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206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彩色灯串和用于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单独调节,例如调节亮度,从而与传统只能同时调节彩色发光器件和白色发光器件的灯光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多功能的优点。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light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光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灯光颜色可调的照明装置,但是该照明装置中的灯光控制系统在对发光器件进行调节时,无法对彩色的发光器件和白色的发光器件进行单独调节,从而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能够对彩色灯串和用于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单独调节,例如调节亮度,从而与传统只能同时调节彩色发光器件和白色发光器件的灯光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多功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中,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3、C4、C5、C6,稳压芯片U2的3脚与电源端V+电连接,稳压芯片U2的1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2脚引出电源端VCC,接地端GND与接线端GND2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3脚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与电容C3并联,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2脚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中,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R1,电阻R1,电容C2,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红外接收器IR1的2脚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中,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容C1,单片机U1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1的8脚接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2脚与红外接收器IR1的1脚电连接,单片机U1的3脚引出接线端OUT。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中,彩光灯模块包括彩色灯串,驱动芯片U3,单片机U4,电阻R2、R3、R4、RS1、R6、R7,电容C11,彩色灯串与驱动芯片U3的6脚、7脚和8脚电连接,驱动芯片U3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驱动芯片U3的5脚串联电阻RS1后接地,驱动芯片U3的9脚接地,驱动芯片U3的2脚、3脚和4脚分别串联电阻R4、电阻R3和电阻R2后与单片机U4的7脚、6脚和5脚电连接,单片机U4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4的2脚串联电阻R6后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4的2脚与单片机U1的3脚电连接,单片机U4的5脚串联电阻R7后接地,单片机U4的8脚接地,电容C11的一端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中,白光灯模块包括驱动芯片U6,单片机U7,发光二极管D1、D2,电阻Res1、Res2、R8、R9,R10、R11,电容C16,驱动芯片U6的1脚串联电阻Res1后接地,电阻Res2与电阻Res1并联,驱动芯片U6的2脚接地,驱动芯片U6的3脚串联电阻R9后接地,驱动芯片U6的3脚串联电阻R11后与电源端V+电连接,驱动芯片U6的3脚与单片机U7的5脚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端V+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驱动芯片U6的5脚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与发光二极管D1并联,单片机U7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7的2脚串联电阻R8后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7的2脚与单片机U1的3脚电连接,单片机U7的5脚串联电阻R10后接地,单片机U7的8脚接地,电容C16的一端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彩色灯串和用于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单独调节,例如调节亮度,从而与传统只能同时调节彩色发光器件和白色发光器件的灯光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多功能的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彩光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白光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3、C4、C5、C6,稳压芯片U2的3脚与电源端V+电连接,稳压芯片U2的1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2脚引出电源端VCC,接地端GND与接线端GND2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3脚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与电容C3并联,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2脚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R1,电阻R1,电容C2,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红外接收器IR1的2脚接地。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容C1,单片机U1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U1的8脚接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端VCC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2脚与红外接收器IR1的1脚电连接,单片机U1的3脚引出接线端OUT。彩光灯模块包括彩色灯串1,驱动芯片U3,单片机U4,电阻R2、R3、R4、RS1、R6、R7,电容C11,彩色灯串1与驱动芯片U3的6脚、7脚和8脚电连接,驱动芯片U3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驱动芯片U3的5脚串联电阻RS1后接地,驱动芯片U3的9脚接地,驱动芯片U3的2脚、3脚和4脚分别串联电阻R4、电阻R3和电阻R2后与单片机U4的7脚、6脚和5脚电连接,单片机U4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单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所述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所述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彩光灯模块和白光灯模块均与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3、C4、C5、C6,所述稳压芯片U2的3脚与电源端V+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1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2脚引出电源端VCC,所述接地端GND与接线端GND2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3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与电容C3并联,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2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R1,电阻R1,电容C2,所述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与电源端VCC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IR1的3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IR1的2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容C1,所述单片机U1的1脚与电源端VCC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8脚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端VCC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2脚与红外接收器IR1的1脚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3脚引出接线端OU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识别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彩光灯模块包括彩色灯串(1),驱动芯片U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