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437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属于能源利用领域,这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壳体、密封件和螺旋导流片;壳体用于套设在回转窑的外侧,壳体和回转窑之间形成气流通环,多块螺旋导流片间隔布置在气流通环内,相邻两块螺旋导流片之间形成引流通道;壳体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的内环紧贴回转窑设置。这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由于壳体内侧设置若干与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螺旋导流片,螺旋导流片能增加空气的行程,并对空气扰流,增加空气与回转窑筒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能够将空气加热到较高温度。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for cement rotary kil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of cement rotary kiln shell,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energy utilization. Th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of cement rotary kiln shell includes a shell, a seal and a spiral guide vane. The shell is used to be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rotary kiln,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rotary kiln to form an air flow ring, and multiple spiral guide vanes are arranged in the air flow ring at intervals, and two adjacent screws A drainag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rotating guide vanes; the shell comprise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which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xially,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are both provided with seals,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seals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rotary kiln. This kind of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for cement rotary kiln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spiral guide vanes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which are opposite to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rotary kiln shell. The spiral guide vane can increase the air stroke, disturb the air flow,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and contact time between the air and the rotary kiln shell, and heat the air to a higher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工业是能耗大户,且其热效率仅有30~50%,存在巨大能源浪费,在水泥生产中,回转窑炉是其最为主要的生产设备之一,水泥回转窑筒体内部温度很高,通常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由于回转窑炉的体积较大,尽管筒体壁面采取各种保温隔热措施,但其表面仍可以达到一定的温度。回转窑筒体散热使得其表面温度高达150~350℃,其所损失的能量约占总耗能12%左右。回转窑表面大都采用钢板制造而成,因此,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温度以下,否则影响回转窑的安全运转。因此其绝大多数的窑体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采用风机进行窑筒体表面风冷,以降低窑筒体表面的温度。虽然这种布局可以满足回转窑运行的需要,但却造成了回转窑运行过程中大量的热能被直接散失到空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目前,国内仅有一小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利用这部分余热,进行冬季采暖和四季热水供应。但是,由于窑筒体表面温度高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到了夏季,环境温度升高,窑筒体表面温度也升高,相对于冬季而言,夏季窑筒体的余热量更大。而现有的技术并没有考虑夏季窑筒体表面余热的利用。另外,回转窑筒体较长,表面积大,回转窑筒体处于旋转运动中,散热比较分散,筒体辐射温度相对较低,辐射能力较弱,回收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壳体、密封件和螺旋导流片;所述壳体用于套设在回转窑的外侧,所述壳体和所述回转窑之间形成气流通环,多块所述螺旋导流片间隔布置在所述气流通环内,相邻两块所述螺旋导流片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所述壳体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内环紧贴所述回转窑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环形气体分配箱,所述环形气体分配箱与所有的所述引流通道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环形气体汇集箱,所述环形气体汇集箱与所有的所述引流通道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环的厚度为100-300m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流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导流片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窑的外壁之间具有5-20mm的间隙。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具有与所述壳体外表面配合的弧面,所述弧形支撑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配合的支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脚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伸缩杆。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开口侧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半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法兰配合的第二法兰。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流片的旋向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流片由薄钢板或三角型钢或波纹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由于壳体内侧设置若干与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螺旋导流片,当回转窑筒体转动时,空气流经回转窑筒体表面冷却筒体而自身被加热时,螺旋导流片能增加空气的行程,并对空气扰流,增加空气与回转窑筒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回转窑筒体与空气既有辐射换热又有对流换热,能够将空气加热到较高温度。而由于壳体分体设置包覆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安装维修方便,重复利用性强。采用空气冷却回转窑筒体后,使回转窑筒体表面的温度降低,不必用专门采用风机对窑筒体表面进行冷却,既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又将散失热量加以回收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设置在回转窑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薄钢板作为螺旋导流片时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三角型钢作为螺旋导流片时图1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只显示其中一片螺旋导流片时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标:001-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002-回转窑;100-壳体;200-密封件;300-螺旋导流片;110-第一半壳;130-第二半壳;111-第一法兰;113-第二法兰;150-气流通环;151-引流通道;101-第一端;103-第二端;500-环形气体分配箱;600-环形气体汇集箱;700-支撑部;710-弧形支撑板;730-支脚;731-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件和螺旋导流片;/n所述壳体用于套设在回转窑的外侧,所述壳体和所述回转窑之间形成气流通环,多块所述螺旋导流片间隔布置在所述气流通环内,相邻两块所述螺旋导流片之间形成引流通道;/n所述壳体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内环紧贴所述回转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件和螺旋导流片;
所述壳体用于套设在回转窑的外侧,所述壳体和所述回转窑之间形成气流通环,多块所述螺旋导流片间隔布置在所述气流通环内,相邻两块所述螺旋导流片之间形成引流通道;
所述壳体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内环紧贴所述回转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环形气体分配箱,所述环形气体分配箱与所有的所述引流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环形气体汇集箱,所述环形气体汇集箱与所有的所述引流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环的厚度为1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伟余旭侯清琼郭敏万先浪于波刘建王国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