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639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它包括下磨盘组件和水冷却系统,下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和下磨盘座,下磨盘和下磨盘座之间设置有水冷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管道布置少,易于加工和组装,能够使下磨盘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进行水冷散热。

A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the lower grinding mechanism of the grin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the lower grinding mechanism in the grinder,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grinding plate component and a water cooling system, the lower grinding plate component comprises a lower grinding plate and a lower grinding plate base, and a water-cooling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grinding plate and the lower grinding plat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the lower grinding mechanism in the grinder, which is compact in structure, less in pipeline layout, easy to process and assemble, and can make the lower grinding plate conduct water cooling and heat diss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研磨机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去除毛刺、表面锈蚀处理、表面抛光和研磨洗净等工作,广泛应用与各大领域。现有的研磨机在研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热应力高度集中,冷却效果差,经常造成磨面破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管道布置少,易于加工和组装,能够使下磨盘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进行水冷散热。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下磨盘组件和水冷却系统,下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和下磨盘座,下磨盘和下磨盘座之间设置有水冷通道;水冷却系统包括外过水管,外过水管内部设置有内过水管,内过水管内部为进水主通道,内过水管的外壁与外过水管内部之间形成出水主通道,内过水管和外过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分水轴;分水轴的外侧套设有上分水套,分水轴可在上分水套内部转动,分水轴与上分水套之间通过轴承密封圈密封,内过水管的上下两端均与外过水管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块,分水轴内且在位于内过水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分水轴内且在位于外过水管的侧面设置有环形水槽和第二过水孔,外过水管上设置有与环形水槽贯穿的通孔,上分水套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水孔相贯通的第一水流通道,以及上分水套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贯穿的第二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分别连接下磨盘出水管和下磨盘进水管;下磨盘出水管和下磨盘进水管分别与水冷通道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内过水管和外过水管的底部设置有下分水套,下分水套底部连接旋转接头,进水主通道与旋转接头中的第三水流通道连接贯通;出水主通道依次与下分水套中的第五水流通道、旋转接头中的第四水流通道连接贯通;第四水流通道与出水接头连接贯通,第三水流通道与进水接头连接贯通。进一步的,密封块焊接密封在内过水管和外过水管之间。进一步的,内过水管和外过水管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齐设置。进一步的,水冷通道为迷宫式水冷通道,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管道布置少,易于加工和组装,能够使下磨盘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进行水冷散热。本技术的下磨盘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水管难以布置的技术难题,使水管布置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水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主减速机;2、主减速机大齿轮;3、减速机小齿轮;4、齿圈;5、下磨盘座;6、下磨盘;7、下磨盘进水管;8、太阳轮;9、分水轴;10、上分水套;11、下磨盘出水管;12、内过水管;13、小减速机齿轮;14、小减速机;15、外过水管;16、下分水套;17、出水接头;18、旋转接头;19、进水接头;20、密封块;21、进水主通道;22、出水主通道;23、驱动内管;24、内管驱动齿轮;25、环形支架;26、支架驱动齿轮;27、驱动外管;28、外管驱动齿轮;901、第一过水孔;902、环形水槽;903、第二过水孔;1001、第一水流通道;1002、第二水流通道;1601、第五水流通道;1801、第三水流通道;1802、第四水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下磨盘组件、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和水冷却系统,下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之间设置有水冷通道,下磨盘6直接用作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行星轮,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行星轮和齿圈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水冷通道与水冷却系统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带动行星轮以及行星轮上的下磨盘组件进行自转,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行星轮和齿圈进行公转。