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装置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8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形装置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配置有连续纤维片的状态下,按压构件构成为将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第一模具的退避面按压,拉伸构件构成为,在按压构件将被按压部分按压于退避面之后,拉伸连续纤维片中的位于比被按压部分靠外周侧处的部分,使连续纤维片紧贴于主面及退避面。

Form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rming produc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rming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orming produc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a continuous fiber she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mould and the second mould, the pressing member is formed to press the pressed part of the continuous fiber sheet to the backplane of the first mould, and the drawing component is formed, so as to press the pressed part to press the pressed part on the backplane, and to stretch the part of the continuous fiber sheet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pressing part, so as to make the continuous fiber piece. Close to the main surface and the retrea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形装置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成形装置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关于成形含有连续纤维片的树脂制品的成形装置进行了各种提案。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148124中关于成形品和成形成形品的成形装置进行了记载。成形品包括加压成形部分和注射成形部分。加压成形部分是比较单纯的形状,包括平板部和周壁部,形成为罩形状。加压成形部分由树脂和在树脂内含有的连续纤维形成。注射成形部分与加压成形部分一体形成。注射成形部分包括连接于周壁部的连接壁部和形成于加压成形部分的平板部的内表面的格子状的肋。该注射成形部分由树脂和在树脂内含有的短纤维形成。日本特开2014-148124所记载的成形装置是用于制造上述的成形品的装置。该成形装置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下模具包括大致平坦面状的上表面和从该上表面向外周缘部垂下的周面。上模具包括与下模具的上表面对应的顶面和与下模具的周面对应的内周面。并且,通过上模具及下模具互相接触,而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仿照成形品的形状。在使用该成形装置来成形成形品时,首先,在上模具配置含有连续纤维片的板状的基材。然后,成形装置通过利用上模具及下模具夹入基材而将基材弯曲来成形加压成形部分。成形装置向空腔内供给包含短纤维的树脂而将注射成形部分一体地连结于空腔内的加压成形部分。这样,在空腔内形成成形品。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特开2014-148124所记载的成形品中,含有连续纤维片的加压成形部分是单纯的形状,例如在平板部未形成阶梯形状、凹凸形状。若假设要在含有连续纤维片的平板部形成阶梯形状、凹凸形状,则会使成形装置的空腔的形状与平板部的阶梯形状、凹凸形状相符。例如,若要在空腔的形状形成凹凸形状,则会在下模具形成凹部,在上模具形成凸部。若要使用这样的成形装置来成形成形品,则首先在下模具的上表面配置含有连续纤维片的基材。之后,将上模具接近下模具来成形基材。在上模具的凸部将连续纤维片向下模具的凹部的底面按压时,连续纤维片的一部分有时会浮起。之后,若将树脂等向空腔内供给,则可能会在连续纤维片形成有褶皱等的状态下制造成形品。上述的课题在空腔形成有阶梯形状的模具中也会产生同样的课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在连续纤维片形成有台阶形状、凹凸形状的成形品并且能够抑制在连续纤维片形成褶皱等的成形装置及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构成为使配置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连续纤维片变形,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互相对向配置,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向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离开的离开方向和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接近的接近方向移动,第一模具包括供配置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连续纤维片配置的配置面。上述配置面包括:主面;和至少一个退避面,连接于主面,且位于比主面靠从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侧处,第二模具包括:至少一个按压构件,将配置于配置面的连续纤维片向退避面按压;和拉伸构件,构成为拉伸连续纤维片,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配置有连续纤维片的状态下,按压构件将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退避面按压,拉伸构件构成为,在按压构件将被按压部分按压于退避面之后,拉伸连续纤维片中的位于比被按压部分靠外周侧处的部分,来使连续纤维片紧贴于主面。根据上述的成形装置,在按压构件将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退避面按压时,即使连续纤维片的一部分浮起,也能够通过拉伸构件拉伸被按压部分的外周侧而使连续纤维片的浮起部分伸展。因而,连续纤维片成为紧贴于退避面及主面的状态,能够在连续纤维片形成阶梯形状、凹凸形状,并且在成形品中能够抑制在连续纤维片形成褶皱等。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成形装置中,配置于所述配置面的所述连续纤维片包括相比所述配置面的外周缘部向外侧伸出的外周部分。所述拉伸构件可以构成为,通过拉伸所述外周部分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根据上述的成形装置,通过拉伸连续纤维片的外周部分,能够使连续纤维片的浮起部分伸展伸展,在成形品中能够抑制在连续纤维片形成褶皱等。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成形装置中,所述第一模具可以包括与所述配置面的外周缘部连接并且向从所述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延伸的周面。所述拉伸构件可以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外周部分向所述接近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外周部分以沿着所述周面的方式变形,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成形装置可以还包括将通过拉伸构件而以沿着所述周面的方式变形了的所述外周部分的外缘向所述周面按压的第三模具。根据上述的成形装置,由于外周部分的外缘被第三模具向周面按压,所以能够抑制连续纤维片从周面翻起。由此,能够在将连续纤维片的外周部分的形状仿照于第一模具的周面的形状的状态下形成成形品。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成形装置中,可以构成为,通过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及所述第三模具互相接近而形成将所述连续纤维片收容于内部的空腔。