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体转移的聚酰胺或聚酯-和铝多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40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管,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由聚酰胺或聚烯烃或聚酯形成的外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铝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与汽油接触的内层,该内层选自:以聚酰胺为基体的聚酰胺与聚烯烃的共混物;聚酰胺,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增塑剂、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和EPR型改性剂的产物;聚酯。这些层是连续的,并且在其各自的接触区域是彼此互相粘结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转移的基于聚酰胺或聚酯和铝的管子。可以提及的用于流体转移的管子的实例是,用于输送汽油、特别是用于从油箱向汽车引擎输送汽油的管子。可以提及的其它流体转移的实例包括燃料电池、用于冷却或和空调的CO2系统、液压管线、冷却回路、空调和介质压力动力传递中的流体转移。出于对汽油管的安全和环保考虑,汽车制造商要求这些管子不但具有机械性能,如耐内压强度(burst strength)以及良好的低温(-40℃)冲击强度—柔韧性和良好的高温(125℃)强度,而且具有非常低的对烃类及其添加剂(特别是醇类如甲醇和乙醇)的渗透性。这些管子还必需对引擎的燃料和润滑油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技术介绍
在汽油传输管的规定特性中,有五种特性难于以简单方式一起获得-冷(-40℃)冲击强度-管子不断裂;-耐燃料性;-高温(125℃)强度;-对汽油的非常低的渗透性;-用于汽油时管子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各种结构的多层管中,在进行标准的冷冲击强度试验前,冷冲击强度仍然是不可预测的。在1992年6月2日公开,以Rasmussen GmbH和Unicor GmbH名义申请的德国技术号DE0009218141U1描述了在内表面和外表面覆盖了聚酰胺的铝管。可以在铝和聚酰胺之间放置粘合剂层。这些管子符合上述特征,但是耐久性差。这是因为发现了聚酰胺内层(即与汽油接触的层)的分层,这损害了力学完整性,并且当其处于减压下时,首先可以导致管子堵塞。已经发现该内层或者由具有聚酰胺基体的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组成;或由包含选自增塑剂、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和乙烯共聚物例如ERR(乙丙橡胶、乙丙共聚物的缩写)型的抗冲改进剂中至少一种产品的聚酰胺组成,则不再有任何分层。本申请人也发现有可能使用用于要柔韧的管子的足够薄的铝层,这样使之容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管,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由聚酰胺或聚烯烃或聚酯形成的外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铝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及·与汽油接触的内层,该内层选自 以聚酰胺为基体的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 聚酰胺,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增塑剂、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和EPR型改性剂的产物;及 聚酯,这些层是连续的,并且在其各自的接触区域是彼此互相粘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铝层用于要柔韧的管足够薄。有利的,内层或外层(或两者)含有产生优选低于106Ω/□的表面电阻的导电元素。有利的,本专利技术的管子的外径6~110mm和总壁厚0.36~5mm,即厚度50~2000μm的外层,厚度10~150μm的粘合剂层,厚度10~1500μm的铝层,有可能填充导电元素的厚度100~1200μm的内层。本专利技术的管子对汽油具体的烃及其衍生物,更具体的对醇例如甲醇和乙醇,或对醚例如MTBE或ETBE具有非常低的渗透性。这些管子也非常耐发动机润滑油和汽油。该管子在低或高温下具有非常良好的力学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聚酰胺外层,应理解聚酰胺是指得自下列缩合的产物-一种或多种氨基酸如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11-氨基癸酸和12-氨基-十二酸;或者一种或多种内酰胺如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和月桂内酰胺;-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盐或混合物,二胺的实例包括1,6-己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间苯二甲基二胺、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和三甲基-1,6-己二胺,与二酸如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和十四烷双酸的一种或多种盐或混合物;或者若干种这些单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生成共聚酰胺。