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深智专利>正文

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7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是针对其一端延伸的套接部加以改进,使管接头的套接部能配合束箍而轻易与外接软管形成极佳的气密接合,该管接头的套接部具有复数个相邻呈倒锥形的锯齿凸环,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之间形成一可与束箍匹配对应的环槽面,进而于环槽面上并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O形环嵌入的小环槽,使小环槽分别供O形环嵌入套置,当外接软管套入该套接部时,即可利用束箍紧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以快速完成管接头套接部与外接软管的气密防漏接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设计,特别是有关管接头一端延伸的套接 部与外接软管的气密防漏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气密管接头,例如常见使用于消防器材、空压机或其它特定设备 器具提供气体或液体输送的延伸管体,管接头的使用皆为不可或缺的构件, 主要是以两个相向对应的管接头为一組,以卩更相对接合,各个管接头的一 端是一开口部,另一端则是一延伸状的套接部,开口部可依需要设有各种不同的实施结构或扣合装置,而管接头10的延伸套接部101常见具有复数 个相邻的锯齿凸环102 (如图7所示),以供与一外接软管连接结合,又两 个相向管接头是以对应开口部形成接合,已知两个管接头开口部的对应接 合,也具有多种不同的气密设计,但管接头延伸套接部与外接软管的连接 结合,其气密防漏设计也极为重要,如发生任何渗漏,其连接目的即失去 功效,故此部分的气密防漏连接十分重要,自不容忽视。上述已知管接头,其延伸套接部与外接软管所为的连接结合方式,多 是预先在该套接部的复数锯齿凸环上直接涂布一层黏胶,再将外接软管套 入完成勦结,或再加装一个可供束合的束箍,令外接软管与管接头的延伸 套接部形成紧箍结合,以完成气密防漏的连接組合;然而,上迷黏胶层于上胶时很容易发生黏胶分布不均的情形,且该黏胶于日久后难免会产生硬 化或质变, 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导致接合不良,因此无法长期有效的维持气 密防漏效果,尚嫌美中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设计,特别是为了改善管接头 延伸套接部与外接软管的气密防漏接合而再施改进,能快速且简易的完成 管接头套接部与外接软管的连接,形成极佳气密接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的管体一端 是一公扣型或母扣型的开口部,另一端为一延伸的套接部,该套接部具有 复数个相邻呈倒锥形的锯齿凸环,管接头的套接部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 之间,形成一可供与一束箍呈匹配对应的环槽面,并于环槽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0形环嵌入的小环槽,0形环嵌入套置于小环槽。由上所述,本技术的管接头,当外接软管套入套接部时,可利用 束箍紧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故能快速且简易的完成管接头套 接部与外接软管的连接,形成极佳气密接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接头与o形环气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管接头与外接软管组合完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于管接头嵌入套置0形环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管接头与外接软管组合完成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以公、母扣型管接头配对组成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6为本技术于管接头开口部设有螺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7为已知公扣型管接头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管接头1,其管体的一端是一开口部11, 另一端为一延伸的套接部12,该开口部11的实施结构并无限制,其可实施为一如图1所示的公扣型开口部11,或可实施为一如图5所示的母扣型开 口部11 a ,且该开口部11或11 a也可依其用途需求而实施为各种不同的已知结构形态或附设已知的扣合装置111 a ,且管体本身的材质也不拘,例 如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其它坚硬材质均可。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管接头l,所述套接部12具有复数个相邻 呈倒锥形的已知锯齿凸环121 ,但特别是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121之间, 进一步形成一可供与一束箍2呈匹配对应的环槽面122,该环槽面122的宽 度大于或等于束箍2的束带宽度,并于环槽面122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可供0形环3嵌入的小环槽123 ,使小环槽123分别供0形环3嵌入套置 (如图3所示),当一外接软管4套入该套接部12时,即可利用束箍2紧 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122 ,以快速完成管接头1套接部12与外 接软管4的气密防漏接合(如图2或图4所示)。如图5所示,揭示以一公扣型管接头1与一母扣型管接头1 a的配对组 成,两管接头l、 la的开口部ll、 11 a可相互扣接而形成气密结合,但涉 及管接头l、 la的开口部ll、 11 a的构造并非本技术的改进标的,且 开口部11、 lla的已知扣接结构(如螺合或扣合或装设快速扣合组件)也 有多种不同设计,即如图6所示实施例,该管接头1可于开口部11的外壁 设有可供接合的螺紋112 ,故同理可供与另一相对的母扣型管接头以螺合 方式而形成配对组成,此外,于所述母扣型开口部lla的口径内也可设有 各种的气密环或气密垫片等已知构件,故此部分已知构造或其组合应用, 本案即不另赘述,理合指明。依本技术的管接头1或1a设计,主要是利用管接头1或1a于套 接部12或12 a的两个锯齿凸环121或121 a之间形成一可与一束箍匹配对 应的环槽面122或122 a ,并将0形环3嵌入套置于该环槽面122 (或122 a)的小环槽123,因此于外接软管4套入套接部12或12 a时,可简易 利用一束箍2配合一锁固片21而紧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122或122 a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0形环3提供极佳气密接合,整体组成非常简 单迅速,完全摒弃已知的上胶黏合方式,故能有效改善已知管接头延伸套 接部与外接软管的接合缺失。虽然本技术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 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的管体一端是一公扣型或母扣型的开口部,另一端为一延伸的套接部,该套接部具有复数个相邻呈倒锥形的锯齿凸环,其特征在于管接头的套接部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之间,形成一可供与一束箍呈匹配对应的环槽面,并于环槽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O形环嵌入的小环槽,O形环嵌入套置于小环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套入一外接软 管,所述束箍紧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管接头套接部与外接软 管形成气密防漏接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的环槽面宽度 大于或等于所述束箍的束带宽度。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是针对其一端延伸的套接部加以改进,使管接头的套接部能配合束箍而轻易与外接软管形成极佳的气密接合,该管接头的套接部具有复数个相邻呈倒锥形的锯齿凸环,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之间形成一可与束箍匹配对应的环槽面,进而于环槽面上并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O形环嵌入的小环槽,使小环槽分别供O形环嵌入套置,当外接软管套入该套接部时,即可利用束箍紧紧环束结合于匹配对应的环槽面,以快速完成管接头套接部与外接软管的气密防漏接合。文档编号F16L33/00GK201014105SQ200720004540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深智 申请人:李深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的管体一端是一公扣型或母扣型的开口部,另一端为一延伸的套接部,该套接部具有复数个相邻呈倒锥形的锯齿凸环,其特征在于:管接头的套接部在两个相邻的锯齿凸环之间,形成一可供与一束箍呈匹配对应的环槽面,并于环槽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O形环嵌入的小环槽,O形环嵌入套置于小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深智
申请(专利权)人:李深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