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98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2:41
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用于实现红小豆与豆荚的分离。它包括:外壳,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上下设置的隔板和分离板,其中分离板倾斜设置,在分离板的下端设有若干容豆粒穿过的第一通孔,在隔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活动块,活动块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外壳内腔中,在活动块的外壁铰接安装有揉搓板,揉搓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卸载气缸,工作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举升气缸,设置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风机,风机设置在外壳侧壁上;豆粒收集箱,豆粒收集箱设置在分离板下方;豆荚收集箱,豆荚收集箱固定在外壳侧壁且位于分离板上端所在的一侧。该装置可实现豆荚与豆粒的分离,且不会损坏豆粒。

A device for pod removal of Adzuki Be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d removing device for red bean, which is used for realizing the separation of red bean and po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board and a separation board which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wherein the separation board is arranged obliquely,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through which the beans are contained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paration board,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edg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 movable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bove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hinged with a kneading board, the kneading board and the movable board A unload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ving blocks,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kneading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during operation; a lift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moving block; a fan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 bean collection box is arranged under the separation plate; a bean collection box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nd on the side where the upper end of the separation plate is located. The device can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pods and beans without damaging the be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类植物果实收获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
技术介绍
红小豆像其它豆类一样包裹在豆荚中,对红小豆收获并晒干后,脱去豆荚是主要的工作。由于豆荚大都随红小豆豆粒被晒干,因此通过挤压豆荚使得豆荚破碎后,便可以实现豆荚与豆粒的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用于实现红小豆与豆荚的分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上下设置的隔板和分离板,其中分离板倾斜设置,在分离板的下端设有若干容豆粒穿过的第一通孔,在隔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长条孔;活动块,活动块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外壳内腔中,在活动块的外壁铰接安装有揉搓板,揉搓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卸载气缸,工作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举升气缸,设置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驱动活动块的上下往复移动;风机,风机设置在外壳侧壁上且位于分离板下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上设有与对应风机的方孔,方孔内设置防护网;豆粒收集箱,豆粒收集箱设置在分离板下方;豆荚收集箱,豆荚收集箱固定在外壳侧壁且位于分离板上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设有侧孔,在豆荚收集箱上设有与侧孔连通的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揉搓板的上端与活动块铰接,且揉搓板的上部的厚度小于揉搓板下部的厚度。进一步地,活动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进一步地,在活动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揉搓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进一步地,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可伸缩的防护罩,且举升气缸置于防护罩内侧。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在第二安装槽内设有耳板,卸载气缸的缸筒与耳板铰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刮板,在外壳内设有驱动刮板做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壁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端的齿轮、与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外壳内壁的齿圈,齿圈与刮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刮板下部设有刷毛。进一步地,在豆荚收集箱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通风孔,通风孔内设有纱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操作方便,使用时仅需将豆荚放入外壳内;分离豆荚与豆粒时,活动块的上下移动与外壳内壁配合作用实现对豆荚的揉搓,通过揉搓力实现豆荚与豆粒的分离,相比于享有的挤压方式,可以避免豆粒被压瘪;揉搓后的豆荚碎块和豆粒,在风选作用下分离,进而得到较为纯净的豆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块的外形示意图;图4为活动块的剖视图;图5为活动块的俯视图;图6为隔板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11收集腔,12豆粒收集箱,13防护网,14侧孔,15分离板,16第一通孔,2隔板,21第二通孔,3活动块,31斜面,32凹槽,33第一安装槽,34第二安装槽,35第一耳板,36第二耳板,4揉搓板,41铰接轴,42揉搓面,43卸载气缸,44缺口,5防护罩,6举升气缸,7挂板,71齿圈,72齿轮,73电机,8风机,9豆荚收集箱,91第三通孔,92纱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外壳1、隔板2、活动块3、举升气缸6、揉搓板4、风机8、豆粒收集箱12、豆荚收集箱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外壳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部件,用于支撑、安装其它部件。