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84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钻孔机,包括承载台、钻头部分、机械双臂部分、套盖、垂荡机构部分、套筒、旋转机构部分、控制系统装置、钻头放置装置,所述旋转机构部分位于承载台面上,所述钻头放置装置位于承载台靠近旋转机构部分的一端,所述控制系统装置设置在旋转机构部分的侧面,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部分的上方,所述垂荡机构部分安装在套筒上,所述机械双臂部分与垂荡机构部分固定连接,且末端设置钻头部分,所述套盖设置在垂荡机构部分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进给动作灵活,定位准确,占用空间小,能够增大运动承受负载,运动稳定,且自主更换钻头,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钻孔重复定位精度。

An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钻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钻孔机。
技术介绍
在机械零件加工领域,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机通常用于对待加工件进行钻孔加工,钻孔机在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先用夹紧装置将待钻孔件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再利用钻头对待钻孔工作进行钻孔。现有的钻孔机再对待加工工件钻孔时,钻头部分只能Z向进给,且行业存在一些自动钻孔机通过承载工作面的X、Y向移动,改变钻孔的坐标位置。从而要求机床本体足够大,相对的占地空间大,且动作不灵活,针对不同孔径的钻孔需要手动更换钻头,更换操作过程繁琐,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人力成本高,经常出现人为失误而对工件造成损坏,生产效率低,且易出现精准度不高的情况,生产废料多,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钻孔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钻孔机,包括承载台、钻头部分、机械双臂部分、套盖、垂荡机构部分、套筒、旋转机构部分、控制系统装置以及钻头放置装置;所述旋转机构部分位于承载台面上,所述钻头放置装置位于承载台靠近旋转机构部分的一端,所述控制系统装置设置在旋转机构部分的侧面,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部分的上方,所述垂荡机构部分安装在套筒上,所述机械双臂部分与垂荡机构部分固定连接,且末端设置钻头部分,所述套盖设置在垂荡机构部分的顶端。所述垂荡机构部分包括电机Ⅰ,所述电机Ⅰ固定安装在套筒上端,且适配减速器Ⅰ,电机输出轴Ⅰ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安装有直齿轮Ⅰ,所述直齿轮Ⅰ两侧分别啮合有直齿轮Ⅱ和直齿轮III,所述直齿轮Ⅱ)和直齿轮III分别固定安装在各自的丝杆上,两根丝杆上下端均设有支撑轴承Ⅰ,实现电机Ⅰ旋转带动两根丝杆的旋转,且两根丝杆上均采用螺纹配合有移动丝块,丝杆的旋转带动移动丝块的上下移动,套筒外壁竖直方向开有滑轨,限制其一个只具备垂荡方向的移动,所述套筒间隙配合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移动丝块固定连接,实现带动外套筒的垂荡运动。所述旋转机构部分的目的是实现对套筒的旋转控制,包括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与承载台固定相连,支撑套筒内壁固定电机Ⅱ,电机Ⅱ适配减速器Ⅱ,电机输出轴Ⅱ安装有圆锥齿轮Ⅱ,圆锥齿轮Ⅱ与圆锥齿轮Ⅰ传动,圆锥齿轮Ⅰ安装在圆锥齿轮轴上,所述圆锥齿轮轴连接设置在套筒内的圆盘联轴器,带动套筒旋转,支撑套筒与套筒之间设置有防止滑移的轴承Ⅱ,从而实现旋转机构部分内的电机Ⅱ旋转带动整个套筒的旋转运动。所述机械双臂部分固定连接外套筒,满足外套筒的旋转、垂荡进给同时带动机械双臂部分的进给运动,包括臂Ⅰ和臂Ⅱ,所述外套筒与臂Ⅰ直接相连,实现与之联动进给,臂Ⅰ的末端通过连接销轴固定电机Ⅲ,臂Ⅱ通过连接销轴固定至设置在连接销轴上的输出转动盘上,实现电机Ⅲ旋转带动输出转动盘从而带动臂Ⅱ的旋转进给。