优选的,水冷却系统包括外过水管15,外过水管15内部设置有内过水管12,内过水管12内部为进水主通道21,内过水管12的外壁与外过水管15内部之间形成出水主通道22,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顶部设置有分水轴9;分水轴9的外侧套设有上分水套10,分水轴9可在上分水套10内部转动,分水轴9与上分水套10之间通过轴承密封圈密封,内过水管12的上下两端均与外过水管15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块20,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内过水管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孔901,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外过水管15的侧面设置有环形水槽902和第二过水孔903,外过水管15上设置有与环形水槽902贯穿的通孔,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水孔903相贯通的第一水流通道1001,以及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901贯穿的第二水流通道1002;第一水流通道1001和第二水流通道1002分别连接下磨盘出水管11和下磨盘进水管7;下磨盘出水管11和下磨盘进水管7分别与水冷通道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底部设置有下分水套16,下分水套16底部连接旋转接头18,进水主通道21与旋转接头18中的第三水流通道1801连接贯通;出水主通道22依次与下分水套16中的第五水流通道1601、旋转接头18中的第四水流通道1802连接贯通;第四水流通道1802与出水接头17连接贯通,第三水流通道1801与进水接头19连接贯通。水冷却系统工作时,外部水泵运行使冷却液从进水接头19进入,然后依次经过第三水流通道1801、进水主通道21、第一过水孔901、第二水流通道1002、下磨盘进水管7然后进入到下磨盘和下磨盘座之间设的水冷通道内,对下磨盘进行冷却,然后再由下磨盘出水管11依次流入经过第一水流通道1001、第二过水孔903、环形水槽902、出水主通道22、第五水流通道1601、第四水流通道1802和出水接头17,完成对下磨盘的散热。优选的,密封块20焊接密封在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之间。优选的,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齐设置。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小减速机14,小减速机14的输出轴设置有小减速机齿轮13,小减速机齿轮13与驱动内管23底部的内管驱动齿轮24啮合连接,驱动内管23的顶部与分水轴9固定连接,分水轴9与太阳轮8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减速机1、主减速机1的输出轴连接主减速机大齿轮2和减速机小齿轮3,主减速机大齿轮2与驱动外管27底部的外管驱动齿轮28啮合连接,下磨盘座5与驱动外管27固定连接;减速机小齿轮3与环形支架25底部的支架驱动齿轮26啮合连接,齿圈4固定设置在环形支架25上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磨盘组件和水冷却系统,下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之间设置有水冷通道;水冷却系统包括外过水管(15),外过水管(15)内部设置有内过水管(12),内过水管(12)内部为进水主通道(21),内过水管(12)的外壁与外过水管(15)内部之间形成出水主通道(22),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顶部设置有分水轴(9);分水轴(9)的外侧套设有上分水套(10),分水轴(9)可在上分水套(10)内部转动,分水轴(9)与上分水套(10)之间通过轴承密封圈密封,内过水管(12)的上下两端均与外过水管(15)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块(20),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内过水管(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孔(901),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外过水管(15)的侧面设置有环形水槽(902)和第二过水孔(903),外过水管(15)上设置有与环形水槽(902)贯穿的通孔,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水孔(903)相贯通的第一水流通道(1001),以及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901)贯穿的第二水流通道(1002);第一水流通道(1001)和第二水流通道(1002)分别连接下磨盘出水管(11)和下磨盘进水管(7);下磨盘出水管(11)和下磨盘进水管(7)分别与水冷通道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底部设置有下分水套(16),下分水套(16)底部连接旋转接头(18),进水主通道(21)与旋转接头(18)中的第三水流通道(1801)连接贯通;出水主通道(22)依次与下分水套(16)中的第五水流通道(1601)、旋转接头(18)中的第四水流通道(1802)连接贯通;第四水流通道(1802)与出水接头(17)连接贯通,第三水流通道(1801)与进水接头(19)连接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磨机中下磨机构的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磨盘组件和水冷却系统,下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下磨盘(6)和下磨盘座(5)之间设置有水冷通道;水冷却系统包括外过水管(15),外过水管(15)内部设置有内过水管(12),内过水管(12)内部为进水主通道(21),内过水管(12)的外壁与外过水管(15)内部之间形成出水主通道(22),内过水管(12)和外过水管(15)的顶部设置有分水轴(9);分水轴(9)的外侧套设有上分水套(10),分水轴(9)可在上分水套(10)内部转动,分水轴(9)与上分水套(10)之间通过轴承密封圈密封,内过水管(12)的上下两端均与外过水管(15)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块(20),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内过水管(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孔(901),分水轴(9)内且在位于外过水管(15)的侧面设置有环形水槽(902)和第二过水孔(903),外过水管(15)上设置有与环形水槽(902)贯穿的通孔,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水孔(903)相贯通的第一水流通道(1001),以及上分水套(10)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901)贯穿的第二水流通道(100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精工玻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