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681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管接箍,包括接箍本体,在所述接箍本体外表面套接一个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表面与接箍本体之间设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包覆在接箍本体外表面,所述接箍本体两端设有弹性凸缘,所述隔热筒两端与所述弹性凸缘抵靠,隔热筒外表面与圆柱筒内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真空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接箍的外表面设置隔热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隔热筒、弹性凸缘和圆柱筒之间形成真空层,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油管接箍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油管一般工作在数千米的井下,由于井深、油稠加之井下传热温差大,以及钢管热阻小,导致热量损失大。油管和接箍的保温性能较低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这种油管和接箍必须采用隔热性能优越的隔热油管和隔热接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管接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管接箍,包括接箍本体,在所述接箍本体外表面套接一个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表面与接箍本体之间设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包覆在接箍本体外表面,所述接箍本体两端设有弹性凸缘,所述隔热筒两端与所述弹性凸缘抵靠,隔热筒外表面与圆柱筒内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真空层。优选地,所述圆柱筒上设有抽真空孔,且真空孔的直径为0.1-2cm。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的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接箍的外表面设置隔热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隔热筒、弹性凸缘和圆柱筒之间形成真空层,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油管接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箍本体,2弹性凸缘,3圆柱筒,4真空层,5隔热筒。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油管接箍,包括接箍本体1,在所述接箍本体1外表面套接一个圆柱筒3,所述圆柱筒3内表面与接箍本体1之间设有隔热筒5,所述隔热筒5包覆在接箍本体1外表面,所述接箍本体1两端设有弹性凸缘2,所述隔热筒5两端与所述弹性凸缘2抵靠,隔热筒5外表面与圆柱筒3内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真空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圆柱筒3上设有抽真空孔,且真空孔的直径为0.1-2cm,所述真空孔与抽真空设备连接,抽真空完毕后,需要用活塞塞紧真空孔,保持真空状态,起到保温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弹性凸缘2的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这样的设置能保证弹性凸缘2与圆柱筒3两侧紧密贴合,形成密闭空间。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接箍的外表面设置隔热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隔热筒、弹性凸缘和圆柱筒之间形成真空层,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在此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管接箍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箍本体,在所述接箍本体外表面套接一个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表面与接箍本体之间设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包覆在接箍本体外表面,所述接箍本体两端设有弹性凸缘,所述隔热筒两端与所述弹性凸缘抵靠,隔热筒外表面与圆柱筒内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真空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箍本体,在所述接箍本体外表面套接一个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表面与接箍本体之间设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包覆在接箍本体外表面,所述接箍本体两端设有弹性凸缘,所述隔热筒两端与所述弹性凸缘抵靠,隔热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顶石油管材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