所述臂Ⅱ内嵌钻头传动机构,包括电机Ⅳ,所述电机Ⅳ固定安装在臂Ⅱ的下端,电机Ⅳ的输出轴装设带轮,所述带轮通过传送带另一端连接至转体,所述转体通过上下轴承Ⅳ安装在臂Ⅱ的另一末端,所述钻头传动机构带动转体旋转,转体开设带槽,且下端开设装夹孔,装夹孔为锥面体型,起校准对心作用。所述钻头部分通过装夹孔配合安装在转体内,包括锁扣、锥体、挡块、夹头、钻头;所述锁扣位于钻头部分的顶部,起固定作用,所述锥体位于在锁扣的下端,且与所述装夹孔配合,均是锥面,起对心作用,所述挡块位于所述锥体的下端,所述挡块开有缺口,与转体内的凸块配合,其定位以及限制其旋转自由度,所述夹头位于挡块的下端,用于装夹钻头,钻头装夹可以采用物理连接(热胀冷缩原理)也可以采用机械连接。所述转体内部设有圆柱卡头以及与之适配的锁紧气缸,用于卡夹锁扣,从而转体旋转带动整体钻头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钻头放置装置设有9个放置槽,放置槽为锥面,与钻头部分的夹头锥面对心放置,且配合挡块的缺口,固定钻头的具体方向,简化钻头拾取、放置识别流程。进一步的,所述套盖开有散热孔。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作为整体的支撑且为待钻工件的工作台,位于装置的底部,上部支撑旋转机构部分和垂荡机构部分,为工作台面,用于固定待钻孔件,且一端配置多类型钻头放置装置,即需要更换钻头时,钻头部分依靠机械双臂动作至该区域进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装置与所述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电机Ⅳ的驱动部分以及锁紧气缸的控制阀相连接,根据所输入的钻头放置装置上各钻头的位置信息,以及设定钻孔转速和进给速度,通过上位机下载所编程序,所述控制系统装置收到指令,分步进行实施钻孔动作,并针对需要更换钻头的工件,相应触发锁紧气缸的控制阀实现对钻头的更换。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钻孔机,借助机械连杆式双臂,不仅进给动作灵活,定位准确,且占用空间小。且钻头的装夹采用锥面对心,大大提高了钻孔定位精度。以及采用双丝杆的重力方向的进给,增大运动承受负载,且运动稳定。针对同一工件需钻多类型孔径时,无需再手动更换钻头,减免操作过程的繁琐,提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钻孔重复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垂荡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双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钻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挡块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承载台,2-钻头部分,3-机械双臂部分,4-套盖,5-垂荡机构部分,6-套筒,7-旋转机构部分,8-控制系统装置,9-钻头放置装置,10-支撑轴承Ⅰ,101-滑轨,11-电机Ⅰ,12-减速器Ⅰ,13-电机输出轴Ⅰ,14-联轴器,15-直齿轮Ⅰ,161-直齿轮Ⅱ,162-直齿轮III,17齿轮轴,18-双丝杆,19-移动丝块,20-外套筒,21-轴承Ⅱ,22-支撑套筒,23-圆盘联轴器,24-圆锥齿轮Ⅰ,25-圆锥齿轮轴,26-圆锥齿轮Ⅱ,27-电机Ⅱ,28-减速器Ⅱ,29-电机输出轴Ⅱ,31-臂Ⅰ,32-电机Ⅲ,33-连接轴销,34-输出转动盘,35-臂Ⅱ,36-带轮,37-电机Ⅳ,38-传送带,39-装夹孔,40-锁紧气缸,41-轴承Ⅲ,42-转体带槽,43-转体,44-轴承Ⅳ,45-圆柱卡头,51-锁扣,52-锥体,53-夹头,54-钻头,55-挡块,56-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钻孔机,包括承载台1、钻头部分2、机械双臂部分3、套盖4、垂荡机构部分5、套筒6、旋转机构部分7、控制系统装置8以及钻头放置装置9;所述旋转机构部分7位于承载台1面上,所述钻头放置装置9位于承载台1靠近旋转机构部分7的一端,所述控制系统装置8设置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侧面,所述套筒6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上方,所述垂荡机构部分5安装在套筒6上,所述机械双臂部分3与垂荡机构部分5固定连接,且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