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22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47
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输入管(11)以及输出管(13),输入管(11)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筛,输入管(11)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出端伸出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侧刮板(3),侧刮板(3)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侧部相贴合,输入管(11)上设置有输入阀(12),输出管(13)上设置有输出阀(14)。本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彻底解决了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内壁的问题,降低了反应釜主体的清理频率。

A reactor for easy fee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action kett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eed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the input pipe (11) and the output pipe (13) are included, the input end of the input pipe (11) is connected with a vibrating screen, the output end of the input pipe (11)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the input end of the output pipe (13)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output pipe (13) extends out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device, on the stirr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side scraper (3), the side scraper (3)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side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1), the input pipe (11)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valve (12), and the output pipe (13)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valve (14). The reactor convenient for feeding complet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material adheres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and reduces the cleaning frequency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
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属于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当需要向反应釜内添加的物料中有粉末状或颗粒状物的固体料和液体时,很容易造成反应釜内粉末状物料或颗粒状物料飞扬,当需要输出物料时很容易造成反应釜内的粉尘外泄,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很容易造成物料粘附在反应釜内壁,造成物料的浪费,还导致反应釜内壁需要频繁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固体或粉末状物料直接添加到液面以下,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够避免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内壁的便于进料的反应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输入管以及输出管,输入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筛,输入管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主体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的输出端伸出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侧刮板,侧刮板与反应釜主体的内壁侧部相贴合,输入管上设置有输入阀,输出管上设置有输出阀。优选的,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主轴以及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上侧,主轴同轴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相连并带动其转动,主轴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桨。优选的,所述的主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与主轴平行设置,主轴的上部设置有与其同步转动的旋转架,搅拌轴转动安装在旋转架上,每个搅拌轴上均安装有齿轮,反应釜主体内壁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圈,每个搅拌轴上均设置有搅拌桨。优选的,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主轴上侧的端面上,输送通道的下端设置在主轴的下端一侧,输入管的输出端和输出管的输入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输送通道上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侧刮板与反应釜主体相贴合的一侧向搅拌装置旋转方向的前侧倾斜。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刮板,下刮板的下侧与反应釜主体的内壁相贴合,下刮板与搅拌装置相连并随搅拌装置同步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便于进料的反应釜的输入管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的底部相连通,在向反应釜主体内添加物料时,优先向反应釜主体内添加液体物料,再通过输入管将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直接送入液面以下,避免了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在反应釜主体内飞扬,还能够避免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上内壁上部,避免了物料的浪费,侧刮刀能够将反应釜主体内壁下部的物料刮下,从而彻底解决了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内壁的问题,降低了反应釜主体的清理频率。2、搅拌轴在绕主轴转动的同时,也绕自身的轴线自转,保证了整个反应釜主体内无搅拌死角,搅拌效果好,是反应更加充分。3、主轴上设置有输送通道,输入管和输出管均通过输送通道与反应釜主体底部相连通,避免输入管与输出管与搅拌装置之间相互妨碍。4、侧刮板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将由反应釜内壁刮下的物料送至反应釜主体中部,方便搅拌装置的搅拌。5、下刮板能够将反应釜主体底部附着的物料刮下,避免物料附着在反应釜底部内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进料的反应釜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主轴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中:图中:1、反应釜主体2、夹套3、侧刮板4、下刮板5、搅拌轴6、主轴601、输送通道7、搅拌桨8、旋转架9、齿圈10、齿轮11、输入管12、输入阀13、输出管14、输出阀15、搅拌电机16、减速箱。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输入管11以及输出管13,输入管11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筛,输入管11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出端伸出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侧刮板3,侧刮板3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侧部相贴合,输入管11上设置有输入阀12,输出管13上设置有输出阀14。本便于进料的反应釜的输入管11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在向反应釜主体1内添加物料时,优先向反应釜主体1内添加液体物料,再通过输入管11将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直接送入液面以下,避免了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在反应釜主体1内飞扬,还能够避免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1上内壁上部,避免了物料的浪费,侧刮板3能够将反应釜主体1内壁下部的物料刮下,从而彻底解决了物料附着在反应釜主体1内壁的问题,降低了反应釜主体1的清理频率。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2所示:反应釜主体1竖向设置,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图中未画出),反应釜主体1的侧部及下部罩设有夹套2,通过夹套2可以实现对反应釜主体1的加热、保温、冷却等动作,却操作方便。反应釜主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5以及主轴6,主轴6同轴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内,主轴6与反应釜主体1转动连接,主轴6的上端伸出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减速箱16,搅拌电机15安装在减速箱16上侧,且搅拌电机15设置在主轴6的一侧,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伸入减速箱16内。主轴6的上端穿过减速箱16并向上伸出。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轴6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在减速箱16内,从而既能够使主轴6的转速适中,又能够保证主轴6向上伸出,方便输入管11和输出管13的设置。主轴6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桨7,从而能够对反应釜主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刮板4,下刮板4的下侧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底部相贴合,下刮板4与主轴6相连并随主轴6同步转动,下刮板4为端部向主轴6旋转方向前侧倾斜的倾斜状,从而能够使物料移动至反应釜主体1的中部,保证搅拌充分。主轴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搅拌轴5,搅拌轴5竖向设置,主轴6的上部安装有旋转架8,旋转架8随主轴6同步转动,旋转架8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内,搅拌轴5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旋转架8上,搅拌轴5的上端向上伸出旋转架8,搅拌轴5的上端安装有齿轮10,反应釜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齿圈9,齿圈9为内齿圈,齿圈9与齿轮10相啮合,从而在搅拌轴5绕主轴6转动的同时,又绕自身的轴线做自转,每个搅拌轴5上沿轴线方向均间隔均布有多个搅拌桨7,从而保证整个反应釜主体1内没有搅拌死角,搅拌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彻底。侧刮板3设置在反应釜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输入管(11)以及输出管(13),输入管(11)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筛,输入管(11)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出端伸出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侧刮板(3),侧刮板(3)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侧部相贴合,输入管(11)上设置有输入阀(12),输出管(13)上设置有输出阀(14);/n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主轴(6)以及搅拌电机(15),搅拌电机(15)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主轴(6)同轴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内,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主轴(6)相连并带动其转动,主轴(6)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桨(7);/n所述的主轴(6)上设置有输送通道(601),输送通道(601)的上端设置在主轴(6)上侧的端面上,输送通道(601)的下端设置在主轴(6)的下端一侧,输入管(11)的输出端和输出管(13)的输入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输送通道(601)上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输入管(11)以及输出管(13),输入管(11)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筛,输入管(11)的输出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相连通,输出管(13)的输出端伸出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侧刮板(3),侧刮板(3)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侧部相贴合,输入管(11)上设置有输入阀(12),输出管(13)上设置有输出阀(14);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主轴(6)以及搅拌电机(15),搅拌电机(15)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主轴(6)同轴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内,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主轴(6)相连并带动其转动,主轴(6)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桨(7);
所述的主轴(6)上设置有输送通道(601),输送通道(601)的上端设置在主轴(6)上侧的端面上,输送通道(601)的下端设置在主轴(6)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温来李勇田芸殷东东赵晨光李先科殷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