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634 阅读:27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石油工业使用的一种油管接箍,适用于各种需要起下油管的井下作业工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配合,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部设有凹段,就使两端外径形成台肩,一端的内丝扣和油管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丝扣在下井时和另一根油管相连,中部凹段用来扣挂吊卡,仅需1个吊卡即可完成起下油管柱的工作。能够避免管柱落井以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工业采油、注水、修井作业使用的一种井下管柱连接工具,特别是一种油管接箍,适用于各种需要起下油管的井下作业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石油工业的采油和修井作业中都使用油管。现有的油管是由油管本体和一个接箍组成的。这种油管的本体外径小,接箍外径大。油管的两端加工有外丝扣,接箍的两端加工有内丝扣,接箍和油管本体通过丝扣连接在一起组成一根油管。使用时一根油管的公外丝扣和另一根油管接箍的内丝扣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根一根的连接在一起下入井中,组成油管柱。在油管一根一根的下井的过程中,每连接一根油管,都必须倒换一次吊卡。即先下入井中的油管由吊卡挂住油管的接箍坐在井口上,要连接的下一根油管由挂在吊环上的另一个吊卡挂住油管的接箍吊起来,使其和已下入井中的油管连接在一起。连接好后上提油管柱,移去第一个吊卡,再下放油管柱将第二个吊卡连同油管柱坐挂在井口上并把吊环从吊卡上摘下。移去的第一个吊卡挂在吊环上再去挂另一根油管,如此循环,将油管一根一根的连接在一起下入井中。从井中起出油管时其动作相反。以上所述的作业过程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来回倒换吊卡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非常大;二是挂吊卡的过程中,由于司钻和井口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同步,容易出现操作人员刚挂上一个吊环即起钻的情况,俗称“挂单吊环”,从而造成管柱落井,甚至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油管接箍,克服现有作业过程中的问题。使其不用倒换吊卡,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杜绝“挂单吊环”的事故,避免出现管柱落井或人身伤害事故。本技术解决方案可达上述目的一种油管接箍,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配合,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本技术与原有油管接箍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中部设有凹段,就使两端外径形成台肩,一端的内丝扣和油管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丝扣在下井时和另一根油管相连,中部凹段用来扣挂吊卡。这样一个接箍就有两个台肩,其总长度和原来的接箍相比略有增加,但是却省去了倒换吊卡的工作过程,仅需1个吊卡即可完成起下油管柱的工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能够避免管柱落井以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如果将本技术的中部内通径敷设耐磨层,使其中段内径尺寸小于油管内径尺寸,起到扶正抽油杆的作用,从而防止抽油杆偏磨油管。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油管接箍,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相配合,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中部凹段的外形是圆形或者是多边形结构。由于本技术中部设有凹段,就使两端外径形成台肩,一个油管接箍就有两个台肩。一端的内丝扣和油管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丝扣在下井时和另一根油管相连,中部凹段用来扣挂吊卡。本技术的内通径有两种设计一种与油管内径相同;另一种是将其中部内通径敷设耐磨层,其中部内径尺寸小于油管内径、大于抽油杆外径,既不影响油流通过又起到扶正抽油杆的作用。现场在连接油管下井的过程中,在井口安装一个卡盘,一个专用吊卡始终挂在吊环上。挂在吊环上的吊卡用来扣挂本技术的上端部台肩,提起油管放入井中并通过本技术的下端部台肩坐在井口的卡盘上。摘下吊卡后再去吊挂具有本技术接箍的第二根油管,待第二根油管和第一根油管连接好后,上提油管柱,打开井口的卡盘,将油管柱下入井中。关闭井口的卡盘使第二根油管的油管接箍下端部台肩坐在井口的卡盘上。如此循环将油管一根一根的连接在一起下入井中。从井中起出油管时其动作相反。权利要求1.一种油管接箍,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配合,其特征是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接箍,其特征是中部凹段的外形是圆形或者是多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接箍,其特征是其内通径与油管内径相同或者是将其中部内通径敷设耐磨层,其中部内径尺寸小于油管内径、大于抽油杆外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石油工业使用的一种油管接箍,适用于各种需要起下油管的井下作业工程。本技术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配合,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由于本技术中部设有凹段,就使两端外径形成台肩,一端的内丝扣和油管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丝扣在下井时和另一根油管相连,中部凹段用来扣挂吊卡,仅需1个吊卡即可完成起下油管柱的工作。能够避免管柱落井以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F16L15/00GK2888224SQ20062008195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杨玉生, 朱庆利, 王从严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接箍,内通径两端设有内丝扣与油管的外丝扣配合,其特征是其外圆中部设有凹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生朱庆利王从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3月20日 15:19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