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0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3
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属于混合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混合釜(1),混合釜(1)上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2)的搅拌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釜(1)上连接有进液管(3)、粉料管(4)和真空管(5),所述的粉料管(4)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底部,粉料管(4)的下端为U型使得开口朝上;所述的进液管(3)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中上部,进液管(3)的外端连接有打料泵;所述的真空管(5)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顶部,真空管(5)的外端连接有负压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粉体原料和液体原料的安全、方便、高效投料和混合。投料和混合。投料和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液混合设备


[0001]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属于混合器材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将粉体原料和液体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通常情况下是在混合设备中投入粉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后进行搅拌。粉体原料的加入方式通常是直接投入,或者利用提升机等机械进行投入,这会使得粉体原料在投入时产生粉尘飘散,影响工作环境,甚至具有粉尘爆炸的风险。
[0003]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利CN202121705745.X公开了一种防止有机粉尘投料爆炸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外循环泵、喷射泵、料斗,各装置由管道相连,所述反应釜底部外接外循环泵,所述外循环泵上部连接喷射泵,所述喷射泵上部连接料斗,所述料斗与喷射泵之间管道上设置有粉体加料器和视盅。该技术专利声称消除了粉尘投入到反应釜中产生扬尘达到爆炸的极限的隐患,杜绝了静电火花的发生,确保了粉体投料生产安全。但是该种投料方式实际上将粉体利用液体冲入反应釜,但是如果是遇到液体后粘度较大粉体,则很容易发生管道堵塞,影响生产效率。
[0004]所以目前仍缺少一种方便在工业上应用,投料和混合过程安全、方便、高效的粉液混合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投料和混合过程安全、方便、高效的粉液混合设备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粉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釜,混合釜上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的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釜上连接有进液管、粉料管和真空管,所述的粉料管连接至混合釜内的底部,粉料管的下端为U型使得开口朝上;所述的进液管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内的中上部,进液管的外端连接有打料泵;所述的真空管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内的顶部,真空管的外端连接有负压除尘装置。
[0007]本技术在使用时利用负压除尘装置实现粉体除尘,同时给混合釜内造成负压环境,并利用负压环境通过粉料管将粉体原料吸入到混合釜内,粉料管的下端为U型开口朝上,粉料在进入混合釜内后靠惯性向上移动,在搅拌条件下与液体快速混合,而不会直接冲入釜底造成沉积。而混合的液体原料需要在吸入粉体前先一步打入到混合釜内,为粉体原料提供液封。
[0008]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粉料管上在混合釜外的部分先后设有内阀和外阀,内阀和外阀之间开口并连接有压力气管,压力气管上设有气阀并连接压力气源。粉料管上设置内阀和外阀两道阀门,可以将压力气管方便的切换到粉料管的进料段或出料段,从而在发生粉体堵塞时能够利用压力气源进行各自段的疏通。
[0009]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内阀和外阀均为气动阀。
[0010]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粉料管的下端开口上设有粉料管盖板,粉料管盖板的一侧与粉料管活动轴接。粉料管盖板能够利用自身重力自动封闭粉料管的开口,防止液体灌入粉料管,避免遇到液体后粘度较大粉体堵塞管道。
[0011]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搅拌桨为框式浆。
