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LP10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244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乳杆菌菌株LP10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1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5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10能够提升肠道屏障与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提升肝功能。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0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 LP10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0 is CGMCC no.17956. The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0 can improve the intestinal barrier, reduce the liver pathologi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乳杆菌LP10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植物乳杆菌株LP10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当肝中脂肪的含量超过肝重的5%时可定义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使用抗氧化剂、胰岛素敏感剂、降脂药等药物进行针对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生理具有紧密的联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和内毒素的增加都有助于NAFLD的发展。现有技术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益生菌可通过操控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影响宿主的代谢和调控葡萄糖稳态而减轻肝损伤。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兼性异型发酵乳酸菌,厌氧或兼性厌氧,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可用于食品的益生菌之一。植物乳杆菌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食用历史悠久、安全性高、具有多种益生作用,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生物屏障、参与免疫系统调节、降胆固醇、抗氧化、降血压及吸附重金属等,在食品发酵、工业生产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乳杆菌菌株LP10。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株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植物乳杆菌LP10的药物。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10,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56,该菌株于2019年06月18日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10在用于制备降脂药物方面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降脂药物,其中含有植物乳杆菌菌株LP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10能够提升肝功能,该菌株可提升肠道屏障与降低肝脏病理损伤,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增强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等,从而改善肠道通透性,通过降低内毒素受体TLR4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IL-6。通过盲肠微生物16SrRNA测序考察细胞NAFLD建模以及加入植物乳杆菌后能否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果表明LP10具有修复细胞损伤的作用,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附图说明图1显示构建HepG2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情况;图2显示菌体与产物对模型细胞降脂效果;图3显示LP10在降低脂肪合成基因以及炎症基因的表达情况;图4显示凋亡途径检测植物乳杆菌LP10的作用方式;图5显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图6显示LP10干预肝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qPCR结果;图7显示LP10干预结肠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qPCR结果。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10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56,其于2019年06月18日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用菌株Lactobacillusplantarum10,即LP10。实施例1利用油酸建立肝癌细胞HepG2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油酸的浓度分别为0.05、0.1、0.2、0.4、0.6mmol/L,红油染色观察细胞中油酸的积累,结果如图1中a所示。测定上述各浓度油酸对细胞的损伤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b所示。从以上两个方面筛选出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油酸的最佳浓度为0.2mmol/L,HepG2细胞积累甘油三酯并对细胞损伤小。将植物乳杆菌LP10以及2h代谢产物作用于模型细胞2h,测定其中的甘油三酯浓度。将实验分为若干组,其中,CT:对照组,未加油酸;0.2:为0.2mmol/L油酸诱导下的模型组;实验组1*108:LP10作用的活菌数为1*108CFU/mL;实验组1*109:LP10作用的活菌数为1*109CFU/mL。如图2所示,与模型组相比,LP10能降低甘油三酯浓度。1.1考察植物乳杆菌LP10降脂的作用机制为探索植物乳杆菌降脂的作用机制,设计脂肪酸合成路径引物(SREBP-1、ACACA、FAS)、脂肪酸代谢氧化途径(CPT)、炎症路径(IL-6)、抗氧化路径(PPARα、Nrf2)、ANGPL4、PNPLA3,实时定量PCR探明植物乳杆菌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引物序列如下:表1引物序列表引物名称正向反向SREBP-15’-CAGACTCGCTGCTTCTGACA-3'5'-GGACTGTTGGCCAAGATGGTT-3'ACACA5'-CCGAACAGTAGAACTAAGTATCCC-3'5'-CATCCACAATGTAAGCACCAA-3'FAS5'-ACAGCGGGGAATGGGTACT-3'5'-GACTGGTACAACGAGCGGAT-3'CPT-1α5'-TCCAGTTGGCTTATCGTGGTG-3'5'-CGTTTCCAGAGTCCGATTGATTT-3'IL-65’-ACAGCCACTCACCTCTTC-3'5'-AAGTCTCCTCATTGAATCCAG-3'PPARa5'-CAGTTCTGGAGGCTGGGAAG-3'5'-CACCATCGCGACCAGATGG-3'图3显示了植物乳杆菌降低脂肪合成基因以及炎症基因的表达,其降脂作用与这两方面作用密切相关。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参与到肝中脂质合成的调节,同时调节ACACA和FAS,脂质合成的关键酶,其中模型组SREBP-1,ACAC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但在LP10菌体和产物的作用下降低,说明脂质合成降低;肝细胞损伤有低炎症,结果发现在LP10菌体和产物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TNFα和IL-6显著降低,抑制了炎症反应。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往往伴随着脂质合成增加和长期的低炎症反应,因而处理组脂质合成路径中相关酶及炎症因子降低与降脂密切相关。1.2检测植物乳杆菌是否对凋亡途径起作用。将实验分为CK组、模型组和LP10处理组,当细胞聚合度为70-80%时,加入LP10过滤除菌的代谢产物,放置37℃培养箱作用2h后,用AnnexinV-EGFP/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如图4所示,在模型组中,有大量细胞PI着色,LP10处理后,PI着色细胞变少,而AV染色在各组之间没有区别,因而,LP10的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而不是凋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10,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LP1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56。/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8 CN 201910607436X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10,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LP10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龙蔡红英李秀梅闻治国石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