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钻加工出口毛刺的内冷阶梯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钻加工出口毛刺的内冷阶梯钻。
技术介绍
钻孔工艺是孔成型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在机械加工中占有很大比重。钻孔过程中会在孔底出现或多或少的毛刺,造成钻加工孔底出口毛刺的原因有很多,如工件材料、机床切削液、钻头结构、钻头角度、切削用量等等,由于毛刺的存在影响产品的使用,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因而不可小视,去毛刺往往会是车间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去除毛刺的方法分多种,有的用反倒角刀机械加工去除,有的采用锉刀等工具去除,还有去毛刺机器人打磨去除,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有资料显示,去毛刺所用工时占全部加工工时的5%~10%。随着加工中心等设备的普遍使用,钻加工和铣加工可以一次装夹加工完成,在此背景下,技术人员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编程难度较大的曲面铣削上,而对于孔加工,一般只是保证其满足使用要求,顺便对钻削入口处进行倒角加工,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通孔钻削时,在背面出口处所产生的毛刺,则往往会被忽略,很少有人考虑在加工过程中该如何主动减少或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钻加工出口毛刺的内冷阶梯钻,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同轴连接的第一切削部(1)、锥形过渡部(2)、第二切削部(3)以及钻身(4);/n所述第一切削部(1)的左端为钻尖角(11),所述钻尖角(11)的角度小于180°;/n所述锥形过渡部(2)的母线与第一切削部(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40~50°;/n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外径大于第一切削部(1)的外径:/n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左端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其轴线垂直;/n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外径大于锥形过渡部(2)的最大直径;/n第一切削部(1)及第二切削部(3)均设置有多条螺旋刀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钻加工出口毛刺的内冷阶梯钻,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同轴连接的第一切削部(1)、锥形过渡部(2)、第二切削部(3)以及钻身(4);
所述第一切削部(1)的左端为钻尖角(11),所述钻尖角(11)的角度小于180°;
所述锥形过渡部(2)的母线与第一切削部(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40~50°;
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外径大于第一切削部(1)的外径:
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左端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其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切削部(3)的外径大于锥形过渡部(2)的最大直径;
第一切削部(1)及第二切削部(3)均设置有多条螺旋刀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钻加工出口毛刺的内冷阶梯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主孔(5)和多个分支孔组;
所述冷却液主孔贯穿第一切削部(1)、锥形过渡部(2)、第二切削部(3)以及钻身(4);
每个所述分支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液分支孔(51),所述冷却液分支孔(51)的入口端与冷却液主孔(5)连通,出口端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水,杨永星,冶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