[0012]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0013]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混合釜的底部设有放料阀。
[0014]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进液管的内端为斜面开口,开口朝向混合釜的内壁。
[0015]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负压除尘装置包括真空泵和至少一件除尘箱,除尘箱串联设置在真空管上。
[0016]优选的,上述粉液混合设备,所述的除尘箱为液封除尘箱;液封除尘箱的进气口延伸至液封除尘箱内的底部;液封除尘箱的出气口在液封除尘箱的顶面上。液封除尘箱内预先装入欲混合的液体,粉体如果从液体中冒出进入负压除尘装置,则会与液封除尘箱内液体混合,经过多个串联吸收,确保粉尘不会进入真空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利用负压除尘装置实现粉体除尘,同时给混合釜内造成负压环境,并利用负压环境通过粉料管将粉体原料吸入到混合釜内。粉料管上设置内阀和外阀两道阀门,可以将压力气管方便的切换到粉料管的进料段或出料段,从而在发生粉体堵塞时能够利用压力气源进行各自段的疏通。粉料管的下端为U型开口朝上,粉料在进入混合釜内后靠惯性向上移动,在搅拌条件下与液体快速混合,而不会直接冲入釜底造成沉积。而混合的液体原料需要在吸入粉体前先一步打入到混合釜内,为粉体原料提供液封。本技术实现了粉体原料和液体原料的安全、方便、高效投料和混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其中,1、混合釜2、驱动电机3、进液管4、粉料管5、真空管6、除尘箱7、真空泵8、内阀9、外阀10、压力气管11、搅拌桨12、放料阀13、粉料管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参照附图1:本技术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釜1,混合釜1上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2的搅拌桨11,驱动电机2为变频电机,在物料较粘稠时能有效的减少符合,防止烧毁电机,搅拌桨11为框式浆,做到上下同时搅拌。混合釜1上连接有进液管3、粉料管4和真空管5,粉料管4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底部,底部进粉料,在第一时间与液体混合,减少粉料散入空气的几率,粉料管4的下端为U型使得开口朝上,使物料往上喷,避免粉体触底堆积;进液管3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中上部,利用下落液体的势能将粉体团聚的颗粒破坏,增加混合效果,进液管3的外端连接有打料泵,增加打入液体的动能,增强搅拌效果;真空管5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顶部,降低飞溅的液体进入真空管的可能;真空管5的外端连接
有负压除尘装置,提供负压条件的同时,解决粉尘。负压除尘装置包括真空泵7和至少一件除尘箱6,除尘箱6串联设置在真空管5上;除尘箱6为液封除尘箱;液封除尘箱的进气口延伸至液封除尘箱内的底部;液封除尘箱的出气口在液封除尘箱的顶面上,液封除尘箱内预先装入欲混合的液体,粉体如果从液体中冒出进入负压除尘装置,则会与液封除尘箱内液体混合,经过多个串联吸收,确保粉尘不会进入真空泵7。粉料管4上在混合釜1外的部分先后设有内阀8和外阀9,内阀8和外阀9之间开口并连接有压力气管10,压力气管10上设有气阀并连接压力气源,内阀8和外阀9均为气动阀,粉料管4上设置两道阀门,可以将压力气管方便的切换到粉料管的进料段或出料段,从而在发生粉体堵塞时能够利用压力气源进行各自段的疏通;进液管3的内端为斜面开口,开口朝向混合釜1的内壁,能对黏附在釜壁上的物料进行冲刷。参照附图2:粉料管4的下端开口上设有粉料管盖板13,粉料管盖板13的一侧与粉料管4活动轴接,粉料管盖板13能够利用自身重力自动封闭粉料管4的开口,防止液体灌入粉料管4,避免遇到液体后粘度较大粉体堵塞管道;混合釜1的底部设有放料阀12,在混料完成后方便的物料放空。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釜(1),混合釜(1)上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2)的搅拌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釜(1)上连接有进液管(3)、粉料管(4)和真空管(5),所述的粉料管(4)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底部,粉料管(4)的下端为U型使得开口朝上;所述的进液管(3)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中上部,进液管(3)的外端连接有打料泵;所述的真空管(5)的内端连接至混合釜(1)内的顶部,真空管(5)的外端连接有负压除尘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料管(4)上在混合釜(1)外的部分先后设有内阀(8)和外阀(9),内阀(8)和外阀(9)之间开口并连接有压力气管(10),压力气管(10)上设有气阀并连接压力气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阀(8)和外阀(9)均为气动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温来李勇殷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