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73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属于编织装置领域,用于筒状编织物揽线,其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翻转底板和底座,转轴上安装有水平驱动齿,在翻转底座上安装有与铰接座通过铰接轴连接的铰接块以及远离铰接块的限位板,铰接座位于翻转顶板上,翻转顶板和与之平行设置的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固定上卡爪和下卡爪的上卡爪转轴、下卡爪转轴,上卡爪转轴和下卡爪转轴通过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在下卡爪转轴上安装有同步传动轮,同步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驱动器连接。所述翻转顶板还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固定在翻转底板上。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对筒状编织物在编织完成后的经线和纬线进行揽线作业,提高经线和纬线作业的效率。

The winding mechanism for taking out the tubular braid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mechanism for taking out the tubular braid,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weaving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winding the tubular braid, including a turnover base plate and a base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haft, a horizontal driving tooth is install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 articulated block connected with the articulated seat through the articulated shaft and a limit plate away from the articulated block are installed on the turnover base, and the articulated seat is located on the turnover top On the plate, between the turnover top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it, there are upper jaw shaft and lower jaw shaft which fix the upper jaw and the lower jaw. The upper jaw shaft and the lower jaw shaft are driven by the meshed transmission gear, and the lower jaw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wheel,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r through the synchronous belt. The turnover top plat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jacking device through an articulated way, and the jack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turnover bottom plate. In view of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application can perform the winding operation on the warp and weft of the tubular knitted fabric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knitt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arp and wef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
本申请属于编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
技术介绍
立体编织物的编织如果采用先在水平面进行经线和纬线的水平编织,然后再在模具的配合下形成垂直方向的立体编织的编织方法,其在垂直方向编织完成后,需要对垂直方向的经线和纬线进行揽线作业,即在编织机械的作业过程中,当编织完成后,需要通过装置将辐射状的分散线束进行聚拢,以便将编织完成后的编织物取下及对经线和纬线进行重新的固定,为下一轮的编织进行编织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其能够对筒状编织物在编织完成后的经线和纬线进行揽线作业,提高经线和纬线揽线作业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中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中心轴线处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翻转底板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水平驱动齿;所述翻转底板相对于水平驱动齿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块、限位板,铰接块成对设置于翻转底板的一端,限位板成对设置于相对铰接块的翻转底板的一端;所述铰接块通过铰接轴和铰接座与翻转顶板连接,铰接座固定连接在翻转顶板上;在翻转底板相对于铰接块的一侧安装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的伸缩端与翻转顶板连接,顶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翻转底板上;在翻转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和翻转顶板之间连接有上卡爪转轴、下卡爪转轴,上卡爪转轴上安装有上卡爪,下卡爪转轴上安装有下卡爪,上卡爪和下卡爪成对设置配合使用;所述上卡爪转轴和下卡爪转轴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上卡爪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和下卡爪转轴上的传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下卡爪转轴上安装有同步传动轮,同步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轮连接;驱动轮安装于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器上,驱动器固定在翻转顶板上。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驱动器固定在驱动器板上,驱动器板与翻转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顶升装置为顶升油缸或顶升气缸,顶升油缸或顶升气缸的底端固定在翻转底板的顶升板体上,顶升板体与翻转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顶升装置的顶升端与翻转顶板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限位板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上卡爪和下卡爪实现对经线和纬线的收拢,且能够调节上卡爪和下卡爪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并且能够将上卡爪和下卡爪所在的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卡爪;2、上卡爪转轴;3、固定板;4、下卡爪转轴;5、传动齿轮;6、同步传动轮;7、驱动轮;8、驱动器;9、驱动器板;10、橡胶垫块;11、限位板;12、顶升板体;13、顶升装置;14、水平驱动齿;15、底座;16、铰接块;17、铰接座;18、铰接轴;19、翻转顶板;20、翻转底板;21、下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5,底座15的中心轴线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5、翻转底板20上,并且在与上述两者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轴承结构,在转轴的中心位置处(也就是底板15与翻转底板20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水平驱动齿14,水平驱动齿14能够与水平驱动装置上的驱动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使之带动翻转底板20在水平面上饶转轴的旋转。