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30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包括动模、定模、安装于动模下端的导杆以及安装于定模内并与导杆穿插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自上向下依次包括弹性输油部和导油部,所述导油部包括下端的筒状穿插部和上端向外垂直翻折的折边,穿插部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油腔,在穿插部的内壁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导油孔,所述弹性输油部包括固定于折边上且上端局部露出至定模上表面的弹性储油环、弹性储油环内绕弹性储油环周向间隔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储油环底部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输油孔,该自润滑导向结构无需动力能够自动添加润滑油,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A self-lubricating guiding structure of stamping die for automobile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lubricating guide structure of a stamping die for an automobile part, which comprises a moving die, a fixed die, a guide rod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oving die and a guide sleeve installed in the fixed die and matched with the guide rod. The guide sleeve successively comprises an elastic oil delivery part and an oil guide part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oil guide part comprises a barrel shaped inserting part at the lower end and a folding edge vertically turned outwards at the upper end, An oil guide cavity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side the inserting part, and an oil guide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guid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erting part. The elastic oil transfer part includes an elastic oil storage ring fixed on the fold edge and the upper end partially expos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mold, a return spring arranged around the circumferential separation of the elastic oil storage ring inside the elastic oil storage ring, and an oil transfer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guide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lastic oil storage ring The self-lubricating guide structure can automatically add lubricating oil without power,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润滑导向结构。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工艺设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则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者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汽车零件很多都是通过冲压成型,一般,在冲压时,为了确保零件生产后的质量,需要动模和定模的完美配合,故,会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导向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0765574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其在动模上安装导向套,在定模上安装导杆,当液压缸下压动模时,动模沿着导杆运动,从而确保动模的冲击块能够与定模的冲击槽完美配合。但是,由于导杆和导向套只是单纯的穿插配合,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手动添加润滑油,不然导杆和导向套的配合处会不断发生磨损,导致导杆和导向套配合的卡涩甚至卡死,影响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手动添加润滑油较为麻烦,需要机器停止作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能够自动添加润滑油。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包括动模、定模、安装于动模下端的导杆以及安装于定模内并与导杆穿插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自上向下依次包括弹性输油部和导油部,所述导油部包括下端的筒状穿插部和上端向外垂直翻折的折边,穿插部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油腔,在穿插部的内壁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导油孔,所述弹性输油部包括固定于折边上且上端局部露出至定模上表面的弹性储油环、弹性储油环内绕弹性储油环周向间隔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储油环底部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输油孔。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容置导向套且截面呈T形的通槽,所述弹性储油环局部露出至通槽上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弹性储油环顶部固定有一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连通至弹性储油环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注油孔的密封塞。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注油孔绕穿插部内壁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注油孔沿穿插部内壁竖直错位设置有若干排。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折边直径大于弹性储油环的外径,且在折边上绕折边周向间隔设置有安装孔,在通槽内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安装孔上设置有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紧配的紧固螺钉。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定模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导向套。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弹性储油环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导向套设置成上端的弹性输油部和下端的导油部,弹性输油部包括一个弹性储油环,通过模具的合模提供弹性输油部向导油部输油的动力,使穿插部的内壁均匀附着润滑油,通过模具的开模结合弹性储油环内的复位弹簧使空气和过多的润滑油重新进入到弹性出油环内,该自润滑导向结构无需动力能够自动添加润滑油,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定模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图中,1、动模;2、定模;3、导杆;4、导向套;401、通槽;5、密封塞;6、导油部;601、穿插部;602、折边;7、导油腔;8、导油孔;9、紧固螺钉;10、弹性储油环;11、复位弹簧;12、金属板;13、输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机构,参照图1-图5所示,包括动模1、定模2、固定安装于动模1下端四角处的导杆3以及安装于定模2内并与导杆3穿插配合的导向套4,导向套4自上向下依次包括弹性输油部和导油部6,在定模2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容置导向套4且截面呈T形的通槽401。其中,导油部6参照图4-图5所示,包括下端的筒状穿插部601和上端向外垂直翻折的折边602,穿插部601内部竖直设置有环状的导油腔7,在穿插部601的内壁设置与导油腔7连通的导油孔8,为了使润滑油能够均匀附着在穿插部601的内壁,导油孔8绕穿插部601的内壁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并同时沿着穿插部601的内壁纵向错位设置有若干排。在折边602上粘合固定有弹性输油部,弹性输油部包括弹性储油环10以及于弹性储油环10内绕弹性储油环10周向间隔设置的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呈竖直设置,弹性储油环10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导油腔7的输油孔13,当弹性储油环10受压后,弹性储油环10内的润滑油沿着输油孔13进入到导油腔7并最终自导油孔8流至穿插部601的内壁,当导杆3与穿插部601配合时,起到润滑作用,该弹性储油环10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且其内环大于导杆3的外径,弹性储油环10上端1/3-1/2露出至通槽401顶部。由于动模1是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与定模2合模,故,当动模1与定模2合模时,动模1提供弹性储油环10下压力,使弹性储油环10收缩向穿插部601内壁输油,当动模1与定模2开模时,弹性储油环10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处于负压状态,此时,空气和过多的润滑油自导油孔8依次进入到导油腔7和弹性储油环10内,最终使弹性储油环10恢复膨胀状态。为了便于向弹性储油环10内注入润滑油,在弹性储油环10上端粘合固定一金属板12,在金属板12上设置有连通至弹性储油环10的注油孔,注油孔上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注油孔的密封塞5,参照图3所示,密封塞5设置成内六角螺柱状与注油孔螺纹配合密封,且密封塞5的顶部与金属板12顶部齐平。导向套4通过紧固螺钉9固定在通槽401内,穿插部601的折边602外径大于储油环的外径且在折边602上绕折边602周向间隔设置有安装孔,在通槽401内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紧固螺钉9穿过安装孔后与螺纹孔紧配。其中,弹性储油环10通过粘合胶分别与折边602和金属板12密封粘合,粘合胶可采用品牌为卡夫特的硅橡胶粘合胶。由于输油孔13设置很小,在无外力作用下,弹性储油环10内的润滑油不会自动向输油孔13输出。本申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在每次模具合模时均能够自动添加润滑油,且由于在模具开模时,空气会再次进入到弹性储油环10内,使得弹性储油环10即使随着油位的下降也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以便能够持续输出润滑油,当模具开模时,过多的润滑油也会随着空气重新进入到弹性储油环10内,减缓弹性储油环10内的润滑油的消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包括动模、定模、安装于动模下端的导杆以及安装于定模内并与导杆穿插配合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自上向下依次包括弹性输油部和导油部,所述导油部包括下端的筒状穿插部和上端向外垂直翻折的折边,穿插部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油腔,在穿插部的内壁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导油孔,所述弹性输油部包括固定于折边上且上端局部露出至定模上表面的弹性储油环、弹性储油环内绕弹性储油环周向间隔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储油环底部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输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包括动模、定模、安装于动模下端的导杆以及安装于定模内并与导杆穿插配合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自上向下依次包括弹性输油部和导油部,所述导油部包括下端的筒状穿插部和上端向外垂直翻折的折边,穿插部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油腔,在穿插部的内壁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导油孔,所述弹性输油部包括固定于折边上且上端局部露出至定模上表面的弹性储油环、弹性储油环内绕弹性储油环周向间隔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储油环底部设置有与导油腔连通的输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容置导向套且截面呈T形的通槽,所述弹性储油环局部露出至通槽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油环顶部固定有一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连通至弹性储油环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涛杨浩军张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腾毅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