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30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包括有:一机架,其包括驱动安装区及滚轴安装区;一驱动装置,其设于驱动安装区中;一第一滚轴,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滚轴安装区中,第一滚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以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一滚轴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齿轮;一第二滚轴,其设于滚轴安装区中,且第二滚轴并排设于第一滚轴的上方或下方处并与第一滚轴之间形成有一脱荚间隙,第二滚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一筛板,其设于滚轴安装区的前端处,且筛板上对应脱荚间隙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筛孔。豆类作物通过脱荚间隙的阻隔作用而与茎秆分离,分离时不会对豆类产品进行捶打,豆类产品不容易遭受破坏,有利于提高成品率。

A device for pod removal of legu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上也越来越倾向于用机械化设备代替原有的人工劳作,这些机械化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其中,在豆类作物收获时主要是将豆类从其茎秆上脱荚下来,传统的脱荚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进行摘取,人力耗费大,但工作效率较低;目前,更多的是采用脱荚装置或收获装置对这些豆类作物进行脱荚,且市面上已经有大量的豆类作物脱荚装置,这些豆类作物脱荚装置绝大部分均是采用一对装配胶棒的转辊,利用其相对转动时胶棒间的捶打使豆类从其茎秆上脱荚下来,从而收获豆类产品,但是这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仅适用于皮质较厚的毛豆或其他豆类作物,对于一些皮质较薄的豆类作物,利用其进行脱荚时很容易破坏豆类产品的外表面,造成损坏,残次率较高,影响生产经济效益。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豆类作物脱荚装置进行一定的改进,以克服豆类作物在脱荚时容易遭受机械破坏的问题,从而提高成品率,并获得较高的生产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机架,其包括有一驱动安装区及一滚轴安装区;/n一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驱动安装区中;/n一第一滚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滚轴安装区中,且所述第一滚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以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滚轴的一端处设置有一第一齿轮;/n一第二滚轴,其设置于所述滚轴安装区中,且所述第二滚轴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轴的上方或者下方处并与所述第一滚轴之间形成有一脱荚间隙,所述第二滚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n一筛板,其设置于所述滚轴安装区的前端处,且所述筛板上对应所述脱荚间隙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可供豆类作物通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机架,其包括有一驱动安装区及一滚轴安装区;
一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驱动安装区中;
一第一滚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滚轴安装区中,且所述第一滚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以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滚轴的一端处设置有一第一齿轮;
一第二滚轴,其设置于所述滚轴安装区中,且所述第二滚轴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轴的上方或者下方处并与所述第一滚轴之间形成有一脱荚间隙,所述第二滚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一筛板,其设置于所述滚轴安装区的前端处,且所述筛板上对应所述脱荚间隙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可供豆类作物通过的筛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轴上套设有一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二滚轴上套设有一第二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套包括有一第一橡胶区及一第二橡胶区,所述第一橡胶区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橡胶区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作物脱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包括有一筛孔部及二自所述筛孔部的两端向外延伸凸出的固定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斌李泽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书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