集单元(24)和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24)包括设置于控制单元(2)内部的热敏电阻;所述转速采集单元连接有设置于壳体(3)上的三个光电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风扇,包括扇页,扇页安装在壳体(3)上,壳体(3)上安装有驱动扇页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包括转速控制电路(21)和转换开关(22),转速控制电路(21)包括转速调整钮(23)、温度采集单元(24)和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24)包括设置于控制单元(2)内部的热敏电阻;所述转速采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献美李明刚白丽张松青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