所述的水平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15上,其水平驱动装置采用带有变速机的驱动电机。所述翻转底板20的上表面处安装有铰接块16和限位板11,其中铰接块16、限位板11均成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翻转底板20上表面的两端,所述铰接块16是通过铰接座17和铰接轴18安装于翻转顶板19上的,而铰接座17位于翻转顶板19的一侧,并且翻转顶板19能够绕着铰接轴18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翻转顶板19的另一端与限位板11的上端面接触并且搭接于限位板11的上端面。在相邻的限位板11之间的翻转顶板19之间安装有铰接的顶升装置13的顶升端,顶升装置13的底部通过顶升板体12与翻转底板20连接。所述翻转顶板19的上方安装有呈90°弯折的板体结构,该板体结构中的固定板3与翻转顶板19平行,在翻转顶板19与固定板3之间分别安装有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上卡爪转轴2和下卡爪转轴4分别与翻转顶板19、固定板3的连接位置之间采用轴承结构连接。所述的上卡爪转轴2和下卡爪转轴4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5,且两个转轴上的传动齿轮5啮合传动。在所述下卡爪转轴4的中部安装有同步传动轮6。同步传动轮6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轮7进行传动。驱动轮7与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器8的输出轴连接,并且驱动器8固定在驱动器板9上,驱动器板9固定在翻转顶板19、固定板3上。所述上卡爪转轴2和下卡爪转轴4位于各自传动齿轮5的一侧轴体上分别安装有上卡爪1、下卡爪21,上卡爪1和下卡爪21配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本申请中所述的上卡爪1和下卡爪21分别是安装于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上的,也就是说,上卡爪1成对设置在上卡爪转轴2的两端,下卡爪21成对设置在下卡爪转轴4的两端。如图1所示,其在成对设置的上卡爪1的内侧上卡爪转轴2上安装有传动齿轮5,在成对设置的下卡爪21的内侧下卡爪转轴4的区域内上装有传动齿轮5,上卡爪传动轴2和下卡爪传动轴4上的传动齿轮5啮合进行传动,从而通过传动齿轮5的啮合传动来实现上卡爪1和下卡爪21的打开与关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的两端是通过轴承结构安装于固定板3、翻转顶板19上的,固定板3为“∟”型结构中的一部分,其与翻转顶板19为互相平行的板体结构,且由于“∟”型结构底部板体的存在,所以使得固定板3与翻转顶板19之间留有足够安装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之间安装的距离。所述下卡爪转轴4的中部区域轴体(即如图1所示的上卡爪转轴2上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5的轴体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同步传动轮6。同步传动轮6能够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轮7联动从而实现驱动轮7上的动力传递至同步传动轮6上。所述的驱动轮7是安装于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器8上的,驱动器8固定在驱动器板9上,而驱动器板9可以作为驱动器的底座结构来实现驱动器8的固定和与翻转顶板19的连接与固定。本申请中所述的翻转顶板19的下表面安装有铰接座17,铰接座17通过铰接轴18与铰接块1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包括底座(1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5)的中心轴线处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翻转底板(20)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水平驱动齿(14);所述翻转底板(20)相对于水平驱动齿(14)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块(16)、限位板(11),铰接块(16)成对设置于翻转底板(20)的一端,限位板(11)成对设置于相对铰接块(16)的翻转底板(20)的一端;所述铰接块(16)通过铰接轴(18)和铰接座(17)与翻转顶板(19)连接,铰接座(17)固定连接在翻转顶板(19)上;在翻转底板(20)相对于铰接块(16)的一侧安装有顶升装置(13),顶升装置(13)的伸缩端与翻转顶板(19)连接,顶升装置(13)的底部固定在翻转底板(20)上;在翻转顶板(19)的顶部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固定板(3),固定板(3)和翻转顶板(19)之间连接有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上卡爪转轴(2)上安装有上卡爪(1),下卡爪转轴(4)上安装有下卡爪(21),上卡爪(1)和下卡爪(21)成对设置配合使用;所述上卡爪转轴(2)和下卡爪转轴(4)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5),上卡爪转轴(2)上的传动齿轮(5)和下卡爪转轴(4)上的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下卡爪转轴(4)上安装有同步传动轮(6),同步传动轮(6)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轮(7)连接;驱动轮(7)安装于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器(8)上,驱动器(8)固定在翻转顶板(1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取出的揽线机构,包括底座(1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5)的中心轴线处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翻转底板(20)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水平驱动齿(14);所述翻转底板(20)相对于水平驱动齿(14)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块(16)、限位板(11),铰接块(16)成对设置于翻转底板(20)的一端,限位板(11)成对设置于相对铰接块(16)的翻转底板(20)的一端;所述铰接块(16)通过铰接轴(18)和铰接座(17)与翻转顶板(19)连接,铰接座(17)固定连接在翻转顶板(19)上;在翻转底板(20)相对于铰接块(16)的一侧安装有顶升装置(13),顶升装置(13)的伸缩端与翻转顶板(19)连接,顶升装置(13)的底部固定在翻转底板(20)上;在翻转顶板(19)的顶部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固定板(3),固定板(3)和翻转顶板(19)之间连接有上卡爪转轴(2)、下卡爪转轴(4),上卡爪转轴(2)上安装有上卡爪(1),下卡爪转轴(4)上安装有下卡爪(21),上卡爪(1)和下卡爪(21)成对设置配合使用;所述上卡爪转轴(2)和下卡爪转轴(4)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钦梅刘景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城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