1)、钻头部分(2)、机械双臂部分(3)、套盖(4)、垂荡机构部分(5)、套筒(6)、旋转机构部分(7)、控制系统装置(8)以及钻头放置装置(9);所述旋转机构部分(7)位于承载台(1)面上,所述钻头放置装置(9)位于承载台(1)靠近旋转机构部分(7)的一端,所述控制系统装置(8)设置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侧面,所述套筒(6)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上方,所述垂荡机构部分(5)安装在套筒(6)上,所述机械双臂部分(3)与垂荡机构部分(5)固定连接,且末端设置钻头部分(2),所述套盖(4)设置在垂荡机构部分(5)的顶端;/n所述垂荡机构部分(5)包括电机Ⅰ(11),所述电机Ⅰ(11)固定安装在套筒(6)上端,且适配减速器Ⅰ(12),电机输出轴Ⅰ(13)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4)固定齿轮轴(17),所述齿轮轴(17)上安装有直齿轮Ⅰ(15),所述直齿轮Ⅰ(15)两侧分别啮合有直齿轮Ⅱ(161)和直齿轮III(162),所述直齿轮Ⅱ(161)和直齿轮III(162)分别固定安装在各自的丝杆(18)上,两根丝杆(18)上下端均设有支撑轴承Ⅰ(10),实现电机Ⅰ(11)旋转带动两根丝杆(18)的旋转,且两根丝杆(18)上均采用螺纹配合有移动丝块(19),丝杆(18)的旋转带动移动丝块(19)的上下移动,套筒(6)外壁竖直方向开有滑轨(101),且间隙配合外套筒(20),所述外套筒(20)与移动丝块(19)固定连接,实现带动外套筒(20)的垂荡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1)、钻头部分(2)、机械双臂部分(3)、套盖(4)、垂荡机构部分(5)、套筒(6)、旋转机构部分(7)、控制系统装置(8)以及钻头放置装置(9);所述旋转机构部分(7)位于承载台(1)面上,所述钻头放置装置(9)位于承载台(1)靠近旋转机构部分(7)的一端,所述控制系统装置(8)设置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侧面,所述套筒(6)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部分(7)的上方,所述垂荡机构部分(5)安装在套筒(6)上,所述机械双臂部分(3)与垂荡机构部分(5)固定连接,且末端设置钻头部分(2),所述套盖(4)设置在垂荡机构部分(5)的顶端;
所述垂荡机构部分(5)包括电机Ⅰ(11),所述电机Ⅰ(11)固定安装在套筒(6)上端,且适配减速器Ⅰ(12),电机输出轴Ⅰ(13)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4)固定齿轮轴(17),所述齿轮轴(17)上安装有直齿轮Ⅰ(15),所述直齿轮Ⅰ(15)两侧分别啮合有直齿轮Ⅱ(161)和直齿轮III(162),所述直齿轮Ⅱ(161)和直齿轮III(162)分别固定安装在各自的丝杆(18)上,两根丝杆(18)上下端均设有支撑轴承Ⅰ(10),实现电机Ⅰ(11)旋转带动两根丝杆(18)的旋转,且两根丝杆(18)上均采用螺纹配合有移动丝块(19),丝杆(18)的旋转带动移动丝块(19)的上下移动,套筒(6)外壁竖直方向开有滑轨(101),且间隙配合外套筒(20),所述外套筒(20)与移动丝块(19)固定连接,实现带动外套筒(20)的垂荡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部分(7)包括支撑套筒(22),所述支撑套筒(22)与承载台(1)固定相连,支撑套筒(22)内壁固定电机Ⅱ(27),电机Ⅱ(27)适配减速器Ⅱ(28),电机输出轴Ⅱ(29)安装有圆锥齿轮Ⅱ(26),圆锥齿轮Ⅱ(26)与圆锥齿轮Ⅰ(24)传动,圆锥齿轮Ⅰ(24)安装在圆锥齿轮轴(25)上,所述圆锥齿轮轴(25)连接设置在套筒(6)内的圆盘联轴器(23),带动套筒(6)旋转,支撑套筒(22)与套筒(6)之间设置有防止滑移的轴承Ⅱ(21),从而实现旋转机构部分(7)内的电机Ⅱ(27)旋转带动整个套筒(6)的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双臂部分(3)固定连接外套筒(20),包括臂Ⅰ(31)和臂Ⅱ(35),所述外套筒(20)与臂Ⅰ(31)直接相连,实现与之联动进给,臂Ⅰ(31)的末端通过连接销轴(33)固定电机Ⅲ(32),臂Ⅱ(35)通过连接销轴(33)固定至设置在连接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怡陆佳依杨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