外壳1由钢板、槽钢等焊接而成。在外壳内腔的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分离板15,分离板的倾斜角度为5-15度,在倾斜板的下端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6,且第一通孔以矩阵形式排列,第一通孔容豆粒穿过。分离板的设置,将外壳内腔分成上下设置的分离腔和收集腔11,在收集腔内设有豆粒收集箱12,豆粒收集箱以抽拉方式进出收集腔。在分离腔内设有方形的隔板2,隔板的设置,将分离腔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两部分,在外壳的右侧壁上设有方孔,该方孔位于隔板与分离板之间,在方孔内设有防护网13,防护网为金属网。如图6所示,在隔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为长条孔,且第二通孔有横向设置的,也有竖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既可以允许红小豆豆粒的穿过,也可以允许豆荚、豆荚碎块通过。在隔板的上方设有活动块3,如图3、图4所示,活动块为长方体形结构,活动块的顶部设有四个斜面31,斜面的设置使得活动块的上部呈锥形结构。在活动块的底部设有凹槽32,在活动块的四个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3,在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34,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连通。在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耳板35,在活动块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第二耳板36。在第一安装槽内通过铰接轴41铰接安装有揉搓板4,铰接轴设置在两第二耳板36之间。揉搓板的纵切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揉搓板下部的厚度大于揉搓板上部的厚度,背离活动块的揉搓板一面为揉搓面42,揉搓面用于和外壳内壁配合作用。在耳板上铰接安装有卸载气缸43,卸载气缸的活塞杆与揉搓板铰接连接,这样,在卸载气缸的作用下可以推动揉搓板进入或离开第一安装槽。卸载气缸活塞杆伸出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此时可以防止豆荚、豆粒落在隔板上;卸载气缸活塞杆缩回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分离,此时豆荚、豆粒可以穿过揉搓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落在隔板上。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举升气缸6,且举升气缸的活塞杆置于凹槽内与活动块固定连接,举升气缸的缸筒与隔板固定连接,在举升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活动块的上下往复移动。在活动块的底部与隔板之间设有防护罩5,防护罩可伸缩,防护罩上端和下端均敞口,防护罩的上端与活动块底部固定连接,防护罩的下端与隔板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罩用于对举升气缸起到保护的作用。为避免豆荚在隔板上堆积,在隔板上方设有刮板7,刮板的下部与隔板接触,在外壳内壁转动安装有齿圈71,在外壳内壁固定有电机73,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齿轮72,齿轮与齿圈啮合,以此驱动刮板在隔板上的运动,刮板推动隔板上的豆荚移动,进而避免豆荚的堆积。刮板运动时,绕防护罩做圆周运动,挂板底部还可设置刷毛,进而对第二通孔起到清扫的作用。电机、齿轮和齿圈构成了驱动刮板相对隔板做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在外壳的右壁设有与防护网对应的风机8,风机位于分离板下端位置,风机吹出的气流进入外壳内,大部分较轻的豆荚碎块、豆荚则被吹向左侧或者落在分离板的左端,豆粒则落在分离板的右端。在外壳的左侧壁上设有豆荚收集箱9,豆荚收集箱上设有与侧孔连通的第三通孔91,豆荚碎块和豆荚在风力的作用下穿过侧孔、第三通孔进入豆荚收集箱内。豆粒则在分离板上滚动,或穿过第一通孔直接落在豆粒收集箱内。在豆荚收集箱的左侧壁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通风孔,通风孔内设置便于拆卸的纱网92,以促使气流顺利的进入豆荚收集箱内,进而吹的豆荚碎块进入豆荚收集箱。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1)驱动卸载气缸动作,使得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n外壳,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上下设置的隔板和分离板,其中分离板倾斜设置,在分离板的下端设有若干容豆粒穿过的第一通孔,在隔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长条孔;/n活动块,活动块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外壳内腔中,在活动块的外壁铰接安装有揉搓板,揉搓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卸载气缸,工作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n举升气缸,设置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驱动活动块的上下往复移动;/n风机,风机设置在外壳侧壁上且位于分离板下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上设有与对应风机的方孔,方孔内设置防护网;/n豆粒收集箱,豆粒收集箱设置在分离板下方;/n豆荚收集箱,豆荚收集箱固定在外壳侧壁且位于分离板上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设有侧孔,在豆荚收集箱上设有与侧孔连通的第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外壳,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上下设置的隔板和分离板,其中分离板倾斜设置,在分离板的下端设有若干容豆粒穿过的第一通孔,在隔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长条孔;
活动块,活动块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外壳内腔中,在活动块的外壁铰接安装有揉搓板,揉搓板与活动块之间设有卸载气缸,工作时揉搓板下部与外壳内壁接触;
举升气缸,设置在隔板与活动块之间驱动活动块的上下往复移动;
风机,风机设置在外壳侧壁上且位于分离板下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上设有与对应风机的方孔,方孔内设置防护网;
豆粒收集箱,豆粒收集箱设置在分离板下方;
豆荚收集箱,豆荚收集箱固定在外壳侧壁且位于分离板上端所在的一侧,在外壳侧壁设有侧孔,在豆荚收集箱上设有与侧孔连通的第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其特征是,揉搓板的上端与活动块铰接,且揉搓板的上部的厚度小于揉搓板下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小豆的脱豆荚装置,其特征是,活动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汉凤李娜娜蒲艳艳宫永超李照君田汝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