成形装置可以还包括构成为向空腔内供给树脂的供给装置。根据上述的成形装置,能够在使连续纤维片紧贴于主面及周面的状态下使树脂含浸于连续纤维片,在成形品中能够抑制在连续纤维片形成褶皱。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成形装置中,所述配置面可以包括第一退避面和位于比第一退避面靠配置面的外周缘部侧处的第二退避面。上述第二模具可以包括第一按压构件及第二按压构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可以构成为将连续纤维片的第一被按压部分向第一退避面按压,第二按压构件可以构成为将连续纤维片的第二被按压部分向第二退避面按压。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按压构件将第一被按压部分按压于第一退避面之后,将第二被按压部分向第二退避面按压。拉伸构件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将第二被按压部分按压于第二退避面之后,拉伸连续纤维片中的位于比第二被按压部分靠外周侧处的部分。根据上述的成形装置,在第一按压构件将第一被按压部分按压于第一退避面之后,第二按压构件将第二被按压部分向第二退避面按压,即使在第一被按压部分被按压于第一退避面时在第一退避面的附近连续纤维片浮起,通过第二按压构件按压第二被按压部分,也能够使浮起部分伸展。并且,之后,第二按压构件将第二被按压部分向第二退避面按压。在第二按压构件将第二被按压部分向第二退避面按压时,即使在连续纤维片产生了浮起部分,通过拉伸构件拉伸第二被按压部分的外周侧,也能够使上述的浮起部分伸展。这样,能够使连续纤维片紧贴于主面。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互相对向配置的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配置连续纤维片;及利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来对连续纤维片进行加工。上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向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离开的离开方向和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接近的接近方向移动,第一模具包括供配置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连续纤维片配置的配置面,配置面包括:主面;和至少一个退避面,连接于主面,且位于比主面靠从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侧处,对连续纤维片进行加工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退避面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模具;及/n第二模具,/n其中,所述成形装置构成为使配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连续纤维片变形,/n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互相对向配置,/n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向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离开的离开方向和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接近的接近方向移动,/n所述第一模具包括供配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所述连续纤维片配置的配置面,/n所述配置面包括:主面;和至少一个退避面,连接于所述主面,且位于比所述主面靠从所述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侧处,/n所述第二模具包括:至少一个按压构件,构成为将配置于所述配置面的所述连续纤维片向所述退避面按压;和拉伸构件,构成为拉伸所述连续纤维片,/n所述按压构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配置有所述连续纤维片的状态下,将所述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所述退避面按压,/n所述拉伸构件构成为,在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被按压部分按压于所述退避面之后,拉伸所述连续纤维片中的位于比所述被按压部分靠外周侧处的部分,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4 JP 2018-1068971.一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模具;及
第二模具,
其中,所述成形装置构成为使配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连续纤维片变形,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互相对向配置,
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向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离开的离开方向和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地互相接近的接近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供配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所述连续纤维片配置的配置面,
所述配置面包括:主面;和至少一个退避面,连接于所述主面,且位于比所述主面靠从所述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侧处,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至少一个按压构件,构成为将配置于所述配置面的所述连续纤维片向所述退避面按压;和拉伸构件,构成为拉伸所述连续纤维片,
所述按压构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配置有所述连续纤维片的状态下,将所述连续纤维片的被按压部分向所述退避面按压,
所述拉伸构件构成为,在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被按压部分按压于所述退避面之后,拉伸所述连续纤维片中的位于比所述被按压部分靠外周侧处的部分,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配置面的所述连续纤维片包括相比所述配置面的外周缘部向外侧伸出的外周部分,
所述拉伸构件构成为,通过拉伸所述外周部分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三模具,
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与所述配置面的所述外周缘部连接并且向从所述第二模具离开的方向延伸的周面,
所述拉伸构件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外周部分向所述接近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外周部分以沿着所述周面的方式变形,来使所述连续纤维片紧贴于所述主面,
所述第三模具构成为,将通过所述拉伸构件而以沿着所述周面的方式变形了的所述外周部分的外缘向所述周面按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供给装置,
其中,
所述成形装置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及所述第三模具互相接近而形成将所述连续纤维片收容于内部的空腔,
所述供给装置构成为向所述空腔内供给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面包括第一退避面和位于比所述第一退避面靠所述配置面的外周缘部侧处的第二退避面,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一按压构件及第二按压构件,
所述第一按压构件构成为将所述连续纤维片的第一被按压部分向所述第一退避面按压,
所述第二按压构件构成为将所述连续纤维片的第二被按压部分向所述第二退避面按压,
所述第二按压构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泰弘石川翔太朗浅井正孝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