脂肪族二胺是在氨基端基之间含有至少6个碳原子,优选6~10个碳原子的α,ω-二胺。碳链可以是直链碳链(聚亚甲基二胺)或支链碳链,甚至可以是环脂族碳链。优选的二胺为1,6-己二胺(HMDA)、十二亚甲基二胺和1,10-癸二胺。二羧酸可以为脂肪族、环脂族、芳族的。脂族二羧酸为在直链或支链碳链上,具有至少4个碳,优选至少6个碳原子(不包含羧酸的碳原子)的α,ω-二羧酸。该二酸为壬二酸、癸二酸和1,12-十二烷二酸。可以提及的此PA的实例为聚癸二酰己二胺(PA-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PA-6,12),聚十一酰胺(PA-11),聚月桂内酰胺(2-氮杂环十三烷酮)(PA-12),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PA-12,12),聚己内酰胺(PA-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PA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大于或等于5000。其特性粘度(对0.5g样品在100g间甲酚中,20℃下测量)通常大于0.7。有可能使用聚酰胺共混物,有利地使用PA-6和PA-6,6和PA-12。PA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大于或等于5000。其特性粘度(对0.5g样品在100g间甲酚中,20℃下测量)通常大于0.7。有利地,使用PA-12(尼龙-12)或PA-11(尼龙-11)。对于聚烯烃外层,聚烯烃在涉及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的内层的另外的段落中描述。对于聚酯外层,名词“聚酯”指来自二醇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缩合的饱和产物。它们优选包含具有8~14个碳原子的芳族二羧酸与选自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通式HO(CH2)nOH其中n为2~10整数的的脂族二醇中至少之一的二醇的缩合产物。高达50mol%的芳族二羧酸可以用至少一种其它具有8~14个碳原子的芳族二羧酸代替,和/或高达20mol%可以用2~12个碳原子的脂族二羧酸代替。聚酯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PBT),对苯二甲酸/甲苯二甲酸1,4-环亚己基二亚甲基酯和其它衍生于下列的酯芳族二羧酸例如间苯二甲酸、二苯甲酸、萘二羧酸、4,4′-二亚苯基二羧酸、双(对-羧苯基)甲烷酸、亚乙基双(对-苯甲基)酸、1,4-亚丁甲基双(对-氧苯甲基)酸、亚乙基双(对-氧苯甲基)酸、1,3-亚丙基双(对-氧苯甲基)酸,与二醇例如乙二醇、1,3-亚丙基二醇、1,4-丁基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1,8-辛二醇和1,10-癸二醇。这些聚酯的MFI在250℃和用2.16kg测量,可以在2~100间变化并且优选在10~80间变化。“MFI”指熔体流动指数。如果聚酯包含若干二酸和/或若干二醇,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也有可能使用不同聚酯的共混物。如果聚酯包含共聚醚酯,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共聚醚酯为含有聚酯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衍生于聚醚二醇例如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或聚1,4-丁二醇(PTMG)的聚醚单元,二羧酸单元例如对苯二甲酸单元和短的扩链剂,二醇单元例如乙二醇(乙二醇)或1,4-丁二醇。聚醚和二酸的连接形成了共聚醚酯的柔韧的链段,而乙二醇或丁二醇与二酸的连接形成了刚性链段。这些共聚醚酯是热塑性弹性体。这些共聚醚酯的比例可高达30份/100份聚酯。关于导电元素,这是任何电导体。可提及的实例为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碳类产品。可以提及的碳类产品的实例为石墨、碳黑聚集物、碳纤维、活性碳和碳纳米管。使用若干导电元素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外层可以有利地含有足以使表面电阻低于106Ω/□的碳黑量。该碳黑含量通常在5~30重量份碳黑/100份聚酰胺或聚乙烯或聚酯。粘合剂层使铝层和每个相邻层之间具有良好粘结,而名词“粘合剂”指使此粘结得以发生的任何产品。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管,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由聚酰胺或聚烯烃或聚酯形成的外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铝层;.由粘合剂形成的层;及.与汽油接触的内层,该内层选自:*以聚酰胺为基体的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 ;*聚酰胺,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增塑剂、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和EPR型改性剂的产物;及*聚酯,这些层是连续的,并且在其各自的接触区域是彼此互相粘结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基姆默齐格乌尔里克塞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托菲纳公司厄普奥诺创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